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钱欺负过的年轻人,才更能走向成功

那一年他没能如愿考上父亲期待的大学。在父亲的观念里,“读专科还不如混社会”,继续读书已成幻想。他没有任何的经济支持,跨越几个省市,为梦而来。
第一次相遇,他人站在人群中间,身旁是堆着的行李。拥挤的人潮,他拼命弯下腰抓住要滑落的背包,以及眼看着要被人流冲走的行李箱。一米七八的少年,有如走丢的孩童一样,彷徨无助。
缘分很奇妙,再一次的相遇,他已成为我的舍友。他阳光地笑着,与我问好,一点也没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窘迫;“靠自己”、“有理想”、“不被支持”这些标签,是两年相处下来他给我的直观感受。
不被父亲支持,没有家庭的经济来源,他依旧活的很洒脱。他说梦想这种高尚的存在,就不应该被金钱所左右。
这一年,他想要完成两年前的梦想——考上当年憧憬的大学,他选择了插本。他说,人生路那么长,不想让自己黯淡无光。
我们各自为了不同的东西去奋斗;他去圆读书梦,我踏上了社会路。
插本之路,我以为是他和其父亲关系缓和的开头。可在他爆发的那刻,才知道,他背负着多大的压力。
好久不见的我们约好了小聚一下,他挑了一个大排档。见面的时候我还了调侃他:都要是去读大学本科的人了,还那么抠门来大排档。你爸知道这个好消息,不应该把这些年欠你的都补上的吗?
他没说话,递给我一瓶啤酒,做了个喝的动作。
我马上就知道他心情不好了,想开口询问,他总是摇头说喝。我当时心想喝的差不多,你总会说的。果不其然,三瓶过后,他开口了,带着哭腔对我说:“好累,想放弃了”。
他有些怅惘地瘫坐在地上,抱着一堆酒瓶大声的嚎着那首《消愁》,宣泄着内心的不满。
“……你拿起酒杯对自己说 / 一杯敬朝阳 / 一杯敬月光 / 唤醒我的向往 / 温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头的逆风飞翔 不怕心头有雨 眼底有霜………”
那晚我把喝醉的他扛回了家。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告诉了我来龙去脉:
原来他插本读的是法律专业,这个选择遭到父亲的反对,还有全家上下的不同意。之后的数月里,家里人每天都会打电话让他放弃这个想法。他与家里人起的争执越来越大。
在我家的那天他爸爸又来了电话。他接通电话后娴熟地放在了一边,他爸咆哮的愤怒声从手机传出,那股滔天怒意透过无线电弥漫了整个房间。他说习惯了,骂够了等下就消停了。
我还记得那天房间的对话。
我:你昨晚说了想放弃。
他:有想过,但心有不甘。
我:所以打算放弃吗?
他:考试我肯定回去考的,考不过就皆大欢喜了。
分开之后我继续工作,他继续备考。后来听说他考的不错。
过个一月左右,我们还是约在那个大排档。那晚他看上去是开心的,喝到一半,他拿出一个快递件,神采奕奕的说:看,我的梦想,我握在手上了。
他一边说一边撕开快递,撕完后在我眼前显摆写着他名字的某校的法学取通知书,很似骄傲。
我拿着他的录取通知书把玩着,他突然站起来抢了回去。对我说:“也算是圆梦了,对吧?”还没回答,他就飞快的把录取通知书给撕了,表情狰狞。
他对惊讶的我说:“没事的,拿到手的再丢掉,不可惜。”我回过神,赶紧起身去捡起那些散落的纸片。
那是他一直坚持的东西,怎么就成了一堆废纸?
那晚有点不欢而散,我在捡碎落的纸张的时候,他走了。他走出好远我才知道,在路灯的拉扯下,我看到他的背景,知道他是难受的。
第三次的见面,是在回校毕业典礼的时候。碰面的时候,大家都没说话。先打破沉默的是他。
“我没钱,家里人不支持,我既使熬过了在校2年,也熬不过出来实习的几年,读法要熬的,需要增值期,但我缺钱,对不起。”
我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盯住他的眼,看了很久。他要走的时候,我从背包拿出我尽力去拼凑粘好的通知书,递给了他。
年轻的时候我们只知道梦想,却不知道谈梦想是需要筹码的;后来,我们有了筹码,却谈不起梦想了;因为你当年用尽全力去扔掉的东西,你再也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