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元宵节是热闹,但拐卖妇女儿童也很嚣张

02-14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宋朝元宵节是热闹,但拐卖妇女儿童也很嚣张
2018-03-03 00:19宋朝/宋神宗/皇帝

2018年的元宵节已经过去了,相信很多人都去看花灯了。元宵节看花灯自古就有,热闹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现代,可能比现代还要热闹一些,而元宵节也被认为是古代的情人节和狂欢节。

尤其是在商业发达的宋朝,元宵节更加是一场盛宴,说是古人的狂欢节一点都不假,从辛弃疾《元夕》词可观一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宵节不仅仅是花灯的狂欢,也是人的狂欢,因为元宵节这天,妇女可以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而且天子也会与民同乐,天子会走出皇宫,观赏花灯,然后走向宣德楼,百姓都在露台下观看,为的就是看一看皇帝的真容。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形容汴梁元宵节:"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此外,由于元宵节这天能够男女共同看花灯,这一天也成了男女青年的约会的好时候,有词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热闹是热闹,但是由于人多拥挤,也让很多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钱财首饰丢失时有发生,为此也会有官府的人巡逻,但是终究还是有漏网之鱼。在《二刻拍案惊奇》就记载了一个关于儿童被拐卖,牵连出公主被拐卖的故事。

宋神宗时,有一年的元宵节,礼部侍郎王韶的最小的儿子五岁,小名叫做南陔,随着家人出门观灯,家人将小南陔扛在肩上,边走边看,街上到处都是华丽的灯饰。恰逢皇帝出来,家人为了一睹皇帝真容,放松了警惕,南陔被一伙奸人从肩头抱走,家人以为有其他家人抱走了,没有在意,等到回过神来,南陔已经找不着了。

原来这伙奸人从南陔出门就开始跟踪,又见他头戴珠帽,晓得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便趁着人潮拥挤,将南陔抢走了。家里人慌了神,连忙派人查找,但是这么多人,杳无音讯。知子莫若父,王韶对自己的儿子很自信,他坚信以自己小儿子的聪慧,一定会回来的。

果然,南陔虽年幼,却极聪慧,也很镇定,他发现自己被奸人抱走,一声不吭,悄悄将戴着的珠帽塞进怀里,还把珠帽上的绣针彩线悄悄的别在了奸人的衣服上,奸人扛着他走到东华门时,南陔看到四五个大轿子走过,知道是非官即富,立即大呼。奸人骇惧,只好摞下孩子逃走。

原来轿子里坐的是侍中大人,于是赶忙向宋神宗汇报,宋神宗叫人将南陔抱来,一问才知道是王韶的儿子,南陔将自己的经过告诉了宋神宗,并且把记号也告诉了他,让他能够抓住这些奸人,宋神宗于是派开封府尹追捕。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抓住了这伙人,在确凿的证据及大刑之下,这伙人招供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原来这伙人已经成了体系,专门趁节日人多的时候,实施偷盗财务,拐卖妇女儿童的事件,拐卖的妇女儿童都被卖出去,儿童大多数成了叫花子,妇女要么被卖到妓院,要么卖给了大户人家。

开封府还有个宗亲公主被拐卖强奸的案子也没破,仔细询问之下,原来也是这伙人干的,开封府尹汇报过后,将这伙人明正典刑。

虽然这极有可能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样的案件绝对不在少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的事情应该在宋朝元宵节的时候屡见不鲜,而开封府应该也非常得头痛。

这也提醒我们,在看花灯的时候,不要只顾自己开心,要照顾好老人小孩还有妻子,不要要歹徒有可乘之机。

标签: # 神宗 # 元宵节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