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系统中阶篇(1)
.jpg)
大禹按:时值新春佳节,大禹特为大家送上美好的祝愿。
对股票交易者而言,最美妙的莫过于天天涨停板了。
而只要掌握好方法,这并不是美梦。
继治水交易系统基础篇(治水战法交易系统(上)2018开年巨献:大禹'治水'战法交易系统(下))后,大禹特为朋友们奉上治水系统中阶篇。
这一篇承前启后,有利于大家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治水交易系统。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留言发表意见和看法。
治水交易系统中阶篇
Part 1 心法深化
有道无术,术犹可求
有术无道,终穷于术
一、 什么是情绪周期?
关于人类情绪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历来有大家研究,其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备的高度而且得到了欧美前沿学界的高度关注,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理查理赛勒,再往前有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索罗斯(金融炼金术),他的反身性理论是治水交易系统最深层的理论依据来源。
如何理解情绪周期?
从超短角度更容易理解:直观地讲,我们进行交易都是赚钱和亏钱效应来判断市场的。当市场上有五板、六板票打开空间时,相关题材一定火爆,大游资频频触动;当市场上二板都封不住时,一板吃面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我们能清楚感受到市场的寒意。
深一步理解:在A股这个只能做多的市场,我们只能通过低买高卖来盈利,那么买的就是溢价。溢价来自于还会有人在更高的价位买,而之所以现在有人还会去买,是因为他看到了此前的赚钱效应并期望这种赚钱效应还会延续。在某个阶段内,赚钱效应越明显,在市场上影响力越大,想参与的人越多;参与的人越多,买盘越大,越能推动股价上涨。
反之亦然。当股价上涨,愿意和能够参与的人都参与之后,没有更多买盘推动了,股价不再上涨,刚买入的人心态动荡,开始卖出,自然就要开始下跌。换个角度看,我们回到A股市场的第一本质:让大多数人亏钱。当赚钱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场会自行演变生态,让继续参与的人亏钱。而亏钱效应从彰显到扩散的速度比赚钱效应更快,股价往上需要有人买,股价往下只需无人承接。直到空头基本撤离,恐慌情绪释放,才会止跌。
所以股票涨是因为大多数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看到了赚钱效应陆陆续续地参与进来,股票跌是因为大多数人按照自己的理解看到了亏钱效应想要撤离。
而涨跌这两个进程不是线性的,其中会有犹豫和迷茫的过度阶段,间或反复,这就形成了情绪周期的不同阶段。
在这里,大多数人的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点,深入分析一下。
二、 大众心理即市场。
这个市场上参与者千千万万,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和投资习惯,他们的每一笔买卖都各有其逻辑,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逻辑。
我们不可能去分析和了解每一个人的意图。但我们可以明确观察到市场的运动、因此,市场运行轨迹就是大众心理的真实反应。
但是,大众心理的投资逻辑在我们看来也许是非常肤浅粗鄙,往往充满了戏剧化的谬误。比如炒相似代码、炒好听名字、炒产业尚未落地的虚拟概念、炒绩差股等等等等。在这里我要严肃地指出,如果对此抱有偏见,正是我们无明的表现:我们在用自己的认知结构作为标准衡量市场,这是大错特错。
如果市场表现出所谓的肤浅,那么肤浅就是正确,就是深刻。因为顺从这种肤浅能让我们赚钱。
在交易市场唯有赚钱的逻辑是正确的深刻的,恕我冒昧,亏钱的逻辑都是狗屁。
因此,更具体地说,我们作为高知识水平的人,在理解市场时,要学会降维,因为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知不如我们深刻,但群众运动的方向是由他们的平均认知水平决定的。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甚至把这种思维模式变成我们的思维模式,当然,要随时保持前瞻性。
而我们自己怎么看,怎么感受,甚至我们的某笔盈亏,放在市场里面,重要吗?所以先要放下自我。
大家应该都看过权力的游戏,这部美剧我认为最精彩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历史进程。不论个人多么聪明过人才华盖世,也不论个人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绝世缠绵,只要和历史发展的方向相悖,他的命运都将被毫不留情地碾碎。智者是不断地将自己的人生方向调整与大势方向一致。这个世界有其客观规律,不因我们的任何个人意愿而改变。交易市场亦如是,这是客观。
比如高送转这个低智商的游戏,我们参不参与呢?当然要参与,当情绪风口吹过来的时候去聪明地参与。
三、 博弈
上面谈到要降维去接受大众思维,重点是我们不要去排斥那些没有深刻逻辑支撑的价格运动,平等地看待一切交易机会,所谓心无挂碍。但并不是要让我们变成大众,那样还怎么能成为赢家呢。
什么是聪明的方式?
