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关于写人的四大技巧
人,是一部小说宣扬的中心。无论是写作者想来表达他的思想还是观点,皆要按人为主线而铺开的。
一部小说所展现的载体主要是任务“人物”,并非是“人”,是由写作的人安排好的“物”,是不在真实生活中的人物,然而作者用心写出的人物就是如此的神奇。就像我们的感情一样,和他们的感情一齐波动,好似这些人真的出现过。
小说要写人,更抛不开人,失去了人,就失去了文学性,故而在写故事情节的时候要多多去体现人。
人,我们所理解的什么?无非就是长相外貌、穿衣打扮、个子、身材之类,可以归为感官,因为大家都能看见嘛。一些小说会把人物看得见的东西写的神乎其神,人物是多么帅气、多么艳丽之类,当然这么写的小说大家都喜欢去看,人又美,人品也很好很善良,这类人很受欢迎。
牢记了,最后我用到了一个叫善良词!正是,善良归为人的品德,在一部小说里属于内在描写,到底怎么才会看到一个人的内在表现呢?
在真实的生活里,大家首先通过对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解,而后分析得到这个人的品德如何,在小说里面情况是相同的,大家在阅读的同时可以直接了解到对人物内心的描写。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要写好小说中的人物 ,离不开这三类描写:语言、行为、内心。
一、小说的语言,即人和人的交谈,可能是在谈论一件事,可能是在自说自话(和自己),可能感慨以前(对事),可能是咒骂老天爷之类,无论和谁说,皆是人物说话的一个凭证。
想要凸显对白,必须要有“我就是我”、“喜怒哀乐苦”和“对谁”的描写。小说中有了这三类描写,人物可以说是活了起来。
要注意的是:小编看来,有部分作者 的语言可以表达情绪和对谁,缺少了自我的意识,我就是我讲起来容易,真正要写好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自我意识被认为是小说人物的灵魂,也是小说人物最关键的一方面,一旦不能表现出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写的孬,会让人误解为精神分裂,不可不重视。
那么要怎样才能把握好小说人物的描写呢?我觉得作者在写小说人物的时候可以忘我,那么自己便是小说中的人物。在语言方面,小说人物的对话不能太呆板,要到达人物的情绪、意识和对谁的三者平衡合理,那么小说人物必然不会差了。
二、小说人物的行为,行为描写是很有必要重视重视再重视,行为和语言可谓是相辅相成,行为有了语言的加持就更有氛围,语言也因为有了行为有气势,小说行为不仅是走、跑、停、跳这些,还有多重的描述,行为要有气场,给人物的感情和知觉融到里面。
然而行为的描述,关键的有两类,就是小说人物的感情和自我,看你怎么安排了,一句一句的去模拟出行为动作。比方说一个人恼怒的垂足顿胸,内向一点的小说人物往往会颔首或者挠头,这类行为的描述往往增加了小说不少精彩的情节,使得小说人物个性突出,读者回味无穷。
要注意的是,在描述小说具体行为时,不光光是简单的走、跑、停、跳,适当的去加一些修饰语,给小说不同人物的行为都加上一个标签或个性。
小编就作个错误示范:文绿凤急忙解释道:姑娘,请别误会,我们无意打扰丁药师的清幽,只因我家少爷重伤垂危,方会冒昧造访,恳请丁药师前辈施援手,救我家少爷一命...
那名白衫少女看着她们搀扶着不省人事的上官出云,开口问道:你们为他求医而来?
文雪烟心急如焚,冲口说道:只要能救他,要我们做什么都行...
再看看真正的成功范例:文绿凤闻言,急忙解释道:姑娘,请别误会,我们无意打扰丁药师的清幽,只因我家少爷重伤垂危,方会冒昧造访,恳请丁药师前辈施援手,救我家少爷一命...
那名白衫少女早已看见,她们搀扶着不省人事的上官出云,睨视了她一眼,遂皱起秀眉,开口问道:你们为他求医而来?
文雪烟眼瞧上官出云气息渐弱,芳心焦急似火焚,不禁冲口说道:只要能救他,要我们做什麽都行...
是不是感觉是差异了呢?
三、小说人物的内心描写,这一层次主要有两类,分为感情和独白的描写。
小说内心独白,和语言的差异不大,语言是至少两个人间的,而独白则是自己和自己的,在情感上,在你写作的时候可以设身处地为小说人物思考,把人物的心理一步一步剖析出来;在这方面,每个人的手法都不一样,其繁杂性不亚于一场手术,用景衬情,直接述情,总之因人而异。
写小说要避免把你的影子拖到文中,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写到小说里,但是一部分作者觉得大家爱看就行。我觉得,你在写小说的同时,要维持客观的阅读视角,不要把自己的看法融入其中,给阅读的人一点思考余地,而不要总是把扮猪吃老鼠给他说出来,还每章都去写。
小编看的书并不多,就简单地举个例子笑傲江湖的万里独行田伯光,金庸在其人人旁白方面并无所谓的大骂田伯光是淫贼,或者是在田伯光被不戒去势后,强迫他当和尚,取法号不可不戒,金庸有在旁边一直说他死有余辜,恶有恶报,最终有如此的下场是最好……等等此类的话吗?
没有,原因是金庸先生让大家有去思考的余地,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人物,我们在想想,田伯光虽是诸恶多做,但後因认识令狐冲这个华山名门正派的弟子,两人曾经殊死恶斗,两人後却相知相惜,金庸有用许多笔墨描绘吗?也是没有啊!寥寥数笔。
再看看现在的作者,有多少作者因心爱自己所编的角色,不惜用大篇幅旁白美化他的人物……
要明白一点,你是作家,并非讲评书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中心,这样地描绘其中虚拟的生活,是你个人的作品,是费尽心机营造的情节、角色、世界等;而评书人在叙述一件故事,一般都是他们编好的,或是由历史故事,都有源头,评书人仅仅是要美化一个历史人物讲出编好的故事,获得观众的掌声就可以了。
那么,你想一下在评书人讲道三国故事同时,必定会美化关羽而且会称赞他忠义无双、天下无敌之类的。一定会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同生共死、武功盖世等等。你再想一下,是否说书人言过其实了呢?
就讲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个人打一个,最后还被人家跑了,你是关羽,估计要拿块豆腐自杀了。但是从评书人的口中不是这么个意思,好像有意的帮我们分拣了一些内容,加入了他们想表达的看法。关羽啥都好就是牛就是棒。
那么要避免这一点,你的旁白一定要简写,挑一些不重要的。
看书的人也不是啥,你的小说全是一个调的赞美,也就看个前几章节,然后便食之无味了,失去可读性。
四、武侠小说有剑宗、气宗两大派别,尽管练剑宗是很有快感,爽爆了,然而失去了气宗的依托,这是不长久的,早晚会穷途末路,因此最好是剑气双修。在我看来,武侠小说四大家之中,气宗有金和梁,剑宗有古和温,但最后都能做到剑气双修。
但他们后面都达到气剑双修,用气御剑或是以剑练气。正是小说创作也是这样的,随意的写作当然是很爽,但如果不定期的接收新知识,早晚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