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辈子可以玩转几个玻璃球股市或许不在其中

我们正好走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是看多还是看空资本市场,是努力去学习进步还是完全漠然视之,十年之后,今天同样持有10万、100万的不同的人当然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今纶
最近A股有两个消息需要关注:
其一,在2017年我国GDP总量突破80万亿元、同比增长6.9%的大背景下,A股3000余家上市公司2017年度的业绩表现同样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在年报披露截止日前几天,一份上市公司2017年度成绩单的全貌早已基本显现。根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4月26日,已披露年报的3094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38万亿元,合计净利润3.13万亿元,增速分别为17.04%、20.9%,明显加快。
其二,针对近期市场行情,千合资本王亚伟、淡水泉投资赵军、重阳投资汤进喜等多位私募大佬发表了看法。他们认为,短期对贸易摩擦等多个因素的担忧,造成市场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础,蓝筹股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置,未来投资机会仍很多。
1
对于第一则消息,我看到的是干货: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是盈利的数据,是令人喜悦的数据,与我们日常接触的情绪似乎有很大的差距。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去接触某些企业家,他们的悲观情绪无处不在,甚至说“只要活着就不错了”。他们中间,传统企业的老总居多,传统思维方式居多。
但是来看A股的上市公司年报,不难发现这种悲观的情绪可能只是属于那些被抛弃的行业,绝大多数稍微有点成长空间的行业,都在企业年报上展示了一定的实力。
对于私募大佬的看多,我是颇不以为然的。他们中间有没有高人?肯定有,可是绝对属于凤毛麟角。他们具备和所有散户一样的心态,追涨杀跌,而且因为被业绩压力盯着,可能更加短视、盲动,因此他们的任何说法都要一分为二地看。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对他们的行业、公司有什么好处?这是需要冷静分析的。众所周知,A股这段时间一路震荡向下,他们的客户肯定恐慌,他们的产品净值在下降,而且一定有人在考虑是否加速赎回。
面对这种状况,联手出面唱多,至少发出中性的言论,对于公司本身肯定是有好处的。
2
那么,撇开这种心态不谈,回归市场本身,A股未来到底有戏没戏?
我始终坚持认为:任何人对个股、指数的短期预测是毫无意义的。我赞成某大佬的说法:价值投资未来一定会成为趋势。同时,我反对任何散户直接买股票。
那些喜欢做短期调仓换股的家伙,最后都死得很惨,或者错失了资产N倍增长的机会。从险资和私募分别投资资本市场的成绩也可以验证这一判断:险资着眼长远,配优质公司优质股票,因为体量很大,所以调仓、换仓的频率相对低。
有记者梳理四家上市险企年报发现,201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四家上市险企合计投资资产68123.24亿元,合计实现总投资收益3432.64亿元,同比增长22.7%。而在资产配置方面,四家险企均在固收类和权益类资产方面下足了功夫,权益类方面,险企看重的是低估值的蓝筹股,固收类方面则主要是加大长久期债券和基金方面的配置。
这一资产配置理念也延续到了2018年。相关险企人士表示,对于2018年权益市场,仍会继续看好成长型股票,包括优质成长股和白马龙头股。
而私募因为资金相对少,有业绩压力,追赶消息,听各种股神讲座,结果动来动去,反而业绩落在险资后面。
3
A股已经在山脚下徘徊太久了,但是数据却显示没有那么糟糕,反而是一片向好。那么,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关于投资,有一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股价、指数总是跟随业绩前后波动,就像人和狗的关系。有时候,人(股价、指数)可能落在业绩(狗)的后面,有时候人跑到狗的前面,但是有些时段其实是匹配的、平行的。
现在的A股,显然是人(股价、指数)落在业绩(狗)的后面。
就情绪来看,基本是低迷状态,就盈亏来看,多数散户还在亏损中。
而政策面却暖风频吹,甚至出现资金面开始松动的信号,不是大规模“放水”,而是试探性“漏水”。
那么,结论当然是,这里是相对坚硬的底部。
我的忠告:所有散户都别买股票,因为大家都没那个低买高卖的水平,但是优质基金定投请一定继续,如果大跌,那么就请用优质基金来补仓。
4
为什么要在这个初夏的时节突然说起投资的话题,是因为我最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人这一辈子有几个关键时刻,或者叫人一辈子可以玩转几个玻璃球——
择业(玻璃球①):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财富原始积累的指数,各行业工资差别很大,这个不用细说。
扎根(玻璃球②):在哪个城市扎根其实影响了财富的加速度,是3是10还是更多?这当然与城市有关,大家想想房价在不同城市的涨幅吧。
成家(玻璃球③):选的那个人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幸福指数。
如果前面所有的指数都不太理想,这完全有可能。毕竟,红衣教主周鸿祎也在朋友圈也感叹过人生太失败嘛,可见有钱也不一定幸福。
▲现在流行的网络段子:人生失败周鸿祎,不知妻美刘强东,一无所有王健林……
那么,还有一个机会,即投资或者创业。
很不客气地说,大多数人根本就没走到这一步,他们基本上在前面几个玻璃球破碎之后,就准备自我放弃,混到退休,然后滚到墓地去了。
难道你敢说你不是?
好吧,如果你不是,继续往下看。
5
总有那么些人鼓足勇气要改变,他们中有平凡人,有大佬,有成功的大企业家,也有野心勃勃的小老板。
比如,1969年12月出生雷军同学在40多岁时再出发,实在是因为不能忍受被世界遗忘的感觉。
是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因为钱而去创业,有的人真的就是胸怀理想,希望去改变世界。格局太低的人,一般理解不了。另外,恭喜雷军,小米上市在即。
雷军们确实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简单来说,投资或者创业是人生过半的最大变数,过了这个村,前面的风景就完全不同。
有人只能去感叹夕阳无限好,然后去计算退休金的增长幅度是否可以跑过通胀,有人则开始ABCD轮融资,等着A股IPO或者去纳斯达克敲钟。
我们正好走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是看多还是看空资本市场,是努力去学习进步还是完全漠然视之,十年之后,今天同样持有10万、100万的不同的人当然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最后再说一次,我不鼓吹散户直接买股票,你们搞不定的。相信你自己,你绝对不是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