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开罗会议

12-24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历史评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开罗会议

KCIS观察:日前,将要公映的电影《开罗宣言》中“去蒋存毛”海报风波备受舆论质疑。《开罗宣言》制片人表示,歪曲史实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么,真实的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召开)是怎么样的?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加的唯一一次同盟国首脑会议,它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让我们重温一下历史吧。


 日前,将要公映的电影《开罗宣言》中“去蒋存毛”海报风波备受舆论质疑。《开罗宣言》制片人表示,歪曲史实事情不可能发生。那么,真实的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召开)是怎么样的?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加的唯一一次同盟国首脑会议,它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让我们重温一下历史吧。

 背景:远东利益与美英休戚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矛盾成了远东外交舞台上的重头戏,中国则是美国用以抗衡日本的重要力量。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一直采取妥协态度。全面抗战爆发后,浴血奋战,以巨大的民族牺牲,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结束战争”的神话,美国舆论开始同情中国,美国决策者相信中国能坚持一场持久的战争,并意识到中国的抗战与美国的远东利益休戚相关。从1938年起,美国对华政策逐渐朝着制日援华的方向发展,1938年至1940年,美国先后五次向中国提供总计1.7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制造 “珍珠港事件”,次日美英相继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为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防止中国退出战争,美国反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除了加强同中国的军事合作外,还决定加大对华经济援助的力度。

 中美英三国对日宣战后,如何协同作战成了盟国军事合作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蒋介石于宣战当天即建议盟国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以便协调作战。蒋介石的建议得到罗斯福的积极回应。12月23日,由蒋介石主持的中美英三国东亚军事会议在重庆召开,中美协同作战迈出了第一步。

 1941年 12 月至1942年 1月,罗斯福、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 “阿卡迪亚”的第一次最高级会议,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定“先欧后亚”战略,其间美英苏中四国领衔于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美之间正式建立起抗日同盟关系。

 1941年12月31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成立盟军中国战区,由蒋任战区统帅,中美英三国代表共同组成 “联合参谋部”。

 1942年1月3日中国战区成立。3月4日,美方派出的史迪威将军抵达重庆,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远东反法西斯联合指挥机构宣告成立。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这标志着美国事实上已经参战。

 1942年6 月2日,中美签署《租借协定》,美国对华军事援助从此进入实质性阶段,也意味着美国开始全面援华。为使租借物资尽快运往中国战场,美国同意中方在美成立“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负责将租借物资经由滇缅公路运往中国。滇缅公路失陷后,美国空军又及时开辟了一条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运线,继续与中国抗战力量凝聚在一起。

  开罗会议如何开锣

 1943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盟军在各个战场相继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1943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轴心国德国和意大利节节败退。2月,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投降;5月,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投降;8月,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9月,意大利投降。为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罗斯福积极促成四大国首脑会议,以便协调盟国之间战时与战后有关问题,尤其是如何解决日本问题日益提到日程上来。

 开罗会议是蒋介石一生中屈指可数的出国经历之一,更是中国人第一次以大国首脑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偕同宋美龄,率领国防最高秘书长王宠惠、军事主任商震、航空主任周至柔、侍从室主任林蔚、军令部第二厅厅长杨宣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侍卫长俞济时等16位随员,分乘两架专机离开重庆,向南飞越喜马拉雅山脉上空的驼峰航线,到达印度北部的盟军军用机场。20日,蒋介石一行从印度起飞,向西穿越阿拉伯半岛和红海,21日上午7时5分,抵达开罗郊外的培因机场。一行由陈纳德驾车开导,乘车穿越开罗市区,抵达坐落在金字塔旁边的米纳宫饭店。

 这天下午3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乘坐“声威”号战列巡洋舰抵达,双方在下午6时首先会晤,除了初次见面的寒暄,还对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22日上午,美国总统罗斯福乘专机到达。

 22日下午,蒋介石、丘吉尔同罗斯福通了电话。三人共进晚餐后,举行了开罗会议的预备会议。

 23日上午11时,三国代表团举行了首次全体会议。下午,罗斯福在丘吉尔的招待下,驱车前往附近的金字塔参观游览。当晚,蒋介石和罗斯福共进晚 餐,并同其以及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就政治问题进行了长谈。其间,来自莫斯科的电报称,斯大林将于11月28、29日出席德黑兰会议。

 25日,罗斯福决定参加德黑兰会议。下午,蒋介石偕同夫人宋美龄再次同罗斯福会谈。 会议期间,宋美龄不辞辛苦地在罗斯福和蒋介石之间全程充当翻译,以至于罗斯福后来回忆和蒋介石的国事会谈时感慨:“我到底是在和中国统帅蒋介石将军谈话,还是在和中国第一夫人谈话啊!”

