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加强针“混打”启动,谁来支付,近日最新

图/IC
文 | 《财经》感谢 赵天宇
感谢 | 孙爱民
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冠疫苗加强针有了更多选项。
“经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已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022年2月19日,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全程接种过国药中生北京公司、武汉公司以及科兴中维灭活疫苗得人群,加强针有了更多选择,还可以使用智飞龙科马得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或康希诺得腺病毒载体疫苗。
公众接种得新冠疫苗加强针,如果技术路线与一、二针不同,被称为“序贯加强免疫”,或“异源接种”。在此之前,中国得加强针接种方案仅为“同源”,即一、二针打得是灭活疫苗,那么加强针也是灭活疫苗;若之前打得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针也是一样。
如今,吴良有表示,同源加强免疫接种和序贯加强免疫,公众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截至2022年2月1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0亿剂次,而截至2月7日,中国已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得人数近4.6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可能王华庆告诉《财经·大健康》感谢,“序贯免疫”在以往也应用过,比如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同样是考虑到提高疫苗得保护效果,并降低风险。
异源加强针安全性与有效性有保障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加强针”广受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哪些技术路线得疫苗可以作为加强针,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得课题。
中国内地现已有七款国产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开展紧急使用,包括三条技术路线,其中,灭活疫苗来自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科兴中维、康泰生物、医科院生物所,腺病毒载体疫苗来自康希诺,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来自智飞生物得子公司智飞龙科马。
在中国香港,复星医药与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合作得mRNA疫苗,在2021年1月获批紧急使用;此款疫苗在中国澳门也获得了特别许可进口批准,从去年3月已经开始接种。
接种加强针到底使用何种疫苗效果较好,近一年来全球多家机构在加紧研究。无论是中国研究者得数据,还是海外得同类研究,都显示加强针值得一打。
智利公布过得一项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证实,那些已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得人群,再接种一针加强针,无论是继续接种灭活还是其他种类疫苗,都能提高免疫得有效性。
2021年12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得《新冠疫苗异源加强暂行指南》,建议如果第壹针接种得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加强针可接种病毒载体疫苗;反之亦然。如果起初接种了灭活疫苗,后续可接种病毒载体疫苗或mRNA疫苗。
WHO在该指南中表示,同源疫苗接种目前被认为是标准做法,考虑到疫苗可及性,使用不同厂家生产得疫苗进行异源接种可以增加接种方案得灵活性,异源接种得其他获益包括降低反应原性、增强免疫原性和提高疫苗得有效性。
从2021年上半年,就有研究者开启了mRNA、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异源加强针得相关研究,论证不同技术路线加强针得有效性和安全性。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团队,在2021年11月23日于《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发表得一项研究显示,两针灭活疫苗加一针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加强针,能够显著增强针对新冠病毒及变异株得中和抗体滴度。
2021年5月,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WHO新冠疫苗优先次序评审可能朱凤才,与合感谢分享发起了有关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作为异源加强针得研究。
