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住宅地价增速放缓,购房的最佳时机到了吗

根据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监测统计,2018年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综合地价温和上行,住宅地价环比出现持续回落的态势。其中受监测的一二线的20个热点城市,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地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出现降速,而在本季度出现增速放缓的就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福州、深圳、合肥等城市。地价增速放缓,购房的最佳时机到了吗?
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又以地价、政策和需求影响为最大。根据市场的规律,市场需求越大,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房价很容易出现大涨;政策调控严格,短期内房价受控制,房价整体保持平稳,一旦放松又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地价越高,意味着开发成本被提高,房价也会因此而水涨船高。而三者的市场状态直接影响着楼市的价格。
为了让“房住不炒”,从去年开始的调控到现在,丝毫没有放松的态势,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有放松的可能。至于政策在什么时候放松我们还无从得知,毕竟,正在加快建立房地产那长效机制,也就是说想短期内放松调控还是不太现实。所以从政策方面来看,短期内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下跌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毕竟调控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要降低房价,而是为了稳定市场和房价。
需求和供应一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一旦供不应求,房价就高了,相反的房子多了,需求少了,也就没什么市场了。可如今的楼市现状告诉我们,市场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城市要加速土地供应来满足人们的购房需求。而这也是为什么在房价不大幅上涨的现状下,楼盘摇号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所以,从需求方面来看,对于抑制房价上涨依旧是不利的,尤其是一二线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一二线城市,但是一二线城市的面积就那么大,不管是有房没房的人都想进去,需求可谓是一直存在。
为了抑制炒房客的购房需求,为了严厉打击开发商的拿地热情和哄抬房价,在稳定房价的基础上,各大城市纷纷抬高土地价格,以此来让开发商知难而退,在稳定的房价形式下,土地价格已经高达一定的水平。今年一季度地价增速放缓,由此可见对开发商来说是有利的,有利于稳定开发建设的成本。房价稳了,地价也稳了,可见市场整体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无疑对于刚需来说没有对于房价上涨或是下降的焦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房子,不至于慌忙入市而后悔。
所以,从整体来看,除了市场的需求在增加而外,土地价格和政策方面都还是比较的乐观,对于刚需入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过,市场需求依旧能够对房价产生大的影响,所以从需求方面来看,还是一个不太稳定的因素。相对于去年,楼市的整体购房环境相对稳定,但是随着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增加,并没有减少人们的购房成本,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刚需的购房压力很大,只是如今的购房环境相对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