 由于美、英事先已在其他场合进行过商议,所以开罗会议的重点 在于蒋介石和罗斯福之间能否就一些问题达成一致。中美双方领导人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若干共识。 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主席蒋介石,举行了决定世界命运的会谈。

 据文献记载,开罗会议举行时,保安严密,戒备森严。会场四周设有高射炮和雷达阵地,并有英军一个旅负责警卫。英国皇家空军还在金字塔顶上设了观察站。对此,丘吉尔曾经回忆道:“开罗会议总部和英美参谋长集合地点都在金字塔对面的大饭店,全区布满军队,配备了重型防空高炮,以防希特勒的袭击。”

 会议参加者之一、1957年至1959年曾任英国首相的哈罗德·麦克米伦也回忆称,这次会议规模巨大,“所有出名的英国军官和美国军官都出席了”。美国四星上将、中印缅战区司令兼战区最高司令的参谋长史迪威回忆说,会议人员众多,以致出现了“争抢盥洗室”的情况。

  《开罗宣言》颁布细节

 中美首脑晤谈后,霍普金斯受罗斯福委托,根据三国预备会议及中美会晤精神,起草《开罗宣言》。供罗斯福审阅的宣言草案初稿提到:“被日本人背信 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25日,正式打印的草案文稿中将上述文字中的“日本人”改为“日本”。宣言草案先送 中方过目,再于26日交中、英、美三方官员讨论。

 美国总统罗斯福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在三巨头会谈的基础上起草了开罗宣言草案。关于日本归还台湾给中国的问题,其拟初稿明确表示:“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

 在26日三方官员对宣言草案的讨论中,中英代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英国代表贾德干说,宣言草案对日本占领的其他地区都提出“应予剥夺”,惟独对满洲、台湾和澎湖写的是应该“归还中国”,于是建议统一改成 “必须由日本放弃”。中方代表王宠惠反驳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引起的,如果开罗宣言对满洲、台湾、澎湖不说明应归还哪 个国家,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将疑惑不解。

 贾德干随即辩解道,草案中满洲、台湾、澎湖等字样前已冠有“日本夺自中国的土地”的修饰语,日本放弃之后,归还中国是不言而喻的。王宠惠据理力 争,他说,外国人对于满洲、台湾和澎湖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和主张,如果开罗宣言不明确宣布这些土地应归还中国而使用含糊的措词,那么联合国家共同作战和反侵 略的目标就得不到明确的体现,宣言也将丧失其价值。

 美方代表、美国驻前苏联大使哈里曼赞成王宠惠的意见。结果,英方对此实质问题的修改意见未被采纳,只是对美方草案作了一些非实质性的文字上的改 动。改后的此段文字变为:“被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特别是满洲和台湾,应归还中国”,删去了原先版本中语气较强的“背信弃义”和“理所当然”的字 样。

 丘吉尔本人,又对宣言草案文字进一步作了修改,将文中的“特别是”改为“例如”,又在“满洲和台湾”两个地名后,加上了“澎湖”。《开罗宣言》就这样定稿了。

 为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开罗宣言》并未签字,开罗会议一结束,罗斯福、丘吉尔即刻前往德黑兰,同斯大林会晤。1943年11月30日,丘吉尔在介绍完《开罗宣言》内容后,询问斯大林的意见如何。斯大林回答称他“完全”赞成“宣言及其全部内容”,并明确表示: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朝鲜应该独立,满洲、台湾和澎湖等岛屿 应该回归中国”。

 此外,蒋介石也同丘吉尔就战后香港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会上,罗斯福问蒋介石:“你对香港如何打算?”蒋介石尚未回答,丘吉尔便喊道:“请大家注意,香港是英国土地。”蒋介石随即反驳说:“英国以暴力入侵中国,与清廷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国民概不予承认,战后随时可以收回香港。”尽管蒋介石明确表示了香港主权属于中国的立场,但香港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在开罗会议上解决。由于英国死死抱住殖民主义不放,而罗斯福总统也没有公开支持中国,使得这场中英之争不了了之。在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只写明“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对香港避而不谈。

 当罗斯福问到唐努图瓦(唐努乌梁海)时,蒋介石要求苏联归还这个地区。他说,这个地区在被俄国用武力夺走前,一直是中国外蒙古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要求唐努图瓦问题将来必须连同外蒙古问题,通过与苏联谈判来解决。

 11月23日晚,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在谈到剥夺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岛屿时,罗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岛。他对蒋介石说:“琉球系许多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日本当年是用不正当手段抢夺该群岛的,也应予以剥夺。我考虑琉球在地理位置上离贵国很近,历史上与贵国有很紧密的关系,贵国如想得到琉球群岛,可以交给贵国管理。”

 罗斯福突然提出将琉球群岛交给中国,大大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不知该如何回答。过了老半天,他才对罗斯福说:“我觉得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国际托管给中美共同管理为好。”蒋介石这么一说,罗斯福觉得蒋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岛,故未再往下说。

 日本对琉球的强行侵占,曾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种方式进行过反抗,但都失败了。琉球群岛系中国的东大门,历史上又与中国关系密切。罗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占的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自然有他的考虑,但由于蒋介石的犹豫态度,罗斯福第一次提出的这一建议没有成功。

 蒋介石为何二拒琉球

 11月25日,蒋介石与罗斯福再次会谈时,又谈到了琉球群岛。罗斯福说:“我反复考虑,琉球群岛在台湾的东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们的东部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你们得到了台湾,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占领。是不是与台湾及澎湖列岛一并交给你们管辖?”

