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04-02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衡阳保卫战是我国抗战史上场面最为惨烈、最具韧性的一场保卫战,中国陆军第10军以18000兵力抵抗日军11万优势装备兵力的猛攻,坚持48天之久,为中美联军在“印缅战场”赢得主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1月29日上午游览过石鼓书院,驱车前往衡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上午11点到达纪念馆所在地“陆家新屋”。那是一处环境幽静的地方,
外面是高新区的快速干道,里面绿树成荫,恰如世外桃园。在停车场停好车,顺着台阶走下高坡,眼前是一片清水池塘,茂林修竹。池塘后面是一排湘南民居风格的风火山墙,白灰构勒的红砖山墙,庄重典雅,小青瓦覆盖的歇山式门楼,更添几分
古朴的元素。门头挂着一块“陆家新屋”的金字匾额,分明原来是大户人家。

走进门楼,里面是个大院,院中“凵”字形布置三幢平房。正面一幢大门上挂着“振武将军”横匾,侧面一幢房屋门前挂着“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竖牌。有介绍
说,陆家新屋系清代记名提督、振武将军陆成祖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修建。该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小青瓦屋面,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33米,占地面积2640平方米。房屋依山傍水,布局合理,二进四厢,共有33间房屋。……

走进“衡阳保卫战纪念馆”,迎面是一方衡阳古城模型,背景是《衡阳保卫战激战图》,图上有一行标题:“壮烈忠魂”,副标题是“抗日战争中的衡阳保卫
战”。看着文字和图画,心情一下子被拉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陈列内容首先介绍衡阳保卫战的背景。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6月6日至20日,20万盟军在千余艘舰船、万余架飞机的配合下,在法国诺曼底海滩登陆成功。6月15日,太平洋盟军15万人登陆塞班岛,歼灭日军3.1万有生力量,使日本在太平洋上的海陆空战斗力基本丧失殆尽。在此之前,日本参谋本部就已经意识到,从东南亚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迟早会被切断。因此,从马来西亚到朝鲜釜山的大陆交通线将成为最后东亚大陆作战的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在中国的河南、湖南和广西等地还为中国军队所控制。为此,1944年2月,日本参谋总部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一号作战”命令。这一战役,中国抗战史称为“豫湘桂大会战”。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中会战”,以5月25日洛阳陷落而结束,日军打通了平汉铁路南段。第二阶段便是“长衡会战”﹙长沙、衡阳会战﹚,日军的目标有三:一、击溃并消灭粤汉、湘桂铁路线上数十万中国军队,以确保其“绝对国防圈”;二、打通大陆交通线来挽救孤悬南洋的日军;三、摧毁美军在华空军基地,截断中美、中印、中缅运输线,以鼓舞日本国民及士气。

1944年5月27日,日军抽调17万兵力进攻长沙,拉开“长衡会战”的序幕。中国军队调集3个集团军,总兵力达30万人,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指挥下,对
日寇进攻进行节节抵抗。“长衡会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日军进攻长沙;第二阶段是衡阳保卫战。由于长沙守军指挥官张德能判断错误,未在岳麓山布置重兵防守,当外围阵地被日军攻陷后,长沙无险可守,于6月18日失守。日军占领长沙后,兵分三路南犯衡阳。中路由湘潭出衡山,东路由攸县、茶陵至安仁、耒阳,包围衡阳东南面,并切断中国军队救援衡阳的进军路线。以第13师团进攻湘江东岸,第5独立步兵旅为衡阳以北交通警备;以68师团、116师团围攻衡阳。7月20日以后又调40师团、58师团增援进攻衡阳。中国军队以62军、46军、100军、79军等六个军为救援部队,仅以方先觉的第10军三个师与暂编54师一个团共18000人担负守城任务。

方先觉,1903年出生在江苏萧县﹙今属安徽﹚,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先后
担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副、团副、团长、副师长、师长、代军长,衡阳保卫战前任第10军中将军长。为了誓死保卫衡阳,方先觉组织第10军在衡阳城周围利用地形修筑了大量碉堡、掩体、战壕,各个山头都筑有暗堡,设置密集的交叉火力网,山坡前削成陡壁,山下布满鹿砦、铁丝网。

1944年6月22日,第10军190师568团1营在耒水东岸与日军交火,衡阳保卫战正式打响。6月24日,日军猛攻五马归槽阵地,我军奋勇反击,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迫使日军改由东阳渡湘江,从西南方向进攻衡阳城。6月26日,日军占领衡阳机场后,迅速向衡阳火车站攻击。为增加城区防御兵力,6月26日夜190师和暂编54师之一营渡江撤回市区,衡阳火车站即为日军占领。

6月28日拂晓,已经包围衡阳的日军集中第68师团、第116师团主力开始发起猛烈进攻,扬言一天之内占领衡阳。中国守军在军长方先觉指挥下,坚决抵抗日军的进攻。经过五昼夜激战,日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攻克张家山阵地,其余各处皆无进展。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为重组战斗力,下达暂停进攻命令,日军发动
的第一次总攻击就此结束。

