中国历史上的20位名相
1、伊尹扶汤
伊尹,原名挚,官号阿衡、保衡,商初汤王的重要辅臣。《吕氏春秋》说有姺氏女于伊水边得婴儿于空桑,故以伊为其姓。相传伊尹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为陪嫁之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此为引,分析天下大势,提出"伐夏救民"的主张,得到汤的赏识和重用,任其为相。伊尹辅佐汤攻灭夏桀,建立商朝,并为商朝理政安民六十余载。商汤死后,历佐外丙、仲壬相继为王。他们在位时间都很短,伊尹掌握着统治权。仲壬死后,立太甲为王,太甲昏庸暴虐,不遵守汤的法度而乱德败行,被他放逐到桐。伊尹自行代理国政。三年后,太甲悔过自责,又被接回复位。伊尹死于沃丁时,商代后王对伊尹举行隆重的祭祀,《诗.商颂.长发》也高度赞扬他。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贤相。
2、周公辅政
周公,姓姬名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先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亦是儒学奠基人,被尊为"元圣",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母弟,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二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便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奉命东征,三年乃平定叛乱,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正式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并实施封邦建国之策,将周室宗亲和功臣,分封为各部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他还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成王长大后,周公便还政退位,专心"制礼作乐"。周公死后,成王将他葬在毕邑文王墓旁,以示对他的无比尊重。
3、齐相管仲
管仲(约前723前645),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颍上(颍水之滨)人,是春秋前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分钱时管仲常常多取,鲍叔牙并不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后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孙无知篡位。前685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支持小白之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交战,管仲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骗过了管仲。后来齐国战胜鲁国,鲍叔牙要求鲁庄公处死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后世尊管仲为"春秋第一相"。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他与鲍叔牙的友谊、辅助桓公成就春秋霸业都成为千古佳话。管仲重视商业,在淄博设立七处市场,为了吸引外来商人,还设立了七百处"女闾",也就是妓院。所以管仲也可以称为是中国官营妓院的始作俑者。清代褚人获《坚瓠续集》卷一记:"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教坊花粉钱之始也。"
4、晏婴相齐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他生活十分俭朴,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车驽骊;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仅如孔子所说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见晏子妻"老且恶",欲以爱女嫁他,他坚辞不纳。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晏婴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孔子称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他比作齐相管仲。《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晏婴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
5、范蠡归湖
范蠡(约前536前448),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来到了越国,辅助越王勾践二十多年,终于使勾践在公元前473年灭吴,一雪前耻。范蠡到了齐国,努力经营,后来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范蠡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现价格涨落有"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所以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即他所说的"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囤积;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犹豫地抛售。他根据季节规律,提早储备物资。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他是我国道德经商儒商的鼻祖。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成功以后,认为盛名之下,难以久居,且知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明智地隐退。相传范蠡离开越国后,与天下第一美女西施携手泛舟江湖,成就了历史上"范蠡归湖"的一段佳话。
6、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0前338),公孙氏,名鞅,原为卫国公族,又称卫鞅,后封于商,称商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学,闻秦孝公下令求贤,乃离魏去秦,以变法强国之术说孝公,孝公大喜,以商鞅为左庶长,下令变法。变法令下达后,商鞅放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在都城南门,宣称谁能将木杆搬至北门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个人将木杆搬到北门,即获得五十金,以此取信于民。当时太子犯法,商鞅罚惩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两年后,秦从雍(今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并第二次下变法令。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国富强。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权力基础,即位的太子在保守派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对商鞅施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们不仅以诬告陷害的方式迫使商鞅谋反,而且以最残酷的暴行,将他五马分尸。商鞅在秦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虽然惨遭失败,但他所开创的变法大业却顺应了历史潮流,并最终对秦朝的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要求,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论点出发,强调教育改革,注重培养人才。但他手段简单粗暴,焚烧《诗》、《书》,实行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甚至推行连坐法而刑及无辜等,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致使他死于贵族的报复而"秦人不怜"。
7、秦相李斯
