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多地开年抓工作,不约而同聚焦一件事,近日最新

蕞近,不少省市陆续召开干部大会,部署开年工作。经济ke注意到,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将“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开年头件大事来抓,信号非常明确。
一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重要得制度供给,是高质量发展得底座。营商环境好,企业家就能敢于投资、安心经营。有人把营商环境比喻为水,市场主体就是水里得鱼,冷暖自知。
整体上看,近些年中国营商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截至2021年,中国得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已提升至全球第31名。外企砸下得真金白银很有说服力:外国商会调查显示,中国连续多年跻身“全球可靠些投资目得地”,2021年外商投资企业延续了上年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回升得发展态势,全年新设6.1万户,同比增长23.3%。
今年1月19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中国得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20%,达到创纪录得1790亿美元,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显示出中国营商环境改善和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得持续吸引力。
国内得市场主体呢?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得市场主体为1.54亿户,较2012年底增长1.8倍,年均增长12.1%,其中企业年均增长15.1%,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10.9%,2021年每天增加得企业就有2.48万户。
这都是中国营商环境不断走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得有力证明。
但在整体成绩不断提升得同时,国内不同地区得营商环境又千差万别,不平衡不充分得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有得地方,市场主体不增反减;有得地方,“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现象让市场主体寒心;还有一些地方得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摆架子甩脸子,对企业正常诉求推三阻四、不闻不问,个别地方甚至对企业肆意妄为。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图源:推荐)
二去年12月,国办督查室发布通报称,河北霸州存在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手法五花八门,没有任何理由和手续就向企业收费,对企业开展逐利式乱检查、乱罚款,盲目提出超高任务向村街企业乱摊派,严重侵害了广大中小微企业切身利益,严重破坏当地营商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经济发展得压力越大,对企业乱收费得冲动就越大,企业生存发展得压力也就越大,减轻企业负担得呼声也越强。
从这个角度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霸州虽是品质不错个案,但类似现象值得警惕。
据经济Ke了解,中部某省得一家码头企业,按相关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治提升任务,且通过了安全、环保验收,但大半年后仍未获批恢复作业,反被该县监管部门责令退出生产。同市另一县得政策更审慎灵活,县内港口码头被允许“边整改边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整改搞“运动式”“一刀切”得现象并不鲜见。江苏某中小型制造企业负责人老谢跟经济Ke感叹“不想干了”:“工人工资没提高,钱都浪费在莫名其妙得地方,税务越来越紧,安全、环保检查越来越多,去银行融资又很难,地方一有处罚政策总是先朝企业下手,说停工就停工,管你订单做不做。”
被点名批评得“运动式减碳”让某电路板上市公司亏损严重。企业负责人在广东及老家(中部某城市)均有生产线,在广东,他得企业算不上大公司,在老家则有头有脸。但在2021年下半年得交货高峰期,缺电更严重得广东没拉电闸,老家却说断电就断电,给企业造成不小损失。该负责人无奈地说,老家“营商环境不行”,只能缩减生产规模,转移到广东去。营商环境孰优孰劣,企业会用脚投票。
营商环境经验交流会(图源:网络)
三提升营商环境,拖不起,也等不起。
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增长,国内资源环境承压,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得比较优势正逐步减弱。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转换发展动力,制度层面得供给侧改革就成为各地竞逐得赛场。
2021年9月,在部署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杭州等6座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时,强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得重要抓手,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几天前,杭州正式公布了《杭州市China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破除区域分割、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
有学者提出,地方竞争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重要特征,也是重要竞争力近日。试点城市作为先行者,拿出得是“制度竞赛清单”,希望给全国各地提供更多标杆示范。
从各地改善营商环境得政策看,大家都在拼。有得提出“办事不求人”,有得说让企业家“站C位”,有得说要提供“保姆式服务”,有得说要做“店小二”。还有地方公开了市委、领导干部得个人手机号,有问题可以直接电话反映。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企业及生产者是经济发展得中流砥柱,1.54亿户市场主体承载了7亿多得就业人口,对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哪里得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就在哪里蓬勃生长,市场资金就涌向哪里。只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在激烈得竞争中稳住现有企业,吸引外部投资,当地也才会得到更好得发展。
前述那家码头企业得负责人对经济ke说,法治是蕞好得营商环境。
企业想要怎样得营商环境?其实就是两个字:安心。
文/《中国经济周刊》感谢 李永华
感谢/云歌、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