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房子,还可以投资什么2 秦小明

03-20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除了房子,还可以投资什么2 秦小明


接下来和大家讲一下房子之外的大类资产投资逻辑,今天聊一下现金和股票。


一般来说,按照投资对象来分,大类资产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权益类资产(Equity,股票为主)

固定收益类资产(Fixed Income,债券及其衍生品为主)

大宗商品(Commodities,工业品农产品等)

现金类资产(Cash,各种类现金产品如货币基金)

其他资产(Alternatives,VC/PE/房地产等)


其他类别资产当中,除了买房,风投和私募股权等资产种类,普通投资者很难介入,因此本系列文章不做讨论。我们重点讨论前四类大家都可以参与的资产类别,也即是通常大家说的 股票、债券、商品和现金。


1


现金


要特别注意,在专业投资者的眼里,现金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产类别,但是普通散户却往往对此不以为然。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完整资产价格周期的中国民众来说,


手持现金一直被认为是在任何时候都是不明智的做法,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我此前就特别强调过,「现金将会越来越不值钱」这是在一个非常长的经济周期里来看的结论。这一点没什么好讨论的,长期来看,现金总是在贬值的。因为基于信用(实际上是债务)货币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体系,在长周期里都是建立在信用扩张的基础上,也就是货币贬值。


但是这个长周期时间可以非常长,按照达里奥的观察,大约在75-100年。做投资决策和资产配置显然不能以这个时间框架为单位来讨论。


毕竟,长期来看,人都是要死的。


如果把时间拉近到每一个短的时间周期,比如5-8年,你就会发现,现金并非「总是」贬值的。在一些非常时期,也就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经济出现衰退,被动去杠杆开始的时候,现金变成了所有资产类别里最值钱的。


可以参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巴菲特对美国著名金融巨头高盛的救助。当年,整个美国金融市场都在四处求助,而能施以援手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美联储,美国的银行,可以印钱,后面的确也印了。另一个就是巴菲特,因为除了美联储,只有巴菲特持有大量现金。


在资产价格泡沫破裂时,手持现金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抄底机会」。而手持其他资产,则会面临账面价值的大幅折价和亏损,甚至触发强平风险(带杠杆的投资)。


一个误解是,如果经济出现危机,势必开动印钞机广泛撒钱,类似美国的QE模式,那最终现金不还是不值钱了吗?


这样的逻辑,省略了重要的中间步骤。简单来说,从危机开始,到撒钱造成「再通胀」是需要时间的,并非现金立即就变得重新不值钱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危机里手持大量现金,购入大量低价资产,等到印钞造成再通胀时,你的收益,是不是显著高于那些至始至终只持有非现金资产的?


巴菲特的观念大家可以借鉴,他在任何时候,哪怕经济最繁荣的时候,也会保证账户里有足额的现金,因为你不知道「黑天鹅」什么时候会来。


记住一个简单结论,在发生经济/金融危机时,全世界最值钱的资产,一定是现金。


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金融常识,但是很多人被怀有各种动机的观点所误导,因此今天单独讨论了几句。


2


权益类资产


主要讲股票。


要投资股票,首要搞清楚股票价格变动的逻辑,或者说股票的定价原理。这是在投资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最重要的前提。也是专业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最重要的区别。


很多同学买股票,是没有逻辑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这个股票到底值多少钱,或者说这个股票会涨/跌到什么价格。


散户买股票的原因通常是这样的:


看到它涨停了,追涨/做空;

看到它跌停了,抄底/割肉;

听别人推荐,尤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分析师/基金经理/大V;

听马路消息,有个什么相关的热点/政策/主题等;

没什么理由,就是直觉,觉得它应该要涨了/要跌了

……


这些原因统统都是靠不住的,短期可能会赚一些钱,但如果你一直在股市里玩,最终一定会是亏钱的。股市里遵循7-2-1的法则:7成人亏钱,2成人打平,1成人赚钱。要时刻反思,为什么我会是那一成人?


专业的投资者,做任何投资决策,都是要讲逻辑的。逻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做这个决定的依据是什么,这些依据的关联是什么,它们随着新的信息会如何修正。


股票市场的最基础的逻辑,就是股票价格的变化逻辑,或者叫定价的逻辑。


有金融背景的同学都知道,股票价格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公司赚钱能力的一种提前「兑现」。这句话里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关键词有两个:


赚钱能力。

提前兑现。


因此我们看到权益类资产的定价,最核心的思路就是把它未来的赚钱能力,兑现到现在。量化表达就是公司的市值/股价。赚钱能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基本面,也即是跟公司经营相关的方方面面;提前兑现,也就是金融市场对公司赚钱能力的信心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估值。


