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校,立足东莞对接产业,构建职业化人才培养立

中职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精准输出人才?在教育改革得大潮中,中职学校如何正确定位其培养目标,构建特色化、可持续得办学模式?乘改革东风应运而生得东莞理工学校,在36年得办学历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路径。
作为China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东莞理工学校紧扣湾区产业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丰富合作办学路径,创建职业化培养体系,以“技能+素养”为抓手,致力于为东莞经济建设培养可持续发展得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学校在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完善可以培养体系、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育人队伍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产教融合
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融合式育人环境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得有效路径,其核心在于资源整合。据了解,东莞理工学校将教育研究院、产业研究院、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感谢原创者分享机构、研发型企业、产生型企业、中高职院校、国际资源等,以不同方式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产教融合资源链,形成了可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等相互糅合得立体化资源。
“这样一来,一方面直接为师生在可以发展、技术应用、集成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拓宽视野,提供多维学习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让学校成为产业与人才‘资源库’,提升学校对校企合作得吸引力,解决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得尴尬局面。”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莞理工学校有驻校企业7家,均为研发、服务一体得高新技术企业。
与此同时,东莞理工学校持续打造场景化、融合型学习环境。学校实训中心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有数控、汽车、计算机、光电、经管、传媒等六大类可以实训场室共106间,教学实训设备总值达1.18亿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1.07个。
其中,学校与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合作成员单位,高标准建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实现机器人模拟生产线与机器人装配与维修一体化实训教学功能;与China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合作,成立华夏第一个中职学校半导体照明人才培养基地;与微软公司合作建立基于移动终端得软件设计与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和体验中心等。
在校企合作资源链得基础上,学校成立技术课程转化中心、汽车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学生“双创”中心等,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覆盖面,让师生直接参与到产品研发、生产、培训、销售、教学资源转化等综合型任务,让“产”与“教”有机融合。
疫情期间,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可以得师生与东莞宏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得两款战“疫”上年消杀机器人。与深圳市大技大装备设施有限公司合作“科普创新中心”实训项目,设计制造安装完成得首批科普设备在深圳举行得第二十二届高新成果技术交易会上亮相。这是高交会开办以来唯一得一个以中职学校学生为项目主要参与者得参展项目,引起广东省和深圳市科学技术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和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
可以师资
技能素养并重,促进师生多维度成长
毕业前一年,学校引进新能源LED光源设备,成立可以班。在光电可以学习表现优秀得吴家乐积极加入培训,努力钻研维修技术。如今得他,已是东莞市德尚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得一名设备工程师。
培养技能与素养兼备得高素质人才,是东莞理工学校一贯秉持得教学目标。紧跟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学校在可以体系得打造上不断调整完善。
其中,学校与China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合作,开设光电可以方向;契合“机器换人”战略率先开设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可以;与广东物联网协会合作开设物联网可以方向等,全面优化电子可以群。与清华大学大数据基础研究中心合作,开设大数据可以方向,优化计算机可以群。上年年疫情突发,学校开办医疗器械维护与营销可以,与广东德鑫医疗器械科技公司合作建成德鑫医疗器械中高职本科实训实习基地。
目前,学校设有数控、汽车、计算机、电子、财经、传媒等6个可以群共22个可以(方向),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软件与信息服务等3个可以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软件与信息服务等4个可以为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双精准”示范可以,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可以。
在强化技能学习得同时,学校也注重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成立职业素养研究传播中心,开发13个专题得职业素养通识课程、实训课程、仿真课程,构建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为职校学生融入企业、实现“软着陆”提供精细得引导与训练,创新职业启蒙方式,夯实素养教育内涵。
师资力量是支撑职业教育发展得关键,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东莞理工学校着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双师型”教师一直保持较高比例。
在加强可以技术培训方面,学校实行“四维式”教师培养培训路径,广泛开展教师心智心态类、TTT(培养企业培训师)、项目管理等企业式培训。每学年开展级别高一点、省级、市级和校本培训,可以教师参加培训超过2000人次,建立机制落实可以教师到企业实践。
同时,让教师深度参与产教融合。以LED职教集团为纽带,以具体项目为抓手,组织可以教师参与企业综合任务,了解企业管理文化,掌握前沿技术,共同进行研发和技术课程转化。上年年,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共获得4个软著权、18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发明专利。
此外,学校成立了多个教师工作室,鼓励有能力得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承接企业项目,将新工艺、新技术引入学校,应用于教学。近三年,可以教师组建了10个工作室。
学生发展
升学就业齐进,对外输送高素质人才
得益于学校得人才培养模式,理工学子在竞技场上频频崭露头角,获得佳绩。近三年,该校学生参加级别高一点、省级技能竞赛共夺得85个奖项,其华夏家级一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17项。在上年年华夏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中,东莞理工学校叶嘉星、伍熙畅、林培佩、邓梓泳等4位同学组成得广东代表队技压群雄,拔得头筹,斩获一等奖。这是东莞乃至广东省首次拿到会计可以国赛单项第壹名得好成绩。
随着China产业结构得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得需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被进一步明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升学并重。
作为东莞中职教育得龙头学校,东莞理工学校生源素质普遍偏高,学生升学意愿强。超过七成得毕业生选择升学,继续到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深造。近两成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每年近百家企业参与招聘会,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多年来,学校一直搭建学生成长立交桥,优化可以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夯实学生可以技能,开足开齐开好文化课,提高学生得文化素养。在今年广东省春季高考中,东莞理工学校共有416人达到“3+证书”本科线,其中17名学生成功考上本科院校。
校方数据显示,东莞理工学校2018级学生共2076人,其中选择通过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培养转段考试升学445人,参加高职高考升学1399人,因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免试升学15人。
此外,学校不断丰富合作办学形式、拓宽合作办学路径。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台湾侨光科技大学等深入合作,开展可以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打通出国留学就业得渠道,开展赴台研学行活动,精准服务东莞台资企业。大力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合作高校增至6所,对接可以增至13个,每年培养人数增至830人。
【数说学校】
东莞理工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级别高一点重点中等职业学校、China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是“China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China职业技能鉴定所”,连续多年获得东莞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比一等奖。
学校地处东莞生态园,占地42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实训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有电子、汽车、数控、计算机、财经、传媒等6个可以实训中心。现有教师332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94 人、高级职称教师81人,专任可以课教师“双师型”比例为76%,并从行业、企业引进技术总监等能工巧匠参与教学。
学校现有在校生6000多人,升学就业率在99%以上。
相关链接:2021年东莞理工学校招生简章
【统筹】王慧
【感谢】林群贤
【支持】学校供图
【感谢分享】 林群贤
教育莞家
近日: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