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善若水”

02-23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什么是“上善若水”


古人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但却不与万物相争,总是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最接近于“道”。

居住善于择地,心态善于沉静,待人善于仁爱,言语善于诚信,为政善于治理,干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1

老子认为,水有十大特征:

第一,水是最柔弱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说明柔弱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战斗力的,柔弱胜过刚强。

第二,水是往低处流的。人喜欢高处,不喜欢低处,而水偏偏流向人们不喜欢的地方,这就叫做低姿态,高境界。这也说明了老子的思维是往低处走的,这是一种反向思维,越把自己放得低,其实你人格就越高。

第三,水是顺势而为的。它的流动总是顺着地势走的,地势高了它就往高处流,地势低了它就往低处流,它永远顺势而为。

第四,水可以包容万物。水可以载舟,也可以容纳万物、接受万物。这就是体现了水的包容性。孔夫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贡,有一天子贡问孔子:“老师,你能不能给我留下一个字让我奉行终生?”这个子贡挺挑剔,只要一个字,不要两个字。孔子说:“可以,那我就给你一个字——恕。”恕就是宽恕、宽容,就是像水具有最大的包容性。

第五,水是最善于变化的。水的变化是任何事物当中最大的,水有三种形态,它可以是液体,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固体。一个东西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同时变出三态,说明它能够随机应变。《周易》中讲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水就是知道变通,无孔不入,渗透性很强。所以我们在管理企业时要学水的渗透性,只有柔性的东西才能渗透,刚性的东西是不能渗透的。一个小孔,你要把一块很大的石头塞进去肯定不行,所以刚性的东西、硬的东西不行,只有柔的东西,就像水,它能够渗透进去,它可以无孔不入。

第六,水又是永恒不变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是永远不会变的,也就说它具有原则性。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形式再怎么变,但本质永远不变,万变不离其宗,水分子永远不变。

第七,水能够养育万物。水无私地滋润万物,万物离开了水的滋润就无法成长。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第八,水是不争的。水能够养育万物,它的功劳最大,但是它却不与万物相争,体现了水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也表现了谦虚、卑下、无为的优良品德。

第九,水是纯洁的,具有去污性。人要效法水,做到心地纯净,所以《周易》中讲“洗心”,“洗”是水字旁,是用水来净化心灵。我们说“治理”,不仅是柔性管理,也是净化人的心灵。

第十,水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水滴石穿,水可以把石头给滴穿,而石头不可能把水斩断。如果用石头斩水,或者用一把刀,一下子斩下去,好像水断了,但你把刀一抽回来,水又合起来了,这叫“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这就是以柔克刚。水的力量是以柔克刚,而不是以刚克刚。再看水发怒的时候,叫“洪水猛兽”,什么东西都抵挡不住。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水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2

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被老子称为“上善”。老子提倡用水性管理来治理一个大国,我们则应用水性管理来治理一个企业。

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在《大象与小鸟的启示》一文中说:“做企业,第一是不争,不要企图吃掉别人,我们不去寻求垄断的机会,不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而是力求让所有消费者、股东、员工及各界都喜欢我们,认为我们是个不错的公司,大家都需要你。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这个道理。”

3


柔性管理体现在文化上面,要建立一种企业文化,要使企业有一种和谐的氛围,大家有一种凝聚力,不浮躁,不焦虑,每个人的心态都很平和,这样才能踏踏实实为这个企业出谋划策,为这个企业做事。而现在的企业管理,恰恰缺少水性管理,水性思维。

日本有一个大将军黑田孝高,他说水有五条法则:

第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者,水也。这就给我们启发,如果要影响员工,首先自己要动。

第二,不断为自己寻找进路者,水也。水要流动,不断寻找自己的方向和路径。

第三,遇障碍而能激起百倍努力者,水也。遇到障碍时,能激发出百倍的努力,那时候它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

第四,自洁且能洗涤污浊,清浊皆容者,水也。自己清洁,并且能使别人清洁,无论清浊,都能包容。

第五,洋洋乎充满大海,发而为云,结而为雨雪,化而为雾,凝而成晶莹之冰,终不失其性者,水也。变化再大,但水没有失去自己的本性。

标签: # 万物 # 善于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