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病异同

12-31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古今之病异同
古人之病
上古之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安贫乐道,民风淳朴。敬天地,信鬼神,顺天道,尽人事,听天命。以儒、释、道传承,规范言行,故多数身健寿长,过百岁乃去甚众。
病以六淫所伤外感为多,然而正气足,病多在太阳,或三阳为主,少入三阴。
病简易治,单方、复方即可治愈。观《神农本草经》、《汤液经》可知。
中古之时,生产发展,私有财产增多,私欲膨胀,道德日下,民风渐衰,内伤病多,变杂,方亦趋繁。
特别是战乱年代,六淫之外感,多因于内伤。因衣食不保,先有脾胃饥饱无度受损,后来流漓之中受六淫侵袭而病,故有仲景《伤寒论》、东垣《脾胃论》等应世。
今人之病
和平年代,衣食无忧,竞争体制,心浮气躁,争名夺利,情志抑郁,劳思伤神。更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颇,哲学思想缺失,有知识而缺文化,置生命、健康于不顾,贪图享受,温饱思淫欲,房事不节,动先天根本,肾虚普遍。又因社会分工日细,合作频繁,外交之需常酒席相伴,饮酒过量,膏梁肥甘厚味伺侯,然肝、脾能力有限,运化不及,日渐衰败,故后天之本亦摇。还有饮食不洁,环境污染,电磁幅射,化肥农药,人工繁殖、饲养取代天然,安能不病?现代生活方式逆天而行,日出不作,日落不息,阴阳反背,焉不失调?身体怪病叠出,心神之病渐多。
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亏伤身,气不得续,神失滋养,不得安宁,岂不失魂落魄?
因之,当今社会虽少伤寒,然高血脂,糖尿病,心疾病,肝硬化,中风,肝炎,肾炎,白血病,癌症等等多发,精神疾病亦日多矣……
古人之病,单一,易治,往往一方即效;今人之病,复杂,非复合之方难疗,常需层层变方递进方愈。
明朝之时,缪仲淳就说:“上古之人,病生于六淫者多,发于七情者寡。故其主治尝以一药治一病或一药治数病。今时则不然,七情弥厚,五欲弥深,精气既亏,六淫易入,内外胶固,病情殊古,则须合众药之所长,而又善护其所短,乃能苏凋瘵而起沉疴。”
其时所言甚是,现在600年又过去,何况今日乎?
古今之不同,不可不知。若仅仅读了《内经》,《伤寒论》之类,只想套个经方,即治当今之病,近乎痴人说梦哉!
当今之病,往往阴阳俱虚,表里同病,寒热夹杂,虚实并存。如何八纲辨证?六经分析?五藏区别?……似乎可休矣。其实休不得,只是往往需合而用之。
病不可不治,然必有缘之医患双方,均要耐心,安心,静心,先改变生活劣习,相互配合,依轻重缓急,抓住主证,重点推进,兼顾一般,循序渐进,单方、复方、合方、杂方并举,缓图愈病,不可性急。
法之,既要调身(气、血、痰、饮、食),又要调神(魂、魄);既要八纲、六经辨证,又要五运、六气推定;既要查先天,又需明后天;既要知常,更需达变。各方面均不可偏废也。
说到调神,是因为当今社会各种原因,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如植物神经紊乱、癔证、精神分裂症、心烦、神经衰弱、绝经期综合证、癔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症、癫痫、癫狂、惊悸、夜卧不安、不寐、多梦、小儿夜啼、头痛、眩晕、心悸、怔忡、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症、自汗、盗汗、阳痿、遗精、遗尿、妇科崩漏带下……等等。这些病,很多是伤“神”之病。
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其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魂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魄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神有三个,魄有七个,三魂七魄是也。
所谓伤神,即“失魂落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所谓调神,就是将受伤的魂魄安抚好,发挥其正常功能。或者是将丢失的部分魂或魄找(召)回来,则病愈。
此处只言道,不谈唯心、唯物之争。
吾治慢性内伤各病,首宗“两本两枢“之道而行之。
何为本?正气也!何为枢?正气升降流通之转折点也!
正气者,阴阴二气也!
正气足,可升可降,辅以化瘀(血)祛实(痰、饮、宿食、便、癥瘕)之法,何以病?
两本者,先天肾,后天脾也。
两枢者,少阴枢,少阳枢也。
先天肾者,补水以六味地黃汤,补火以肾气丸。
后天脾者,补气以四君,补阳以理中,补阴以参苓白术散。
少阴枢机不利,源于阳弱而不降,以阳旦汤(桂枝汤)䃼阳。
少阳枢机不利,源于阴弱而不升,以阴旦汤(黄芩汤,小柴胡汤加芍药)补阴。
兼以四神(青龙、白虎、朱鸟、玄武)驾驭四维,调和升降、寒热。
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方药看似平淡无奇,全在神用,神奇往往寓于平淡之中。
以此治本之道,兼以六合之治,结合各病之标,增入专方专药,使中气上下斡旋,四维升降出入,标本兼治,安不愈病?
时空背景
公元一九八四,甲子年始,大运已变,寒湿期已过,君不见李可先生晚年思路及主张已变,故不可简单效法扶阳。现今时运,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火相煽,为害肝胆。
当多参丹溪、青主之法,以肝、脾、肾三藏入手,肝胆同治,肝脾同治,肝肾同治。法以滋阴为主,兼以通阳,解郁祛瘀,化痰逐饮。
人之有生,有赖于父精母血,精血皆为阴物,来自于肾,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为人生之本,说明“阴”在人体至为重要。
治病养阴当以肝肾为先务,养阴之要宜治有余之阳,亢阳之治须司风火痰瘀,阴阳失衡在于调理气机。
医患关系
《黃帝内经》曰:“病为本,医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何为标本“得”与“不得”?
傅山从人的精神素质差异出发,鲜明地论述了医、病相得与不相得,发挥了“不许治者不治”的经旨,在《医药论略》中阐述:“奴人害奴病,自有奴医与奴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妙人害妙病,自有妙医与妙药,粗俗者不能治。奴、胡二种人无贵贱。妙人不可多得,定在慧业中,投药者亦须在慧业中求之。若但莽问之,杂愚医工安得其窍?故治病多不救者,亦多属病者、医者之人有天渊之隔也。何也?以高爽之医治奴人,奴人不许;以正经之医治胡人,胡人不许。所谓“不许治者不治”也,吾于此经旨,最有先事之验。”
此言不虚,既要意会,又可言传,当悟之。
因此,孙真人也有《大医精诚》之训。“诚”字,别有深意也!
关于用方
诸症莫逃乎四因。四因者,气、血、痰、食也。法尊丹溪治病,用四君汤以治气,四物汤以治血,二陈汤以治痰,平胃散以治食,多用此四方为主,更参以郁法治之,故药不繁,而多中于病。
滋阴之法,可从《石室秘录》:“倘肾中无水,用六味地黄丸汤,大剂与之;肝中无水,用四物汤;心中无水,用天王补心丸;心包无水,用归脾汤;脾胃无水,用六君、四君;肺经无水,用生脉散。”
养阳之法,姜、桂、附不可少,然宜小量用之,以阳而化阴。按上中下分别以桂姜附配之。
至于用药
甲子年后生人,时八运下元,故傅青主先圣曰:“然国初上元生人,禀赋最壮,或非用一两不效。当今下元用一钱可也,万不可用一两。”
谆谆殷切之言,切莫轻视!
阴药可以两计,阳药只可小几钱量,此“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道也!
甲午年记,今修补之。
标签: # 胡人 # 正气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