“当潮流到来时投身其中,并在要退潮时跳身而出”
这句话,就是治水系统的精髓所在了。
而情绪周期,就是研究潮流的运动规律。个股,只是我们的冲浪板,板子本身的质素或有高低,或轻或重或薄或厚,适用于不同风格的选手,但浪潮本身,却是更重要的因素。
所以接受大众思维是第一步,明辨大众思维是第二步。
我们要知道目前市场处于什么状况,是情绪刚刚启动,还是热情持续上升,是高潮已到尽头,还是调整刚刚开始?
情绪周期的各个阶段就是用来准确地归纳和描述当下的市场状况的。
第三步,就是与大众博弈,站在大众的对立面来思考。
要注意,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并不代表站在大众的对面。
一只股票持续下跌时我们当然也要回避,但是出现企稳信号时要敢于独立思考;
一只股票持续大涨时我们当然也要持仓,但是出现调整信号时要保持一份清醒。
当哀鸿遍野时,我们要留心观察何处会有希望升起;
当风浪躁狂时,我们要留心观察其势头是否已经开始衰竭。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一步,什么是企稳调整信号,什么是希望或衰竭,又如何定义呢?
我们如何分辨什么时候算是哀鸿遍野,什么时候是风浪躁狂呢?
没有定量的定性是虚妄的,就如没有本质的辩证是迷乱的。
所以,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句话之中还隐藏着一条更深的本质逻辑:掠夺收益原则。
一场完整的市场运动中,一定是某少部分参与者掠夺大部分参与者的方式来实现收益分配的。
我们来一波观察完整的行情演变周期:
阶段1
股价达到头部时出现接盘者A,这部分参与者首先被次高位卖出者Z掠夺利益,出现浮亏。
为什么头部往往伴随天量?大部分人在这里接盘了不同价位的进场者Z。Z相对A来说是少数,在少数赢家之间的筹码传递是不放量的,而在少数赢家对多数输家之间的筹码传递是放量的。这么解释是不是更清楚头部量能放大的意义了?
阶段2
股价下跌,下跌过程中有反抽,出现抄底者B,这部分参与者如果抄底成功,再次实现对A的掠夺,A从浮盈变为实亏,但一定有更高位接盘的后手B2承受先手B1的掠夺;抄底者B如果抄底失败,那么就要和未卖出A一起再次承受股价下跌。
这个B接盘,A落实浮亏的过程伴随着整个下跌。在这里因为B和A都是输家所以量能会一直放大,亏损不断在多数输家之间传递。这么解释是不是能更清楚地理解放量下跌的意义了?
阶段3
随着恐慌盘的释放完毕,空头离场,股价开始企稳达到底部,这时候聪明的少数抄底成功者C悄悄进场,自然缩量。这样看是不是能理解缩量企稳的意义了?
阶段4
股价横盘后,有资金D进场拉升,拉升相比阶段3的缩量,往往是放量的,这里就是C对D完成掠夺。
但是对这个放量我们要辩证地看,如果一波放量后见顶,那么D就是接盘者A,完成头部放量,回到阶段1.
但如果一波放量后持续拉升出现D1D2D3并伴随这量能的持续放大那就是筹码在D之间传递。直到达到头部放出天量,这时候D就成为1阶段卖出者Z,掠夺新的接盘者A。
要注意在日内分歧中阶段34往往是一笔完成的,至此大家可以明白日内低吸技术的时点要领了吗?
往更远了说,不论是低吸、启动、追涨、打板,都可以从掠夺4阶段中找到相应的切换节点,这对我们选择交易手法是很好的逻辑框架。
但要注意,这里的参与者的多与少、放量与缩量都是相对的,我们只可能模糊地定量,无法精细标准化,所以归根到底是一个概率问题。而在此中经验和即时分析能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