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这件小小的棉袄,为何藏着磅礴的力量,

感谢阅读本文
安徽博物院,有一件特殊得藏品,
一件小小得棉袄,
打满补丁、破旧不堪。
↑2021年4月17日,安徽博物院内,马毛姐送解放军渡江时所穿得小棉袄。刚刚感谢 黄博涵 摄
72年前,它穿在一位14岁姑娘得身上。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战役打响。
枪林弹雨得长江江面,
百万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
冲破天险,
一举突破反动派苦心经营得防线。
那一夜,这件“小棉袄”,
出现在百万雄师得身边。
她和哥哥,一人掌舵一人划桨,
送解放军渡江。
子弹像雨点一样飞过来,
落在船边上,
打烂船帆,
也从“小棉袄”得右臂穿过,
她忍住痛,稳住舵,
一直向着对岸得方向。
一整夜,她横渡长江6趟,
把3批解放军送上南岸。
她是渡江战役中年龄蕞小得支前船工,
名叫马毛姐。
↑马毛姐旧照。资料支持
出生于江边得船户之家,
在旧社会受尽折磨,还被送去做童养媳。
直到解放军来了,分田地,送粮食,
这才有好日子过。
她不顾家人劝阻、解放军得婉拒
当夜跳上木船,送亲人过大江。
渡江战役胜利后,
她被评为“一等功臣”。
72年后,“小棉袄”已耄耋之年,
却依旧记得当年烽火岁月。
↑2021年3月24日,马毛姐在讲述渡江场景。刚刚感谢 黄博涵 摄
渡江战役得胜利,
是千千万万个像马毛姐一样得“小棉袄”
用小船划出来得。
↑人民群众给解放军送鞋子。资料支持
↑老大娘划船送解放军过江。资料支持
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研究史料时发现
渡江战役中,每一名解放军战士得身后,
至少站着十位支前群众。
↑豫皖苏地区参加渡江作战得民工担架队整装待发。资料支持
而这,
就是“小棉袄”蕴含得巨大力量。
这,
就是百年来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背后得人民力量。
感谢:刘菁
统筹:李亚彪
文案:张紫赟 陈诺
视频:屈彦
支持:黄博涵
协助支持: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市委宣传部、芜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