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宣传画!

历史背景: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相对1945年8月14日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大连的协定而言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斯大林确定了战后苏联在远东的两个战略目标:把外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独立出来,形成广阔的安全地带;恢复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以确保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苏联的这一要求通过1945年2月8日斯大林与罗斯福会晤以及雅尔塔协定得到了美国方面的保证。
为了迫使接受苏联的条件,美国和苏联两面夹击,软硬兼施。在苏联红军已经大举进入中国东北之后,蒋介石终于被迫同意签订了这个城下之盟。
后来,国共两党的有识之士又坚决抵制美苏“划江而治”的外交干涉和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分裂弱化、在经济外交军事内政上继续保留在华特殊权益的图谋。
冷战期间,为了在国际环境中加强与美国对抗的实力,斯大林无疑需要新中国加盟苏联的阵营,借助中国在亚洲牵制和打击美国的势力;我国也需要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