第一次总攻击,日军集中了100余门大炮,在每一拨进攻前,对衡阳城内和守军阵地都要进行猛烈轰击。进攻时采用人海战术,为了进攻一处阵地,少则100多人,多达200多人进行集团冲锋。有时还组织“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向我军阵地猛攻。然而五天激战,日军除占领停兵山、高岭、瓦子坪、辖神渡、来雁塔外,中国守军的主要阵地仍屹立不动。轻重机枪是我军守城的主要武器,配备于碉堡和阵地的主要位置,形成密集火力网,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在衡阳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参谋本部编写的《日本帝国陆军最后的决战·衡阳战役》中写道:尤其敌人碉堡位置,颇尽选择之能。其各个碉堡不独均能相互支援,任意发挥侧身直射之火力,且每一个碉堡之前均形成猛烈的交叉火力网。

第一次总攻击,我军伤亡4000余人,日军伤亡更大,达到16000余人,尤其是战斗一开始就阵前折将。6月28日凌晨,守军观察所发现城外高地欧家町有日军指挥官用望远镜在察看我军阵地,炮兵指挥官蔡汝霖立即命令迫击炮连连长白天霖指
挥全连胜8门迫击炮一齐开火,重伤日军68师团司令长官佐久间人中将等高级军官多人,迫使日军阵前换将。方先觉因指挥有方,于8月3日获国民三等“云麾”勋章,多名军官荣获“忠勇”勋章。

7月6日,位于湖南芷江的空军第3路司令部转来一份军委会的电令,文中除了由蒋介石署名对第10军官兵嘉奖之外,还要求该军必须再坚守两星期,以配合外围友军将进攻的日军包围歼灭。对于坚守两周的命令,方先觉还是有把握的。他一方面令留置于衡山的第3师第8团收缩进城,以增加防守兵力。同时根据第10军目前的情况,重新调整了战斗部署。

7月11日至20日,日军对衡阳发起第二次总攻击。守军预10师在张家山、虎形山两个据点与敌人反复争夺数十次,全师主力伤亡殆尽。守军坚持到15日,多处阵地被突破。方先觉命令预10师师长葛先才放弃第一线阵地,全部退入第3师构筑的二线阵地,并与第3师协同防守。由于缩小了防御面,防守强度和火力密度反而得到增强,致使日军战至18日已呈疲态,且有多名大队长阵亡。日军司令官横山勇被迫在19日再次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

在抗击日军第二次攻击中,我军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湘江东岸的日军炮火对我军阵地威胁很大。7月16日晚,班长肖民与战士王有为自愿乘黑夜泅渡过江,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两门山炮。7月17日拂晓,当日军占领储畲连队阵地前一座暗堡时,储连长带领4名敢死队员乘着夜色摸到地堡前,用手榴弹将地堡内的敌人全部消灭,自己也壮烈牺牲。预10师28团1营营长赵国民,率部防守枫树山东侧141高地,英勇顽强抗击日军三次进攻,杀敌逾千。当阵地被敌人占领时,仍然坚持战斗,直至殉国。预19师30团7连连长张德山率全体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自6月26日起,数昼夜与日军激战,歼敌600余人,最后全连壮烈牺牲。

衡阳保卫战中,第10军战士主要依靠手榴弹近战杀敌,每一据点两侧都构筑手榴弹投掷掩体,集中弹药,选定选手,专以对付冲近阵地之敌人。预10师29团1营上等兵余奇烈为手榴弹投掷高手,当拂晓日军攻击西禅寺阵地时,他一个人将敌人炸退。他所投之弹,均在敌人头顶爆炸,敌人无法躲避,杀敌无数。《日本帝国陆军最后的决战·衡阳战役》中写道:“中国军队之另一战斗特技为手榴弹投掷,此项战技,原为英美陆军之拿手戏,而现在中国军队却已超过了英美,爬升为优胜之A组。衡阳外围之丘陵地,基部尽已削成断崖,敌人以手榴弹自上而下作准确而远离之投掷,使我军蒙害甚大。衡阳战役之中期,第68、116两师团各步兵连之兵力,平均已减至20名官兵,如此巨大之伤亡,敌人之手榴弹为一主因,……”

衡阳保卫战中,美国空军14航空运输队为守军空运军需物资,飞虎队出动战机与日机进行空战,我空军航空大队也多次出动飞机,摧毁日军阵地,轰炸衡阳机场。

衡阳保卫战中,地方领导的抗日武装有湘南人民游击队、牌楼冲游击队、耒阳抗日武工队等,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为守城军队送情报,递消息,破坏日军交通线,有力地支援了守城部队的战斗。同时,还组织和发动民众慰问守城士兵,为守城军队运送弹药和军需物资,救治伤员,鼓舞了守军士气。

