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家人要给建陵墓,生前没享受死后过干瘾

众所周知,袁世凯是晚清时期最大的一个窃国大盗,他生前在各种势力之间斡旋,然后火中取栗,偷去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些也就罢了,如果他能够老老实实的守护革命的成果,即使是个野心家众人也都能够忍耐,毕竟当他年老体衰的时候,肯定会被更加年富力强的青年人赶下台。
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清帝逊位多年之后再一次决定复辟。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承认帝制,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将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这一点,别说中国人名不肯接受,就是他手下的大大小小、派系林立的军阀们也不可能接受。是啊,已经开始养尊处优的他们,怎么可能对袁世凯跪拜,奉献呢?尤其在他本人的倒行逆施已经触怒了天下人的情况底下,各大军阀更不可能老老实实接受他称帝的野心。
点我,免费领牛股 广告所以最后袁世凯的复辟就像是一个笑话,在弥留之际的他仿佛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指定为继任者。令人惊诧的是,袁世凯上台的时候虽然倒行逆施,可是他死后竟然享受的还是国葬的待遇!这就令人有些摸不清头脑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头子们不是喊着要讨伐袁世凯吗?怎么在他死后反倒一个个表起忠心来了。让袁世凯这样的篡权夺位的贼人享受国葬的待遇难,难道就不怕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吗?
展开剩余70%事实上,对于这些军阀头子来讲,天下人的汹汹评议,他们倒还未必放在心上。他们不过是想着唇亡齿寒的道理罢了,身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不论行事多么过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最高统领。既然是这样,那么他就应该享受国葬。如果他们让袁世凯草草下葬,那么以后自己身死,说不定也会无人重视。而且这些军阀基本上都是袁世凯一手头提拔起来的,最起码也都是他的同僚。对于袁世凯他们不满其狼子野心,但是既然他已经死了,那也就不必计较过多了。让他享受一下国葬的待遇又能如何呢?毕竟他也不能在地下篡位。
段祺瑞的想法大抵不过如此了。因此他作为总理,对于袁世凯的葬礼也给出了一条命令:对于袁的身后事,一定要重视再重视,务必要非常隆重才可以!
这样的命令贯彻下去以后,袁的葬礼自然也就有了国葬一般的规格。袁虽然大逆不道,但是他毕竟是个大国领袖,死的时候也并没有辞职,那么段祺瑞的这道命令其实也还算是勉强说得过去。于是一时之间,曾经的窃国大盗竟然被当成了先烈一般尊敬。不光举国上下都在哀悼他,甚至学校都因此而停课一天,达官贵人之间甚至连宴会都停了二十七天之久!
原本和他离心离德的那些老战友们到了这个时候也纷纷表示沉痛的哀悼,有的甚至还不远万里前来送大总统的最后一程。这些人的惺惺作态,真可谓令人作呕!国贼反倒被当成了先驱,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时的国家本就已经捉襟见肘,但为了让袁的葬礼办的风光隆重,段竟然专门拨出了伍拾万元的巨款来安葬袁世凯。试问,袁世凯何德何能能够接受如此贵重的一笔资金呢?国帑又岂是这么花的?更气人的是,为了安抚袁家的一众男女老幼,国家竟然又拨给了他们整整一百万,让他们安度余生。这些钱倘若用来拯救黎民百姓,可以让多少人的脱离饿死的窘况呢?可怕的是,就在这所谓的大总统出殡的那天,竟然还有人在灵前磕头!
要知道磕头的礼节已经在被废除了,在这样的时代还念念不忘过去的陋习,对这样一个妄图复辟的国贼磕头,怪不得袁世凯会以为自己的称帝行为是民心所向呢!
其实袁之所以会称帝,还是因他的儿子袁克定在一旁怂恿,袁克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父亲称了帝,那么日后中国便将会交到他的手上,到时候他就能够成为九五之尊了!称帝失败之后,袁克定的内心恐怕也是悔不当初,从一个大总统的儿子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败类,袁克定心中的失落恐怕也是无人能懂。因此,他固执地要把自己父亲的墓地称作“袁陵”,意思就是生前没有享受皇帝待遇的袁世凯,死后总可以过过干瘾吧!
那么,现在的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袁陵”而称“袁林”?
袁林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洹水北岸之太平庄,南临洹水,北望韩陵,东接御道,西依京广。这是由于当时当政的徐世昌却对之明确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
当然,当时的段祺瑞也没有同意这个要求,最终将袁世凯的陵墓按照皇帝的规格来修建,但是称呼却是-袁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