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菩萨造像知识之二(图)

02-09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佛像菩萨造像知识之二(图)

◎如来庄严佛像
只要是佛的阶次,头上一定有肉髻,有右旋螺发或水波纹佛发,身着大衣(通肩式、袒右肩式、褒衣博带式、双领下垂式等)。例如释迦佛、旃檀佛像、燃灯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卢舍那佛等都属于如来相。

佛陀一般不戴冠,但公元9世纪后属于密宗的佛陀像,也有将佛陀头上加冠,但佛发仍是高肉髻和螺发,也称为庄严佛像。佛陀的大衣在早期,均为通肩式和袒右肩式,这两种大衣一直到今天仍为西藏系的佛教造像所继承,是藏传造像的主流大衣样式。但汉传佛像则不然,北魏晚期造像由于受文人士大夫穿着的影响,多穿所谓褒衣博带式大衣,以后又发展出所谓双领下垂式等。
卍说法印佛像;宝冠佛像


○如来相通常有以下的姿态:
三佛──在大雄宝殿内三尊佛像并排而坐。不论汉传及藏传佛教,一律都是如来相。诸佛可从手印、标帜和座次来确认。
三世佛:燃灯佛(过去)、释迦佛(现在)、弥勒佛(未来)
三方佛:阿弥陀佛(西方)、释迦佛(中)、药师佛(东方)
三身佛:卢舍那佛(报身)、毗卢遮那佛(法身)、释迦佛(应身)
这些佛没有太多的固定标帜,阿弥陀佛一般是双手重叠置膝上作禅定手印;毗卢遮那佛双拳握抱,两手食指相并,称智拳印;药师佛右手往往捻一药丸或左手托一小钵;其他的佛作说法印或作施无畏印。按佛经上说,只有降魔印、说法印、禅定印、施无畏印、与愿印等五种基本手印,各佛皆可使用。
卍三世佛 铜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07:50 ▼佛像形像标准
按照佛经的说法,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秘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
▽三十二相:
第一. 足下安平立相;第二. 千辐轮相(足底犹似掌纹显出千辐轮);第三. 长指相;第四. 足跟广平相;第五. 手足指缦网相(手足之间如蹼状);第六. 手足柔软相;第七. 足趺高满相;第八. 伊泥延膊相(或瑞如鹿王相),即股骨如鹿那样纤好;第九. 正立手过膝相;第十.马阴藏相;第十一. 身纵广相(双手平举时,其宽度与身高相等);第十二. 毛上向相;第十三. 一孔一毛生青色相;第十四. 身金色相;第十五. 丈光相(身光照四面各一丈远);第十六.细薄皮相;第十七. 七处(两手、两足、两肩、脖颈)隆满相;第十八. 两腋下隆满相;第十九. 身如狮子相;第二十. 身端直相;第二十一 肩圆满相;第二十二.四十齿相(常人四十六个);第二十三. 齿齐相;第二十四.牙白相;第二十五. 狮子颊相;第二十六. 味中得上味相(咽喉中有特别的津液,味觉上好);第二十七. 广长舌相;第二十八. 梵音深远相(声音清澈深远);第二十九.真青眼相(眼睛绀青色,如澄清的海水一样);第三. 睫如牛王相;第三十一. 顶髻相(头顶有肉隆起如譬,非常饱满);第三十二. 白毛相(眉间有白毛,也称眉间白毫相,平时卷缩,伸开达一丈五,从这里放出的光叫毫光、眉间光。白毛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
图解佛像三十二相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08:19 △八十种好,又称八十随形好、八十随好等:
(一)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二) 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三) 手足各等无差,诸指间皆充密。(四) 手足光泽红润。(五) 筋骨隐而不现。(六) 两踝俱隐。(七) 行步直进,威仪和穆如龙象王。(八) 行步威容齐肃如狮子王。(九) 行步安平犹如牛王。(十) 进止仪雅宛如鹅王。(十一) 回顾必皆右旋如龙象王之举身随转。(十二) 肢节均匀圆妙。(十三) 骨节交结犹若龙盘。(十四) 膝轮圆满。(十五) 隐处之纹妙好清净。(十六) 身肢润滑洁净。(十七) 身容敦肃无畏。(十八) 身肢健壮。(十九) 身体安康圆满。(廿) 身相犹如仙王,周匝端严光净。(廿一) 身之周匝圆光,恒自照耀。(廿二) 腹形方正、庄严。(廿三) 脐深右旋。(廿四) 脐厚不凹不凸。(廿五) 皮肤无疥癣。(廿六) 手掌柔软,足下安平。(廿七) 手纹深长明直。(廿八) 唇色光润丹晖。(廿九) 面门不长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严。(卅 ) 舌相软薄广长。(卅一) 声音威远清澈。(卅二) 音韵美妙如深谷响。(卅三) 鼻高且直,其孔不现。(卅四) 齿方整鲜白。(卅五) 牙圆白光洁锋利。(卅六) 眼净青白分明。(卅七) 眼相修广。(卅八) 眼睫齐整稠密。(卅九) 双眉长而细软。(四十) 双眉呈绀琉璃色。(四一) 眉高显形如初月。(四二) 耳厚广大修长轮埵成就。(四三) 两耳齐平,离众过失。(四四) 容仪令见者皆生爱敬。(四五) 额广平正。(四六) 身威严具足。(四七) 发修长绀青,密而不白。(四八) 发香洁细润。(四九) 发齐不交杂。(五十) 发不断落。(五一) 发光滑殊妙,尘垢不着。(五二) 身体坚固充实。(五三) 身体长大端直。(五四) 诸窍清净圆好。(五五) 身力殊胜无与等者。(五六) 身相众所乐观。(五七) 面如秋满月。(五八) 颜貌舒泰。(五九) 面貌光泽无有颦蹙。(六十) 身皮清净无垢,常无臭秽。(六一) 诸毛孔常出妙香。(六二) 面门常出最上殊胜香。(六三) 相周圆妙好。 (六四) 身毛绀青光净。(六五) 法音随众,应理无差。(六六) 顶相无能见者。(六七) 手足指网分明。(六八) 行时其足离地。(六九) 自持不待他卫。(七十) 威德摄一切。(七一) 音声不卑不亢,随众生意。(七二) 随诸有情,乐为说法。(七三) 一音演说正法,随有情类各令得解。(七四) 说法依次第,循因缘。(七五) 观有情,赞善毁恶而无爱憎。(七六) 所为先观后作,具足轨范。(七七) 相好,有情无能观尽。(七八) 顶骨坚实圆满。(七九) 颜容常少不老。(八十) 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即卍字)。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08:38 ▼佛像体姿
佛像的体姿,大致而言,可分为坐像、立像、卧像等几种。坐像又可分为结跏跌坐、半跏跌坐、跪坐、倚坐、箕坐、蹲居坐等多种。
结跏跌坐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证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结跏跌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08:55 半跏坐俗称“单盘”,密宗称之为“吉祥坐”。半跏坐即以左右之一足押一股,也可分为二种:即以右足押于左股上者,称为吉祥半跏坐;以左足押于右股上的,则称为降魔半跏坐。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09:58 倚坐又称善跏跌坐,即身体端坐于座上,两脚自然下垂。一般佛陀的坐像都采取结跏跌坐与善跏跌坐二种姿式。另有一种交脚倚坐,即两腿下垂相交于座前。早期的弥勒菩萨像,都取交脚倚坐之姿。还有一种半跏倚坐思惟像,左脚放下,右脚结半跏坐,以右手支下颚作思惟状,这多为菩萨的像。
卍倚坐、交脚倚坐、半跏倚坐的弥勒菩萨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10:14 佛立像本于释迦佛游行说法的姿势。相传释迦成道后,在西北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四十九年。所以佛的立像多为一脚向侧前略伸,表示步行的样子,一般称之为行径像。还有一种双脚并立于莲花台上,双手作接引状,这大多是阿弥陀佛像,表示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思。在尊像旁,有一种站立合掌的菩萨或弟子的像,这称之为侍立像。此外,各种护法天神的像多为立像,其姿势则有各种各样。
卍释迦佛行径像;作接引状的阿弥陀佛像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10:36 卍主尊像和旁边的侍立像