日军对我阵地久攻不下时,公然违背国际法大量投掷毒气弹和细菌弹。对中国守军和衡阳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衡阳保卫战中,中国陆军第62军奉命于7月9日于祁阳经湘桂铁路向北增援衡阳,在白鹤铺、潭子山与日军进行激烈战斗,尤其是在雨母山与日军激战近10天,双方伤亡惨重。7月20日和8月3日,62军两个团已攻至黄巢岭、火车西站一线,与日军多次激战,终因伤亡惨重,又系孤军推进,遂放弃增援,主动撤回。8月初,第79军前锋已达松木塘、拓里渡、四马塘、头塘一带,由于各部队之间未能协同作战,结果坐失良机。蒋介石虽多次电令各部队迅速增援衡阳,由于参战部队系统有别,加上各怀心机保存实力,导致行动缓慢,解围不力。

衡阳久攻不下,惊动了日本天皇和日军大本营,在日本中国派遣军部严厉斥责下,横山勇又调派了第58师团、第13师团增援,于8月4日发起第三次总攻。这时守城的第10军的有生力量几乎消耗殆尽,轻伤员、马夫、伙夫统统上了火线。第10军的补给开始还能通过外围运进城内,随着日军包围圈的缩小,补给线已被截断。空投物资又大量落入日军阵地,最后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随着日军第58、13两个师团的投入,守军压力越来越大。8月5日下午3点,方先觉在衡阳银行召开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并就第10军出路问题做了讨论。第3师师长周庆祥提出了突围的想法,但参谋长孙鸣玉考虑到一旦突围,数千名伤员无人顾及,必遭日军屠杀。且以目前实力突围,成功率极低。其他军官见状皆作沉默,会议无果而终。

8月6日,遭到日军第58师团进攻的190师阵地被日军突破,师长容有略率领残部退守小西门及以北城垣,依托城防工事来阻挡日军。随着战况的恶化,衡阳市郊已无一处完土,双方战死者尸体到处皆是。如此日日夜夜,第10军坚持了46天,而援军仍不见一点影子,官兵们从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由绝望生怨恨。

8月7日凌晨,日军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猛烈轰炸,再一次发动攻击。守军阵地大部被毁,五桂山、接龙山阵地先后失守。中午时分,日军突入城内,第10军官兵仍在废墟中坚持战斗。这时,预10师28团团长曾京带着几个士兵跑到军部,想保护方先觉突围,但被拒绝。方在命令曾京重返阵地作战后,深感战局已经无法挽回,由此萌生自戕之意。他在下令解散军部后,拔出手枪朝自己太阳穴扣动扳机。副官王泽洪眼明手快,飞身打其手臂,子弹穿过屋顶而出。

8月8日凌晨,日军第11军司令部派情报参谋竹内实孝少佐前往守军接洽停战事宜。方先觉回复:“第10军绝无投降之意”。同时提出“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收容伤兵;郑重埋葬阵亡官兵”的要求。竹内参谋表示日军对第10军官兵的敬意,并同意方先觉提出的要求。下午3时,方先觉等第10军高级将领被拘押于城外天主教堂。后来,被囚禁三个月之久的方先觉在伪衡阳县自卫司令王伟能﹙原衡阳县长﹚的帮助下,逃出了日军势力范围,随后由第19师派兵护送顺利抵达重庆。

中国守军在衡阳保卫战中,共歼灭日军19000余名,其中击毙师团长志摩源吉少将等日军军官390多人,杀伤日军3万余人,重创68师团长佐久间人中将等日军军官520余人。我军伤亡15000余人,其中阵亡7600余人。衡阳市内有5万多间房屋被毁,大量军民被日军杀害,3万多人死于瘟疫。战后大批灾民衣食无着,靠采摘野果、野草充饥。

衡阳保卫战以较长时间拖住了日本大批军力,使中美联军得以攻下缅北重镇密支那,扭转了中缅战局。由于日军在太平洋塞班岛惨败,加上在衡阳的损兵折将,引起日本国内的指责,东条英机由此宣布下台。

因第10军预10师师长葛先才在衡阳保卫战中立下战功,蒋介石为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方先觉自衡阳脱险回到重庆,受到蒋介石的召见,并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蒋介石在“衡阳抗战城”命名典礼上称赞第10军“此为全世界稀有之奇迹,而我中华固有道德精神之表见与发扬,以此为最显著。”1944年8月12日,延安的毛泽东在其审改的《解放日报》社论《衡阳失守后将如何》一文中赞扬
“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同时指出,衡阳失陷是因为“没有人支援”。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2005年8月22日衡阳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座谈会”,方先觉将军第八子方庆中先生应邀参加会议,
回顾了六十年前方先觉将军率领第10军英勇抗击日军的光辉历史。

走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回头再看“陆家新屋”的烽火墙,墙面布满弹孔。有介绍说,衡阳保卫战时,陆家新屋是中国解围援军与阻援日军争夺的焦点,双方在此发生过激战,故留下累累弹痕。看着这些七十年前的弹孔,虽然火药味已
经退去,但它对于每个参观者来说,无异于“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一声现实的棒喝。

参观过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已是下午1点钟。湖南境内的旅游计划已经完成,遂驱车驶上京港澳高速公路,朝着广州前进。当晚8点住广东开平市水口镇,第二天早晨起来继续行程,上午10点到达雷州半岛最南端的徐闻县海安港码头,驶上渡
轮二个小时后到达海南省海口市,结束了这次12天的赴琼游之旅。

标签: # 日军 # 阵地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