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情】破解“垃圾围村”,“垃圾银行”值得借鉴

12-28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社会舆情】破解“垃圾围村”,“垃圾银行”值得借鉴

   

  贵州省施秉县双井镇翁西村开办“垃圾银行”,通过“经济利益”来引导民众养成垃圾收集分类与投放的良好习惯,“银行”开办以来,村民将村里的生活垃圾兑换成新的生活用品,让村容更加整洁。“垃圾银行”采取的垃圾商品兑换方式是积分制,村民们可根据不同垃圾种类进行入帐登记积分,积分有2至15分不等分值,所积分数达到商品种类规定分值后即可兑换新的生活用品。 贺俊怡(贵州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孟彦镇的四个村寨成立“垃圾银行”,当地居民用50个烟头或10节废旧电池可兑换1个绿色积分,凭绿色积分可换成盐、牙膏、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调动了村民爱护环境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垃圾围村”,村寨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垃圾银行”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有意创新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垃圾银行”实施尚不足半年,效果如此明显,这证明了创新工作方法对建设美丽乡村、治理农村垃圾起到积极作用。

媒体人刘天放说,成立“垃圾银行”,使村民抛弃了随意丢垃圾的习惯。而且,“垃圾银行”的账本上记录着每个村民的兑换明细,有据可查,公平合理,从而调动了村民主动收集垃圾的积极性,为破解“垃圾围村”难题找到了一个可行办法。网民“史扬帆”说,“垃圾银行”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毫不夸张地讲,这便是来自田间地头,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的有意创新。

当地成立“垃圾银行”,政策善意值得肯定

“垃圾银行”用奖励的方式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垃圾,这在国内不少城市和旅游景点都有试点,其效果也得到了验证,而在农村地区推行“垃圾银行”还比较少见。这次在村寨成立“垃圾银行”,当地的政策善意是值得肯定的。

媒体人“王石川”说,“垃圾银行”让整洁干净的乡村变得可以期待。这一善举带来最直接的成效是,乡村变干净了,村民环保意识提升了,乡村也更宜居了。网民“谢小刚”说,现在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垃圾围村的现象依然突出。“垃圾银行”就抓住了工作细节,一袋盐、一支牙膏、一块香皂,看似微小,但拿垃圾能换到这些日用品,对村民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垃圾围村”一方面凸显乡村空心化带来的多重文化与生态问题,另一方面也映射出跨区域排污的严重性

网民“蔻宇龙”说,造成“垃圾围村”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两种:从乡村内部的结构看,年轻人的离开造成了活力的缺失,曾经繁忙的农耕场景已冷清下来,在很多乡村,原本用于灌溉的河道、水渠已被生活垃圾充斥。在社会的转型期,乡村的空心化带来了文化与生态方面的多重问题,而凋敝、垃圾随意丢弃的乡村景象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再从乡村外部来看,城市中不断强化的环保理念,使得非法排污和随意处置垃圾的成本却来越高,一些污染企业将乡村当作转移目标,垃圾、污染物随意向乡村倾倒、排放的事件时有发生。应该看到,近来年,跨市甚至跨省到乡村非法倾倒垃圾和排污的事件并非个案,在城市环保执法日趋严苛的情况下,乡村却成了薄弱环节,这很值得反省。在环保方面,人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乡村生态环境若被破坏,城市显然难以独善其身。

破解“垃圾围村”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应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破解垃圾围村,离不了集思广益,更离不了村民参与。而村民的环保意识不是自动生成的,定位于物质奖励的价值取向,的确会立竿见影,但这种物质奖励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出现资金困难而难以为继?如果有好处就收集垃圾,没好处就对垃圾视而不见,是否显得功利?在物质奖励之外,还应该全力营造爱护环境的文明风尚。比如,建立“道德银行”,让村民获得精神层面的富足。《光明日报》有观点称,如果说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那么,更深层的逻辑是,乡村治理也是一门艺术。治理艺术体现在村民的自我治理,涵养环保意识是当今公民的必备素养,不管有没有奖励都应该遵从内心,提高环保意识。当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我治理相衔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善治,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将不再遥远。

标签: # 垃圾 # 乡村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