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口史话之五——大豆之都
辽河航运的兴起,主要还是缘于东北地区农副产品的对外销售。因为气候和土质的原因,东北大豆无论在品质还是在产量上,都优于其他地区。因此早在道光年间,辽河以及浑河、太子河上就有“私船偷运粮石”。但是盛京官府没有简单地进行封禁,而是采取收税的办法,任其自由发展。道光十九年(1839年),盛京将军耆英在奏报东北各海口进出商船的情况时称:“自开河以来,没沟营(营口)商船已有八百五十九只,其余各海口自数只至百余只不等……各省商贩以沙工船运销大豆、豆饼于江浙闽广等地,其利甚大,借此营生者不下数十万人。”
有资料显示,营口自1861年正式开埠以后,东北“大豆三品”——即大豆、豆饼、豆油,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先是输往日本、朝鲜,后来扩大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印度、土耳其、伊朗、英国、德国、法国、丹麦、荷兰、瑞典、俄国、挪威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以前,东北大豆出口到日本的比重占47.l%,居第一位,欧美占18.6%,其他国家和地区占34.3%。1909年(清宣统元年)发生了变化,欧美占 76.8%,居第一位,日本占 14.5 %,退居第二位,其他国家和地区占8.7%。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油脂工业空前发展,一跃成为中国东北大豆的主要输入国。营口港俨然成了一个“大豆港”,每年“大豆三品”的出口额都占出口贸易总额的70%左右。
东北大豆缘何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一是物美价廉,可以取代许多国家价格昂贵的棉籽油、亚麻籽油及胡麻籽油等;二是可以做为生产肥皂、化妆品、炸药、涂料、机械油替代品的化工原料;三是豆饼除了可以做畜禽饲料外,因其氮、磷成分含量较高,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特别适于稻田施用。日本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国家,甲午战争以后,开始从中国大量进口豆饼,代替他们传统使用的鱼肥。由此甚至颠倒了豆油与豆饼的位置,出现了以豆饼为主体、豆油为副产品的经营奇观。1908年,东北豆饼输往日本占出口总量的95.5%。
另外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在日俄战争中,日本人大胜俄国,许多人感到疑惑:是什么支持了日军顽强的体力?德国人对照了双方的军粮,一种神秘的未知食品——大豆食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于是二战时德国从我国东北进口了约30万吨大豆充作军粮。英国的《泰晤士报》曾对此有过报道,认为德军闪击战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豆食品。
东北大豆的产地集中于长春周边地区以及辽河流域。长春在历史上曾有“豆城”之称,长春附近的榆树县被誉为“大豆之乡”。正是因为有了国际市场对大豆、豆饼的旺盛需求,从而愈加刺激了大豆的种植和商品化。据1929年时统计,东北三省耕地的30.3%种植大豆,吉长铁路沿线有35%的面积种植大豆。大豆的总产量中,商品率达到80%至83%。而长春在这个机遇中,利用地理和交通优势,迅速形成了大豆商品交易和中转运输中心。当地粮商在长春常年收购大豆。周边乡镇向长春运送大豆的骡马大车,川流不息,日夜不停。到了农历十一月至来年三月冰冻季节,道路结冻,粮商就把囤积在长春的“大豆三品”,用骡马大车结队(一般10车1队)运到辽河干流北部码头——通江口,售给当地营口代理商,待开春辽河解冰后用船运往营口。运送“三豆”的马车,一般载重量为1000至3000公斤。每挂车有3至4匹骡马,多则7至8匹。每天来往于长春至通江口间的马车,大约有600至700辆,高峰时日达2000多辆。长春大豆就像是一条黄金水道,源源不断地流向通江口。
日本人小越平隆见证了这一历史盛况,他在《满洲旅行记》中写道:“陆运之车,其制坚牢,大轴与轮俱转。牵以骡若马,至少七头,多至十二头。故其道路亦随大,最狭六七间(1间约合1.8米),宽者十五六间至五六十间。沿途旅馆车店,大者有百余间见方院落,房屋高大,马骡排列中庭。最盛者,由通江子至长春之间。此间东辽河平原,产物多由辽河水运,马车多通行,长春、伯都纳(今扶余)之货,冬期输送通江子或铁岭,待开河以输营口。”
通江口有大粮栈24家,兴办者有一半以上为山西富商。这些粮栈大都是高墙环绕,场地宽阔,建有成排的粮囤和库房,货物堆积如山。小越平隆看到后甚为惊叹,于是在《满洲旅行记》中接着写道:“通江子街衢,尚未整然,而巨商大贾之中庭,累累如山,近熟视之,即豆、盐等也。泊于河中之船舶,有一千余只,皆为运输豆及豆饼者。如此盛况,实为可惊。辽河上一万以上之船舶,问其往来何地,则多在于通江子。通江子者,余所谓东辽河平原之吞吐口,吞吐辽河贸易之大半也。”
通江口输出货物以大豆、豆粕为大宗,蜀黍、粟、小麦次之。以输出贸易量最大的1901、1902两年为例,1901年,豆类积聚量为110万石,输出104万石,消费11万石;谷类积聚量为7.28万石,输出1.205万石,消费5万石。1902年豆类积聚量为108万石,输出91万石,消费22万石;谷类积聚量为5万石,全部消费。有资料记载,每年进出通江口的运货马车多达5.5万辆。但若按上述每年积聚的粮豆量以及马车载重量计算,恐怕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另据当时有关机构统计,1894年(光绪二十年)正月,辽河沿岸各码头囤积代运的大豆共计345.5万石,其中,营口港26万石,田庄台7.5万石,奉天府18万石,通江口78万石,铁岭65万石,新民屯6万石,大民屯6万石,辽阳4万石,小北河6万石,开原33万石,管家屯33万石,三面船33万石,法库门33万石。从上述史料中不难看出,通江口在辽河航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将其称为历史上的“大豆之都”,实不为过。
由于营口受港口冬季结冰的影响,运输到营口的大豆几个月内无法出口,从而使油坊业兴起并成为营口的支柱产业。营口最早出现的油坊是1860年的义泰德和同兴宏两家油坊,主要采用传统的骡马拉动木楔式压榨法。1894年,营口油坊发展到20余家,年产豆饼5万片,原料大豆需求约80万斤。1911年营口油坊发展到35家,在全国榨油业中进入领先地位。
通江口也受其影响,从1879年(光绪五年)开始,就有了油坊加工业,先后有广源达、德源庆、仁发合、天益大、萃发合、德兴广、世会泰、信逢元、广盛泰等多家大粮栈兼营和专项经营的油坊,并且较早地引进了先进的机械榨油工艺。通江口许多人都在油坊干过活。从晚清至民国乃至建国以后,通江口的大豆加工传统一直没有中断。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文革”期间,通江口生产大队的油坊仍然在照常生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了充分解放,通江口一下子成立了四、五家私人油坊,还有人把油坊开到了周边乡镇。有人说,“历史是不能割裂的”,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