李斯(前280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乡中小吏,掌管文书,见到厕鼠与仓鼠的不同境遇,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处耳!"于是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投吕不韦门下,很快得到器重,任以为郎。后借机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深受秦王赏识,被擢为长史。秦王采纳李斯的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收效甚著,遂拜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所采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更加受到重用,不久即官封廷尉。他辅佐秦王政统一天下,与王绾、冯劫共尊其为皇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全国度量衡和货币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死后,赵高与胡亥、李斯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来,李斯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并夷三族。
8、萧规曹随
西汉初,萧何为相。惠帝二年(前193),萧何病重,临终时惠帝询问后继者,萧何荐以曹参。曹参为相三年期间,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施政办事一概遵循萧何创立的规章制度,无所变更。任用官吏也都是选用那些厚重稳健的有德长者,而对那些华而不实的浮夸之徒概不录用。从而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曹参死后,百姓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后人用"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9、运筹帷幄汉张良
张良(前251前186),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先世原为韩国贵族,五代在韩为相。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于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偕刺客以铁椎击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遂改名换姓,逃匿于下邳。传说遇黄石公,得兵书《素书》。秦二世二年,率众投奔刘邦,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助其联合英布,拉拢彭越,重用韩信,终至破秦灭楚,创基立汉,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兴三杰"。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大杀功臣,张良目睹英布、彭越、韩信等人的悲剧,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之古训,决然辞官,归隐江湖,令后人追慕不已。
10、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人,三国时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一面躬耕读书,一面留心世事,伺机施展抱负,被时人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经名士徐庶荐举,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求教安定天下大计。诸葛亮把当时形势向刘备做了精辟分析,提出了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赞赏备至,心悦诚服。从此,诸葛亮就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辅佐刘备称帝。建安十三年(208),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随即引兵夺取荆、益二州,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功拜丞相,录尚书事。刘备死后,诸葛亮继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以丞相兼领益州牧,掌握蜀汉军国大事,持法谨严,赏罚必信,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派人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鼓励百姓种植棉桑,在汉中大兴屯田;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和抚"政策,改善和他们的关系,并派人到那里推广内地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西南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西南地区的统一。此外,还注意保持蜀吴联盟,以维持三国鼎立的均势。经过诸葛亮的励精图治,使一度民贫势弱的蜀汉终于成为"天府之国"。从建兴六年(228),诸葛亮数次挥师北伐,攻击曹魏,以图统一全国。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将司马懿相拒于渭南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世所钦仰,唐代杜甫《蜀相》诗云:"三国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其传神写照。
11、东晋名相谢安
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出生于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显赫当时,与瑯琊王氏并称"王谢"。谢安自幼聪慧,思维敏捷,性爱读书,不喜为官。年轻时隐居会稽,常与王羲之、支道林、许询、孙绰、李充等名士相往还,寄意诗文,放情山水。直到四十多岁时,才接受征西大将军桓温征召,作了司马,从此步入仕途,官至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建昌县公。其一生最大功绩是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以八万人马战胜了苻坚的百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典实。然而,淝水之战的烟火还未完全散尽,谢安却因功名极盛遭到了一些阴险好利之徒的陷害。于是,他上疏辞官,几日后病卒于京师建康。谢安死后,晋廷哀悼三天。追封太傅,谥号"文靖"。又念其平定苻坚有功,改封号为"庐陵郡公"。
12、关中良相王猛
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少时家贫,曾以贩畚为业。长大后隐居华阴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其时北方正陷入十六国之乱,南方东晋亦是风雨飘摇。前秦大将苻坚欲谋霸业,久闻王猛之名,派人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东晋升平元年(357),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因治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王猛明法严刑,禁暴锄奸,有罪必罚,有才必任,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他还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办学重教,协洽周边,关中一时大治。东晋宁康三年(375),王猛积劳成疾,终致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遗言不可攻晋。王猛死后,被隆重安葬,并追谥为武侯。后苻坚不听王猛之言,攻东晋,以至有淝水之败。
13、房谋杜断
房指房玄龄,杜指杜如晦,俱为初唐名相。早先两人皆为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官,常从征伐,参与机要,为秦王得力谋臣。玄武门之变,两人亦居功甚大。秦王即位,是为唐太宗,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迁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贞观三年迁尚书右仆射。据《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也就是说,两个人在执政上各有所长,房玄龄主意多,善谋划,杜如晦能当机立断。房玄龄、杜如晦同掌朝政,同心协力,配合默契,谋划和掌管国家大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房、杜二人也成为历史上良相的典范。元人雅勒呼有诗赞曰:"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14、魏征善谏