朱凤才团队研究得加强针“混打”,主要有三种方案:一是在两针灭活疫苗免疫后六个月,加强一针肌肉注射康希诺得腺病毒载体疫苗;二是在两针次灭活疫苗免疫后六个月,雾化吸入一剂次肌肉注射得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三是在肌肉注射一剂次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后,间隔28天或56天接种亚单位蛋白疫苗。
在第壹种方案中,肌肉注射腺病毒疫苗异源序贯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超过灭活疫苗同源加强免疫得五倍,较免疫前增长78倍;在第二种方案中,雾化吸入腺病毒疫苗,抗体水平也超过灭活疫苗同源加强免疫得七倍。朱凤才团队由此认为,两种方案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朱凤才曾告诉《财经·大健康》感谢,不同技术路线得新冠疫苗,诱导得中和抗体水平和保护效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不同技术路线得疫苗优势互补,可以达到更佳得免疫保护效果。
如今,在国内敲开异源加强针大门得新冠疫苗,一共有两款,分别是智飞生物公司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与康希诺公司得腺病毒载体疫苗。
智飞生物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大健康》,公司负责将新冠疫苗供货给疾控部门,至于具体是否作为加强针接种,由各地得疾控接种点负责,而且接种点提供得疫苗种类,也是按照China得接种指南来执行得。
2月15日,康希诺方面向《财经·大健康》表示,暂未获得有关异源加强针得详细接种信息。
目前,全球各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有所不同,大多数China采用得是异源免疫,比如德国是同源mRNA疫苗-1273加强疫苗,英国、美国、加拿大、智利、泰国、巴西、阿联酋、秘鲁和阿根廷则均以异源免疫为主。
接种“异源”得新冠疫苗加强针,各地疾控系统得筹备进度不一。
图/IC
2月17日,浙江省嘉兴市疾控中心得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大健康》,目前还没接到省里有关异源加强针接种得方案,“不过,如果一定要‘混打’得话,可以再等一段时间,建议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一下相关得政策,这个想法比较‘超前’,有这个可能”。
同日,一位来自河北省邯郸市下属某县得疾控人士则告诉《财经·大健康》,关于异源加强针得方案,目前内部还没有获悉具体得文件性得资料。
2月19日,吴良有表示,已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谁来支付第三针?“已完成接种得加强针主要由企业免费提供。”这是1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透出得消息。
此前,在加强针为同源疫苗得策略下,加强针市场由三种灭活疫苗和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占有:灭活疫苗来自国药中生北京所、国药中生武汉所、科兴中维,腺病毒载体疫苗来自康希诺。
异源加强针策略得到批准后,更多企业将参与其中。智飞生物拿到了加强针市场得入场券,康希诺疫苗得适用范围则更广。
同源加强针得参与方也更多了。在2月19日联防联控机制得新闻发布会上,吴良有说,康泰生物、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得灭活疫苗也可以作为同源加强针来接种。
至此,中国已获批附条件上市或开展紧急使用得七款新冠疫苗,全部纳入了加强针得范畴。
这对于新冠疫苗得后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扩大市场得良机。但在加强针这一步,康泰生物、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得灭活疫苗作为同源加强针,以及智飞生物与康希诺得疫苗作为异源加强针,是否仍由企业“让利”免费提供,企业是不是有能力免费提供?2月19日得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并未公布相关信息。
相关企业讳莫如深。智飞生物方面向《财经·大健康》感谢表示以自家发布为准,康希诺则称,暂未有详细信息。
无论如何,没有哪家新冠疫苗企业愿意放弃加强针得市场。
海通国际曾测算过新冠疫苗潜在市场规模。若新冠疫苗像流感疫苗那样,也需要每年新接种一剂,到2022年全球销售额预计达到426.7亿美元,2025年则为384.18亿美元。新冠疫苗加强针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在加强针厂商打出“免费提供”这张牌之前,新冠疫苗接种费用原本是门和医保部门共同负担。
具体而言,各地医保局向新冠疫苗企业预付资金得做法比较常见,这是为了当地能及时获得疫苗。如广东东莞统一向疫苗生产企业预付资金,也就是让“钱等疫苗”。
贵州省亦是如此。为了保证当地不因钱得问题而影响疫苗接种,贵州省医保局与省财政厅挑头,启动新冠疫苗接种费用专项资金预算和划拨工作,省卫健委协调对接,筹集疫苗采购资金筹集,并拨付。
资金是划拨到疫苗采购机构——省疾控中心,然后,省疾控中心通过预付款得方式,提前将资金划给疫苗生产企业,保障当地得新冠疫苗采购顺利进行。
看到了这些爽快得支付方,那些新冠疫苗尚未上市得企业,至今仍在多方奔走推进自家产品得审批进度。
已上市新冠疫苗得营收水平已经证实这一点。康希诺在2021年上半年得产品商业化销售数据显示,营收超过20亿元,利润9.37亿元;复星医药与BioNTech合作得mRNA新冠疫苗,2021年上半年在港澳地区纳入接种计划,销售收入为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