作者:皇侠圣君 提交日期:2011-07-19 11:03 卧像一般表示释迦佛在住世多年,最后去世涅槃时的情况。其姿态大多为右胁而卧,有的还在其身后塑绘出众多弟子悲哀哭泣的形状,以表现他们对佛涅槃的悲伤心情。
卍莫高窟158窟卧像


▼佛像手印
佛教的像,很讲究手的刻划和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种不同的姿势,佛教称之为手印、印相或印契。诸佛手印之种类甚多,而密宗中手印的种类可谓数以千计,每种都有特殊的含义和作用,以各种不同的印相来表示佛的内证、誓愿和各种功德。诸佛的手印,象徵着佛的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我们与其结相同的手印时,也会产生特殊的身体的力量和意念的力量,这和佛菩萨及本尊修证的本位力量的身心状况是相应的。佛教中,根据诸佛愿力、因缘及成道、说法时的不同特徵,其住过程中所结的手印有着不同的含意,姿势也各有不同。最常见的印相,有这么五种:
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相传释迦在修行成道时,有魔王不断前来扰乱,以期阻止释迦的清修。后来释迦即以右手指触地,令大地为证,于是地神出来证明释迦已经修成佛道,终于使魔王惧伏。又因以手指触地,所以又称为触地印。
说法印──右手掌在胸前,掌心朝外,左手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作划策指示状,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所以称为说法印。
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当胸竖立,舒五指,手掌向前,告诫众生不必害怕,布施无怖畏给予众生的意思。这种印相与说法时印相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与愿印──左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掌心向外,为满足众生的愿望,叫与愿印(又作施愿印),表示佛菩萨能给予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造像中常将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结合在一起,称为施无畏与愿印。
禅定印──是以双手仰放下腹前,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之意。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入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在密教中,这种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来所用,称为“法界定印”。

标签: # 释迦 # 手印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