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孤独的精神病人抑或热切的理想主义者 【猫眼看人】

04-19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崔永元,孤独的精神病人抑或热切的理想主义者 【猫眼看人】
          崔老师的事情貌似有被高考压下去的势头,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次漫长事件的开始,高潮的部分还远未来临。

 最近看了看论坛,好像对崔老师表达反感态度的人不少,基本都集中在他的抑郁症,越来越偏执,在转基因方面的一意孤行。

 其实,开始,我也是这样的印象。实话实说很火,可是我关注得不多,我真正注意到他是他跟方舟子的论战。

 对于转基因,我支持方舟子的科学论断,也对他简洁,克制的文笔,可靠,翔实的资料十分信服。

 相比之下,崔永元反对转基因的方式永远是处于亢奋状态,情绪大于理性,还喜欢让网友站队,颇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架势。

 霸道不说,关键是并没有过硬的证据,拿得出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主观臆断的东西,难以服人。

 可是崔总是毫无道理的非常自信,甚至自信到偏执的地步,还将其与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好像他就是民族的脊梁和担当。

 许多反对者无法接受,与之辩论,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言辞火药味渐浓,崔的脾气也被激起来了,双方嘴仗打得如火如荼。

 但凡有辩论经验的人都知道,性格强势,凡事较真的人并不适合辩论,因为他听不见别人的论点,也无法接受对方的驳斥,却非要强求一个有利自己的结果,最后只能越说越不堪。

 崔的火气大,怼天怼地,看谁都不顺眼,风度尽失大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得吧!

 渐渐得,网友对他的印象也从能说会道,搞怪幽默的主持大咖,变成了孤独的抑郁症病人,和不懂科学,强行与规律作对的老顽固。

 至于他后来想卖非转基因食品,但是却被发现产品来路不明,售价过高,网上商城的宣传是从他处盗图等等Bug,于是又受到了铺天盖地的群嘲。

 至此,崔永元的声誉发生了巨大的反转,人们从开始对他的无限崇敬,也变作了两级,褒贬不一。

 但是,后来慢慢看到崔的同事,朋友对他的评价,才发现,可能许多人对崔的认知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但却并未深切调查,这又何尝不是偏执的表现?

 崔并非一个身体和心理有疾病的病人,在他平和,或者幽默的面孔下,藏着一颗非常严肃的灵魂。他对事情很看重,太较真,一定要让什么都按对的方向走,否则就很痛苦,纠结。

 但世事哪里有那样多的非黑即白,颠倒黑白的也不在少数,他想不通,看不惯,得抑郁症算是情理中之事。

 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特别多愁善感的人,许多同事在不同场合都见过他或感动或不忍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所以,他是一个与人有情,与物无着之人。

 那么,当感觉到转基因可能会危害到那样多老弱妇孺的身体,还可能还会毁了我们下一代时,他天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爆发了。他没有办法坐视不理,只能一往无前。他认为必须要做点儿什么,这是一个合格公民无法推脱的责任。

 后来跟方舟子论战,自费100多万去美国调查转基因,与许多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对阵都是此种心理的表现。再后来卖非转基因食品,一定也是希望国人都能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所以愿意尽一些绵薄之力。这些事情是一脉相承的。

 哪怕可能理念错误,螳臂当车,白忙一场,哪怕方式不当,被万人嘲笑亦绝不投降,哪怕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作毫无回报之事,亦无怨无悔。我不一定认同他的理念和做事方式,但我佩服他的高风亮节和不屈不挠。