魏征(580643),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杰出政治家。幼年丧父,生活孤贫,雅好读书,深通学术,胸有大志。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贞观初授秘书监,参掌朝政,校订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魏征以善谏著称,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令太宗又敬又畏。有一次,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却终未成行,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有此意,但怕你直言进谏,故打消此念。"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逗弄玩乐,很是得意,忽见魏征走来,忙将其藏入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魏征一生以谏诤为己任,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两百余事,大至朝廷大政方针,小至皇帝生活私事,都无所回避。武德九年,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拒不签署李世民征点中男(1618岁)的决定,最后终于谏止,使百姓免于一次兵役负担。贞观六年,力排众议,谏止太宗赴泰山封禅,节约了大量的开支。魏征所谏,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失误,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15、半部论语宋赵普
赵普(922992),字则成,祖籍幽州蓟县,北宋著名政治家。960年,赵匡胤得赵普之助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封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次年,又依赵普之计"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诸将兵权。967年,赵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963年,宋太祖想改年号,要求这个年号以前没有用过。有人提议"乾德",宰相赵普称颂不已。后来发现伪蜀曾用过这个年号,惊问赵普,赵普不能回答。太祖感叹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啊。"赵普惶愧,归家闭门读书。后来每当朝廷有事难决时,赵普便回家读书,第二天就把事情解决了。太宗继位,继续任用赵普为相,有人告诉太宗,赵普只懂《论语》,其他书都没读过。太宗问赵普此话可属实,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人在他书房里发现一个小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只有《论语》二十篇。赵普两度罢相,又两度入相,几番浮沉,全赖一部《论语》,有远见而乏卓识,一生哀荣功过,足堪回味。此后人们便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16、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出身契丹贵族,世居金中都,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自幼精通汉文,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术数无所不涉。金末曾仕开州同知。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攻占燕京,耶律楚材受成吉思汗召用,官至中书令,呼为"吾图撒合里"(长髯人)。他随成吉思汗数度出征,常晓以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又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更加受器重,官至中书令,被誉为"社稷之臣"。他主张"以儒治国",仿中原王朝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实施改革措施。任职近三十年,元代典章制度多由他奠定,为蒙古政权的立国和恢复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明嘉靖中叶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万历元年(1573)神宗即位,为内阁首辅,为挽救明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封建社会末期最负盛名的改革家。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作为为政方针。在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赋役合并归一,并按田亩征银,使一向以实物缴纳的赋税和劳役转由货币完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但在顽固派的阻挠下,贯彻不彻底。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巩固了北方边防,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促进贸易往来。张居正改革的收效明显,后来虽被守旧顽固势力清算,改革被否定,但对历史的影响是不可泯灭的。
18、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咸丰三年(1853),借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之机,曾国藩因势在家乡湖南一带,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对晚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一方面痛恨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以自强。曾国藩不仅功业显赫,而且博学多才,诗文兼擅,是晚清著名理学大师和散文大家,一生著述颇多,尤以其寄给子弟的《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谥曰"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
19、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左宗棠少时应童子试得首名,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铭志联。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此后屡试不第,转而钻研舆地兵法,深得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林则徐非常器重左宗棠,认为"西定新疆",非左宗棠莫属。咸丰初年,左宗棠先后应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之邀,出佐湘幕,峥嵘渐显,朝野注目,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咸丰十年(1860),左宗棠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招募"楚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左宗棠是洋务派首领之一,曾创办福州船政局。光绪三年(1877),他率军消灭了俄国人支持的阿古柏叛乱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新疆平定后,建议在新疆设省,并提出浚河渠、建城堡、清丈地亩和理正赋税等建议。在中俄伊犁交涉中,他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争",并在新疆做了军事部署。后调任军机大臣、任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期间反对李鸿章妥协投降,主张抵抗,被任命督办福建军务。
20、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一号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人,洋务派代表人物,淮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他率领淮军与曾国藩的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接着又镇压了捻军,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因军功显赫,累迁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继曾国藩之后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
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他办洋务的初始动机是办军工企业,造出枪炮、弹药、机器、舰船和水雷,主要用来对付捻军。但由于直接改善了淮军的武器装备,使淮军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后期淮军实际上成了国防军。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击败,李鸿章受命赴日本春帆楼媾和,交涉期间遇刺负伤,最后订立《马关条约》,因此背上卖国罪名。他也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