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升堂时“惊堂木”有什么作用?

01-09 探索解密 投稿:灰尘往事
古代升堂时“惊堂木”有什么作用?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被赋予意义的物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升堂时,“惊堂木”有什么作用?想不到一块小小的惊堂木中还有这样的学问!

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因其一响之下,满堂皆惊,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故而得名。除此之外,又有醒木、气拍,或界方、抚尺等称谓。比如《平妖传》第十五回中,就有“瞿瞎子当下打扫喉咙,将气拍向桌上一拍”的记述;而人教版语文课本《口技》中,“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更为读书人熟悉。

根据历史记载,惊堂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使用。它的选材相当讲究,以结实耐用为本,多为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檀木、酸枝、黄花梨、鸡翅木、黄杨木等名贵木材。此外,古人对其外形也有限制,如《国语•越语》:“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明代永乐年间则规定,惊堂木净重应为“二斤十三两五钱四分”。两斤代表南北两京,十三两代表南七北六十三省,五钱四分则代表五湖四海,寓意深刻。

现代影视作品中,不管是什么历史背景,所用惊堂木大多都有一些精美的龙纹。其实,唐代之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时期(公元627年—650年),开始有人为了美观,在惊堂木上雕刻动物图案,有龙,有虎,有狮,不一而足。武后(武则天)永昌年间(公元689年),朝廷把惊堂木图案规定为龙形,取龙乃皇权之象征意。宋代为卧龙,龙、龙纹大都是3爪或者4爪,张牙舞爪;元代刻三爪或四爪龙形,嘴尖头大,颈细身肥;明代龙形略有变化,嘴凸头大,颈粗身肥,刻有五爪,且头上有角。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又将惊堂木上的龙形加以统一修改,使之嘴缩身瘦,看起来就像一条小蛇。

惊堂木的选料极为讲究,以结实耐用为本,多为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高档红木,如檀木、酸枝、黄花梨、鸡翅木、黄杨木等,敲击桌案时声音响亮。但北方也有用桑、枣、黑槐木制作惊堂木的。

惊堂木的重量也有一定之规,净重应该是二斤十三两五钱四分。两斤代表南北两京,十三两代表南七北六十三省,五钱四分则代表五湖四海。照这些寓意来看,惊堂木重量的定规应该是在明朝永乐迁都北京以后,只有那是的行政区划才符合醒木定规的寓意。

“惊堂木”经历代制度的沿革与演变,从开始只是官员才能使用,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下至“三教九流”的艺人,皆沿袭使用的物事。只是由于使用人身份不同,“惊堂木”大小不同,名称亦随之各异。有民间流传的一首《惊堂木》诗,其诗曰:

君称龙胆凤翥妃,

文握惊堂武虎威;

戒规振坛僧道津,

唤醒压方紧相随。

诗意是说,皇帝使用的“惊堂木”称“龙胆”,又称“震山河”,其意是天子一拍,四海皆闻,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后使用的“惊堂木”称“凤翥”,又称“凤霞”,以显示高贵;丞相使用的“惊堂木”称“运筹”,亦称“佐朝纲”,以显示其宰辅重任身份;将帅使用的“惊堂木”称“虎威”,又称“惊虎胆”,用以壮军威;御史、知府、县令等文官使用的“惊堂木”称“惊堂”,以助声势,严肃气氛;和尚、道士使用的“惊堂木”称“振坛”、“驱邪”、“戒规”、“醒木”、“令牌”,都用以醒神;私塾先生用的“惊堂木”称“醒误”,亦称“呼尺”或“戒尺”,和以维持课堂纪律;当铺用的“惊堂木”称为“唤出”;中药铺、医生使用的“惊堂木”称为“慎沉”,又称“审慎”;客栈柜房使用的“惊堂木”称“镇静”;说书艺人使用的“惊堂木”称“醒目”,又称“过板石”、“拎儿”、“止语”等等,开篇前一拍,是在告诉听众保持安静,说书马上就要开篇了。

因而在我国的历史上,又有一句俗语,道:“天下惊堂木八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圣人一块传儒教,天师一块惊鬼神。僧家一块说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这句俗语所概括的,就是这天下间有名的八块惊堂木。

一直到民国的时候,法官在判案的时候还一直在使用惊堂木,甚至一直沿用到现在,只不过是将惊堂木改成了法槌,用它来维护法院判案时的秩序,严格的控制审判的节奏。法槌虽然是由古代的惊堂木演变过来的,可是它们两个之间又有本质的区别:古代的惊堂木给人一种恐惧的感觉,逼迫罪犯说实话,而现代的法槌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的利益。

时代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可是古代的一些制度还在被后世沿用,赋予了它们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