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满满的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画,为何让人难忘

01-16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春节满满的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画,为何让人难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

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年画代表一种对于岁月的温暖回忆。

那个年代,“新桃换旧符”虽说是用于描述贴春联的情景的,但也总与儿时贴年画的记忆紧紧连在一起。

贴上一张年画,一向清苦的乡村生活因为春节的来临而变得热闹起来,色泽鲜艳的年画将原本冷清的屋子装点得喜气洋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年的意义十分重大,年画作为张扬生活理想的价值符号,在点缀春节喜庆气氛的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审美情趣。

今天,与日益充盈的物质文化生活相伴而来的,却是年味的日趋淡薄和年俗文化的消亡,年画真的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孤零飘荡的文化“祭品”。

年画在今天已全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伴同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不再认同年画的民俗文化价值,而是去追逐欣赏海外舶来的圣诞礼物和平安果。

标签: # 年画 # 春节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