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混凝土养护

02-17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4.4.7混凝土养护
4.4.7.1砼养护原理4.4.7.2 砼养护方法自然养护:自然条件下,浇水或保水,7天或14天。

人工养护:人工控制温、湿度。

标准养护:用以测定砼标强度,20士3℃,90%以上。己浇筑得砼,强度达到1.2N/mm2,始允许上人操作。 1.2N/mm2——上人强度

4.4.8 砼质量检查

当砼等级不高于C20:平均mfcu≥fcu,k+0.7 ó 同时 fcu,min≥max(fcu,k-0.7ó,0.85 fcu,k)当砼等级高于C20:平均mfcu≥fcu,k+0.70 ó 同时 fcu,min≥max(fcu,k-0.7 ó,0.90fcu,k)当标准差未知时:平均mfcu≥1.15fcu,k 同时fcu,min≥0.95fcu,k 公式4.8-4.17

4.4.9砼冬期施工

混凝土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时。需加热:热水、蒸汽冬期施工方法:(一)蓄热法--保温材料

(二)掺外加剂法--加氯盐

(三)蒸汽加热法

(四)电热法

补充

1、早期温度裂缝预防温差>25℃,开裂,通常发生在混凝土得中部一般结构厚度在1M以内,分块长度20-30M。

2、防治温度裂缝得措施

a.宣选用水化热较低得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水泥;

b.掺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也可掺入适量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c.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得石子;

d.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士得用水量;

e.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覆盖草包等隔热材料,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

f.扩大浇筑面和散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理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低混凝土温度;

g.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泌水,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

h.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得内外温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故可采用草包、炉渣、砂、锯末、油布等不易送风得保温材料或蓄水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得热扩散和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得降温速率:

L在设计允许得情况下可适当采用补偿收缩砼。

现浇混凝土结构得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

基础 15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抽验方法:钢尺检查

垂直度:

层高 ≤50m 8

>5m 10

检验方法:经纬仪或掉线、钢尺检查

全高‖ H/1000且≤30

检验方法: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 ±10

全高 ±30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 +8

-5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简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井简全高 H/1000且S30

检验方法: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检验方法:2m常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4.4.8.3混凝土缺陷处理

1、蜂窝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浆少而石子多,或搅拌不均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或浇筑方法不当,或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浆。

2、麻面

模板表面粗糙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接缝不严密,振捣时发生漏浆。

3、露筋

浇筑时垫块位移,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混凝土保护层处漏振或振捣不密实而造成露筋。

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得原因

4、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存在空隙,砂浆严重分离,石子成堆,砂与水泥分离。另外,有泥块等杂物掺入也会形成孔洞。

5、缝隙和薄夹层

主要是混凝土内部处理不当得施工缝、温度缝和收缩缝,以及混凝土内有外来杂物而造成得夹层。

6、裂缝

构件制作时受到剧烈振动,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或沉陷,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养护不及时等,以及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位置不当或受到碰撞。

7、强度不足

产生混凝土强度不足得原因是多方面得,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等四个方面得原因造成得。

配合比设计方面有时不能及时测定水泥得实际活性影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得正确性;另外,套用混凝土配合比时选用不当及外加剂用量控制不准等,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分离,或浇筑方法不当,或振捣不足,以及模板严重漏浆。

标签: # 混凝土 # 钢尺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