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吴淞,胸被击穿手被炸断,33岁壮烈牺牲

02-06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血战吴淞,胸被击穿手被炸断,33岁壮烈牺牲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为掩盖炮制伪满洲国的阴谋,由板垣征四郎、川岛芳子等人策划,在上海挑起事端,提出数项无理要求,并要求中国道歉。同时煽动上海的日侨集会,借口保护侨民,向上海调兵遣将。1932年1月28日23时30分,2300名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占领淞沪铁路防线,战火一触即发。


然而,国民正忙着”剿共“,不仅接受日本全部无理要求,还让守卫上海的19路军不要抵抗。19路军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不仅被拖欠了8个月的军饷,战士们在大雪中还穿着单衣,弹药更是供应不上。


战斗中的19路军

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全线攻击,并重点进攻扬子江门户吴淞要塞。要塞司令刘振铨临阵脱逃,参谋长滕久寿临危受命,在炮台亲自督战,率领战士们打击日寇,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7天。


滕久寿

2月4日上午,浓雾退去。日本军舰13艘,飞机24架集体出动,轰炸吴淞要塞。吴淞镇瞬间被炸成一片火海,到处都是被炸的弹坑。天上有敌机,江上有敌舰,滕久寿临危不乱,在岗位上指挥炮兵还击。激战两小时,重磅炸弹将大炮炸毁,炮台陷入瘫痪。


被摧毁的炮台

滕久寿在指挥中被弹片击中,副官让他暂时躲避。但他拔出手枪,对着战士们说道:”身为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此时,炸弹再次袭来,滕久寿右手臂从腋下处被炸断。又一枚炸弹在不远处爆炸,弹片将他胸部击穿,他当场牺牲,年仅33岁。


由于战事激烈,战士们将他的遗体用棉絮简单包裹,就地掩埋后继续与日军激战。在国民的支持下,日军背腹受敌,全线撤退,1932年3月3日宣布停战。


滕久寿女儿手持烈士证明

此战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使日军全面侵华推迟了5年,给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984年6月26日,北京追授滕久寿为烈士,编入抗日英烈名录。

标签: # 吴淞 # 日军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