在专业投资界,大家给股市估值的模型,通常分成两大类:绝对法和相对法,前者就是直接处理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将其贴现加总;后者即是以一个参考系为标准,来锚定公司的价格。用得最多的是DCF和PE估值模型,具体不展开。


无论是绝对法还是相对法,最终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可以分成三大类(它们统一于DCF或者PE模型里):


1)流动性,也就是市场整体钱多还是钱少。

2)基本面,指公司赚钱能力的数字化表达。

3)市场情绪,这通常会衍生出一些结构化的因素。


每一大类因素,都可以左右权益市场的波动,有时是一个因素为主,有时几个因素同时发生作用。更长远来看,这三个因素都有内生相关性,因此它们从来都不是独立的,这就是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难以预测的根源。


但一些基本常识,对大家投资股票依然是有着重要帮助的。例如,按照这几个框架来看:


1)流动性好的时候,市场才会有系统性的牛市。


比如华尔街常说,Never fight against the Fed,意思就是不要和美联储作对。因为银行决定了市场的钱多还是少。通常股市的牛市都是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产生的(伴随着降息/降准/QE等)。而股票崩盘,通常也是央行连续紧缩货币(表现为连续加息多次)引发的。


中国最近一次的股票牛市(2014年-2015年),也伴随着中国央行的连续降准降息,以及股市里的加杠杆行为,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牛市」。


反过来,如果银行开始在收缩货币,流动性系统性不再宽松,那么老百姓投资股市的赢面就会显著降低,这个时候可能更多的就是一些结构性的机会(很多时候是市场情绪引致的),属于专业玩家的市场。但普通民众尚未从大牛市的幻觉中醒悟过来,认为自己依然是「股神」,但事实上更有可能是鲜嫩可口的「韭菜」。


一个最简单的判断规则,对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大众来说,没有系统性牛市的机会,不参与股票投资是最好的策略。或者说,耐性等待下一次系统性机会的出现。而紧密关注银行的货币政策思路演进,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2)基本面的变化要重点关注边际情况。


基本面好和差的对比,更多是边际含义。


什么意思呢,茅台肯定比其他酒厂要好,那是不是说投资茅台的股票,就一定会更容易赚钱?如果这么简单,大家都赚钱了!


看基本面,最重要是看边际变化(实际上所有因素都是如此),也就是往后看,这个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变得更好。通常来说,历史信息已经反映在股价里(弱有效市场是成立的),因此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一定是公司现在的经营活动,以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导致的边际变化。


这就是为何我们常常看到,腾讯这样的牛逼公司,发布了一个季度报告,赚了很多钱,但是股价第二天却暴跌,很多普通投资者对此非常不解。


这里就是边际变化在发挥作用。腾讯以前的好,市场已经定价进股价里,因此它的报告出来是好的,那么是应该的。但如果出现了一些和之前比或者和市场的预期比,不那么好的边际变化,那么市场就会选择抛售,这是一个交易的基本逻辑。


当然,横截面上,基本面有保障的公司,投资风险肯定比基本面没有保障的纯炒作的要低。A股历史上是一个喜欢炒概念炒题材的市场(最近两年监管的大力整顿已经好了很多),这导致很多散户喜欢「追高」最后被收割。


如果能坚持「价值」的理念,只投基本面有保障的股票(估值不离谱的,PEG在1附近的),其实要被收割,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事实上,专业投资机构绝大多数都是偏「价值」的,他们高薪雇佣庞大的研究团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发现「价值」。简单来说,找到基本面在边际变好(垂直面),或者基本面更好(横截面)的公司。


3)市场情绪与反身性。


这个说开了就特别复杂,但说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趋势的力量。


2017年的白马股行情,其实就是市场情绪演绎到极致的表现。上证50涨了一年,大股票涨得很多人怀疑人生,显然用基本面和流动性已经不能完全解释。这当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市场情绪偏向大股票,这就是索罗斯所言的「反身性」,结合后来上证50的大幅杀跌,更好理解。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常不要与市场情绪(趋势)作对,也就是不要提前进入「左侧交易」。当你发现市场在暴跌的时候,不要轻易冲进去抄底。同样,当你发行市场在暴涨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做空。这里面都有市场情绪的反身作用,而情绪通常是有惯性的。


说回到股市定价的逻辑,基本面、流动性、市场情绪,对应了DCF模型里的分子(现金流)、分母(折现率/机会成本)以及分子分母的相互影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一下DCF,实际上它是所有金融定价实务的大一统。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的建议是,在决定投资股票之前,一定要花点时间弄清楚你的逻辑是什么,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赚钱了也才知道赚的什么钱,亏钱了也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了,下一次的投资中才可能进步。


如果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买为什么卖,那成长为一颗绿油油的韭菜大概就是我们的宿命了。

标签: # 资产 # 现金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