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皮的含义

一‘包浆’
有人甚至对宣炉也讲包浆;“长期把玩时,因手上的油与汗渍使炉的表面形成一层包浆,这样才好”
这种说法,无形中会给人们指出了一条错误的路。
我认为形容木制品可以这样说,明清家具包浆愈厚皮愈美丽。炉由外面敷上去的油、泥形成的包浆怎么能说好?玉与瓷由于长期把玩的原因,而得到的莹润的现象,可以说是玉或瓷的皮。但炉与玉和瓷却有相反效果,炉愈无污染愈纯洁愈好,也就是说永远没有人动她,那才好呢!炉的皮并非由炉外面敷上去的油、泥,或者也就是说因把玩而形成的包浆。这是对宣炉颜色的认识、理解有差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真色即有老也有新,即有自然形成的也有非自然形成的。而假色则有因炉外染色而形成的即称为[作色],也有无意或有意而形成的所谓的包浆,且包浆显然不适合于形容清洁的炉色,当然这里的包浆也不是所谓岁月的痕迹!
二 色壳(即炉的皮或皮壳)
宣炉色壳的颜色,是由里向外自然生长或析出晶体的过程,是一层非金属物质,时间愈长其显色物质愈浓艳愈厚、硬。然而也并非是用水银后制作上去的。炉由内部颜色形成的壳称为:[色壳]、[皮]、[色皮]或称为[皮壳]。
色壳不会被清洗掉,而‘包浆’不管其年头多久很容易被清洗掉,这也是真假炉皮的区别之一。
王向辰
E-Mail:wangxiangchen@gmail
2004年9月25日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