 这一阶段,他开撕冯小刚和刘震云,许多人可能觉得崔怎么又没完没了了,转基因还没闹够吗?难道病久了脑子也坏了?于是对他的观感更加不佳,避之唯恐不及,批判也所在多有。

 但我看过崔的采访视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为我本人而言,我支持崔的做法。

 毕竟,刘震云,冯小刚为了电影大卖,不惜非要蹭热度,拿崔永元的职位,人品,婚姻开玩笑太过了。

 他们大概觉得只是小事一桩,大气些,没什么,还能再炒一次知名度,无论好坏。制片方也赚了钱,可谓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只是,他们娱乐至上,一切从利益出发的思维模式,同严肃,刻板,始终将名誉,感情看得非常重的人显然有巨大,深刻的矛盾,鸿沟很难抹平,这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电影中虽然只是影射,但是主持人严守一的《有一说一》跟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刚好对得上。严守一说错话还专门打电话过去跟别人道歉,崔永元也这样干过。严守一后来不做了,接替他的女主持人是严的三儿。崔永元从央视辞职后,接手他节目的也是一位女主持人,叫和晶。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说崔永元,电影中崔永元的人设私生活非常混乱。这个不要说放在崔身上,我想,放在任何人身上也很难接受。何况崔又是一个无法接受别人乱来的人。

 作为火爆全国的节目主持人,职业形象被故意抹黑和消遣,声誉遭到巨大破坏,的确可以发火。如果此事只是牵涉崔一个人,想必他的火气会有限,但真实情况是,已经牵涉到了崔家庭幸福,使他的抑郁症更严重,对无辜同事的名誉和家庭也带来重大损害。

 可憎的是,他们这样做得时候,是利用崔的信任,还想让崔本色出演,但只是询问一些主持工作的细节,并未提及男女关系。

 崔因身有公职拒绝后,才发现电影中的自己是什么形象。事情由此起了很大的风波,崔受到非常多的质疑和议论,承受巨大压力,后在华谊老总王中磊的调停下,两人才握手言和,这充分说明了崔的大度和不计前嫌。

 时隔多年,一切似乎都云淡风轻,爱恨情仇也早该了了,想不到,刘震云,冯小刚会再次言而无信,将说好的《朋友圈》改作《手机2》,有意让观众产生联想,刺激崔非常敏感的神经。

 范冰冰在很可能知道实情的情况下,还要补刀,说演严守一的三儿伍月,非常开心。这就彻底激怒了崔。

 崔的爆料由此开始。有人指责崔拿冯小刚和刘震云没办法,就找范冰冰开刀,胜之不武。开始公布阴阳合同,不说明完全真相,让读者错误联系,给范冰冰很大的压力,有失男人的风范。

 后来看成功引起关注后,又声称1000万合同是范冰冰的,5000万阴合同是别人的,他要向范冰冰道歉,这等于让范冰冰白白背上黑锅,被舆论强力讨伐。由此涉及的偷税漏税开始进入国税局视线,范在无锡的工作室被查。

 可是,我想,如此做,恐怕并非崔的本意。毕竟,他跟范冰冰无冤无仇,没必要如此坑对方。他真正要声讨的是冯小刚和刘震云,但是对方却始终沉默,一言不发,他只有拿被推至前台的范冰冰开刀,逼迫此二人就范。

 最后目的并非想成名,他早已成名,也并非想获利,以他的身份,去任何地方主持,都是高额收益,宾主皆大欢喜,何必要趟这浑水?

 所以,他如此做,仍然同最初一样,爱惜羽毛,保护家人,不愿牵连朋友。哪怕在同范冰冰剑拔弩张时,只要对方哭诉,他也就心软愿意不追究,还说范冰冰奋斗到今天不容易,同时对冯的妻子徐帆和刘震云的女儿道歉。这些都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和有底线的人。

 说过这些来龙去脉以后,我们把两件事联系起来想就能发现崔走到今天有一定必然性。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嫉恶如仇,忧国忧民,看重感情就又是他的盔甲也是他的软肋。

 看了看他的微博,发现这是一个如此幽默,热爱生活的人。后面还有许多硬仗要打,祝福崔老师,愿以后日日顺利,时时安康,愿影视圈风清气朗。


标签: # 他的 # 的人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