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的军事才华当属国军第一,为什么始终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

在国军名将中,公认薛岳歼灭日军数量最多,但其实薛岳在长沙会战时是战区司令,具体的战功不应该算在他的头上。在军、师一级的名将中,歼灭日军数量最多的,还要数孙立人。
在第二次入缅作战时,孙立人率新38师击溃日军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十八师团,共歼灭日军3.3万余人,歼敌数量在军、师一级中堪称空前绝后,被誉为“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连日军都为之胆寒的将军,却一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甚至在其晚年还被软禁长达30年。
关于孙立人的战功,在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们就孙立人的家世背景、求学历程、思想言行等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为何这个战功卓著的将军始终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
1900年,孙立人出生于安徽庐江县一个书香仕宦世家,其父孙熙泽是前清举人,曾任山东登州知府。
孙立人7岁开始入私塾,9岁随父赴青岛入德文小学,14岁考入清华学堂,在清华一呆就是9年。在清华期间,孙立人对体育有独特的爱好,同时当选足球、棒球、手球、排球、篮球五个校队的队长,足见其出色的身体素质。
从清华毕业后,孙立人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决定改学军事,遂考入弗吉尼亚军校。弗吉尼亚军校有“美国南方西点”之称,二战中的美军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四星上将乔治·巴顿都毕业于该校。
虽然孙立人只在弗吉尼亚军校学习了两年,但这两年对孙立人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在清华的九年,孙立人去世后,其灵柩由清华大学和弗吉尼亚军校两面校旗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