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拍好夜景,牢记这“三要三不要”
和自然环境不同,城市的夜景往往比白天更有魅力,深受摄友们的欢迎。但夜景这玩意好看不好拍,拍摄时很容易出问题。
技巧君今天将为您分享一些对拍夜景有帮助的小技巧,并指出一些容易导致失误的小禁忌,统称为“三要三不要”。
了解这几条常识或许无法保证“必出好片”,但至少能让你拍出的夜景,不至于太烂~
我们先从“三要”说起吧。
1. “三要”
要用 M 挡
城市夜间的光源不均匀,同时还富于变化,很难保证“正确”的曝光。要想让拍摄结果更符合你的需求,你需要尝试使用 M 挡。
一开始可能会拍不好,你可以通过实时取景,或参考曝光标尺来进行调整,先确定大的方向,再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这样既能得到更符合你拍摄需求的照片,又能练习对曝光的判断和对光圈快门的运用——此时不练,更待何时。
要上脚架
夜间的环境光严重不足,而光圈没法调太大,感光度又不能太高,你可能需要延长曝光时间,来保证曝光正常。
延长曝光时间的直接后果就是手震。当曝光时间达到 1 秒时,手震很难避免。为了拍出清晰的图像,最好带上三脚架、独脚架。
如果条件所限,没有脚架,也应当尽量在周围寻找可利用的平面,如桌椅、栏杆等,双手均匀用力握住相机,尽量使机身保持平稳。
要拍 RAW
城市夜间的环境光非常复杂,照射区域、光线强度、光线颜色都不断变化,对曝光和白平衡调整都是严峻考验。对一张“作品级”的照片来说,你很可能需要进行后期调整。
与 JPEG 格式不同,RAW 格式保留的是未经压缩处理的原始数据,保留了更多细节信息,给予后期处理更大空间。
以上内容是夜景拍摄的“三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夜景拍摄的“三不要”吧。
2. 三不要
不要依赖自动对焦
在低光环境下,相机的自动对焦工作困难,可能会出现“拉风箱”现象——镜头不断前后移动而无法完成对焦。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使用手动对焦(MF 挡),转动对焦环,把对焦点锁定在主体上。
如果光线太暗或者目标比较远,你可以使用实时取景功能,调高 LCD 屏亮度并使用放大功能,提高手动对焦精度。
要注意,“不要依赖”自动对焦,并不是说自动对焦就不能用。
自动对焦是依据对比度进行计算的,如果你的主体比环境亮得多,对焦明暗分界线处,还是可以完成自动对焦的。
主体明显比周围环境亮,可以自动对焦
不要开闪光灯
如果你设置的闪光灯模式是“开启”或“自动”,在低光环境下,相机会把闪光灯打开。相信我,拍夜景的时候,这不是好事。
要知道,你的相机装的是闪光灯,而不是探照灯!闪光灯的功率和“射程”都相当有限,你不要指望它能照亮稍远一些的景物。
事实上,闪光灯不仅不会对远处的景物有什么照明作用,反而会把背景压暗,稍微离主体远一点的地方就变成一片漆黑:
闪光灯只能照亮近处景物,稍远处便是一片漆黑
即使拍摄主体距离较近能被照亮,闪光灯的白光往往与周围灯光的色温有较大差异,主体会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闪光灯也不是绝对不能用,拍夜景人像的时候还是可以用用的。当背景符合以下三种情况时,你可以用闪光灯:
第一,背景很近,在闪光灯“射程”内,能被闪光灯照亮。
连人带背景一起照亮
第二,背景比较亮,你只需要考虑给人脸补光,不用考虑背景会不会太暗。
第三,根本不需要照亮背景,比如说,你本来就想拍出全黑的背景,或者是把背景的灯火全部散景化。
反正都是散景,亮不亮有啥关系
除了这几种情况以外,拍夜景还是尽量少用闪光灯吧~
不要乱开防抖
有的相机或镜头上会有防抖功能,即 VR 挡。“既然是防抖功能,那一直把它打开好了,反正防抖啥时候都需要。”
这样做就错啦!防抖功能的设计用途是,帮助手持时使用更低的快门速度,达到延长曝光时间的效果。它的原理是检测轻微震动(手抖),并对图像进行相应的反向补偿。
如果你并不是手持拍摄,而是带了三脚架,这功能就不仅没有啥用,反而有害了。
在三脚架上,并不存在震动,而相机的防抖系统却依旧在运作,可能反而产生了额外震动,并最终反映到照片上,导致画质、锐度出现降低;此外,这也会导致额外的电量损耗。
上脚架开防抖,画质明显变差
当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上述两个问题都在得到改进:稳定状态下,开防抖对画质影响减小;防抖功能耗电减少。
但这也只能说是“改进”,而做不到“完全消除”,大家用三脚架的时候还是要记得把防抖功能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