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让娃矮了3公分小心食物中的“糖化毒素”!

01-2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便秘”让娃矮了3公分小心食物中的“糖化毒素”!

【更多精彩科学育儿视频,尽在抖音:科学家庭育儿】

今天科长看到一个朋友发的状态,笑了好半天:

其实多数父母的第二职业都是“shi学家”,宝宝“shi态”稍有不对,家长的心情都是这样的:

看来便秘这事儿,科长还得跟大家念叨念叨!

察“颜”观“色”辨别真假便秘

与其天天劳心劳力记录大便的次数,还不如多看看宝宝拉便便的表情、便便的软硬。

如果娃拉粑粑的样子既享受又畅快,一周拉一次也不少,别太焦虑了哦!

再不然,存好下面这张图,怀疑宝宝便秘时,拿出来看看就行:

警惕:被便秘耽误的成长,最可惜!

台湾营养基金发布的“学童饮食与便秘问题调查”也显示:

“推估全台近42万名学童有便秘问题,其身高比没有便秘的学童平均矮3.05公分,随年龄增长,差异越显见。”

防治1:纤维素太重要,别吃错坑了娃!

便便里水分充足就不会便秘,这些水分可不是靠喝进去的,而是肠道菌群中的败解纤维素。

简单来说呢,就是要给肠道里面加点“料”,让便便出来时软硬合适,而这个“料”就是纤维素!

至于一便秘就要喂香蕉、蜂蜜的某些人,请准备好被科学打脸!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指出:宝宝或更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出现了便秘,应尽量少吃香蕉,以及非高纤维的小麦和面包。

两大重点

①宝宝每天应该摄入多少纤维素? 记住这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啦:

年龄 5(g)≤摄入纤维素的量/天≤年龄 10(g)

② 纤维素都藏在哪里呢?

请收好下面这份专家为大家准备好的图片!

注意: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为水果和蔬菜,聪明的宝爸妈们要想办法,让家里的那位小祖宗从小就爱吃,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便秘出现的机率哦!

防治2:小心食物中的“糖化毒素”

前段时间,科长和很多专家深扒了被世卫组织拉入黑名单的“反式脂肪”,这个狡猾的小东西擅长隐藏在各类常见食物中,危害宝宝健康。

而和它一样狡猾的还有一种叫“糖化蛋白”的物质,它会造成小宝宝消化吸收不良,而且在不同食品中的含量相差甚大:

天然的蔬菜、水果中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体内及体外糖化蛋白的产生;但即便是天然食材,烹饪方法不当也会产生大量糖化蛋白。

重点:除了日常食品,配方奶粉在加工过程中反复加热,也会加剧蛋白质的糖化水平,增加婴幼儿便秘的可能。

防治3:正确计算乳果糖的使用计量

乳果糖的使用剂量与便秘程度有关:可以先从5毫升/次,一天两次开始,再根据使用后大便性状调整剂量。

重点:使用乳果糖当天,应该使用开塞露迫使孩子排空已干燥的大便。

防治4:开塞露 排便行为习惯,避免依赖!

①改良版的开塞露使用方法

传统的简易开塞露使用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原因的便秘患者。但宝宝的肛门直肠较细小,使用过程中务要小心,避免损伤黏膜。

以下是专家推荐,改良后适合婴幼儿的开塞露使用方法:

注意:开塞露只能救急时用,长期靠开塞露排便会出现心理依赖,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② 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宝宝初学如厕时,父母要观察宝宝的如厕习惯,因为这时可能会出现因为宝宝够不到地面、用力不当导致的便秘。

出现此种情况,就要尽快给宝宝更换合适的马桶或辅助器具,帮助宝宝学会正确用力,培养如厕习惯。

防治5:按摩 运动

① 腹部按摩:父母可以在宝宝腹部顺时针进行按摩,手部稍稍用力,下压0.5厘米,缓缓揉动,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排便。

② 适量运动:白天鼓励宝宝多爬多动,增加运动量,加上被动操、被动翻身等运动,也可以促进宝宝的胃肠胃蠕动。

疑惑:婴儿吃配方粉更容易便秘?

后台经常有妈妈问科长,为何吃配方粉的婴儿更容易出现便秘?常见的原因有三:

母乳比配方粉更容易吸收;

冲泡奶粉不合理,奶粉加的过多;

配方粉喂养过程中,仍在额外过量补充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配方粉加工中蛋白质的糖化!

消化吸收是我们购买和选择奶粉的头等大事,所以各位宝爸妈在给娃挑奶粉时,一定要多多关注奶粉的加工工艺,最好选择鲜奶湿法工艺一次成型的奶粉。

据路透社报道,在刚刚结束的美国营养学会(ASN)主办的2018世界营养年会上,《含有不同糖化水平的蛋白质的婴儿奶粉对中国婴儿肠胃的影响》的调研报告发布:

“食用蛋白质糖化水平更低的奶粉的婴幼儿,发生软便和成形粪便数量更多、每日平均哭闹时长也较少。”

【科学家庭育儿】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

更多育儿难题,关注【抖音号:科学家庭育儿】

标签: # 宝宝 # 奶粉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