 蒋介石见罗斯福又提到这个问题,想到琉球被日本占领了多年,在国内草拟的谈判方案又不含琉球问题,变得十分犹豫。罗斯福见蒋介石半天不做声,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补了一句:“贵国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战争结束了,就将琉球群岛交给贵国。”蒋介石犹豫再三,最后答复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罗斯福心里明白了:蒋介石是真的不想要琉球群岛。蒋介石对琉球的态度,让罗斯福感到不可思议。

 自此以后,罗斯福及美方的其他人员在蒋介石面前再也不提琉球的事了。

 蒋介石当时为何不要琉球群岛呢?据后来跟随蒋介石到开罗的官吏们分析,他去开罗,主要是争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没有争琉球的方案,蒋介石认为能将东北、台湾及澎湖争回来就足够了。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是亚洲强国,蒋介石怕中国得到琉球后,日本日后找中国扯皮,中日两国再结新怨。

 由于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只字未提琉球群岛。开罗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才回过味来,开始后悔没有接收琉球群岛。

 1945年3月26日,美军发起冲绳战役,并在3个月后占领了琉球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改变了对中日两国的态度,开始扶植日本为其亚洲战略服务,美国在琉球群岛问题上的立场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1972年,美国将琉球诸岛交给日本。随后,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

 《开罗宣言》正式发表

 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极力动员中国陆军和英国海军南北夹击在缅日军。蒋介石担心中国陆军自缅北孤军南下,风险太大,强调盟国陆海空三军应齐头并进。丘吉尔认为,战胜日本的关键在于摧毁日本的海上运输线,担心在缅甸的军事行动会影响他的“地中海战略”。罗斯福向蒋介石保证,将于1944年3月发动缅甸战役。德黑兰会议后,丘吉尔又以苏联同意参加对日作战与全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为借口,提出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应推迟到1944年秋季进行。12月5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建议要么在没有两栖作战配合的情况下按原计划进行缅北战役,要么将缅甸战役推迟到1944年11月与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同时进行。12月7日,蒋介石复电罗斯福,宁愿推迟缅甸战役,也不愿意中国军队冒第二次失败的危险。

 攻缅计划是由史迪威在开罗会议上提出的。12月20日,史迪威前往缅甸前线,他主张从利多和云南向日军同时发起进攻,要求中国远征军渡过怒江,入缅参战。但蒋介石按兵不动,坚持必须有大规模的两栖作战作为参战的前提。史迪威乃求助于马歇尔和罗斯福。罗斯福于12月20日至次年4月3日连续五次电催蒋介石出兵,并以停止租借援助相威胁。蒋介石不得不于4月空运两个师赴印度,以充实驻印军事力量。4月15日,中国远征军渡过怒江,对日军第56师团发起攻势。8月攻克密支那,9月攻占腾冲,11月攻占龙陵,12月攻占八莫,歼灭缅北日军主力。1945年1月,驻印军、远征军和盟军在畹町会师,中印公路完全打通,缅北反攻战胜利结束。

 但开罗会议后的事实证明,会上中美英三国达成的“对日作战一致意见”并未落实到实际的作战行动中去,这意味着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地位实际上降低了,其重要表现之一便是美英在支持中国收复缅甸问题上采取敷衍乃至拖延态度。对于英美在收复缅甸问题上的表现,宋子文剖析说,整个事情都在围绕一种意图进行:美英都想自己付出最小的代价。丘吉尔和罗斯福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搪塞起来八面玲珑。

 不过,开罗宣言按时公布。1943年12月1日,华盛顿时间12月1日下午6时半,美国公开发表这份公报全文,美国各大广播电台第一时间播出开罗会议的消息。其时已是中国重庆时间12月2日8时许。

 根据三国约定,英国于12月2日在伦敦公开发表了公报全文。同日,中国国民在重庆由社发布这份公报。12月3日,重庆《日报》在第二版(第一版为广告)上方刊登《会议公报全文》的中文译本——

 《开罗宣言》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如今,《开罗宣言》这份一页A4纸大小,印有当时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姓名的宣言文件静静地躺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美国国家档案馆中。


 开罗会议的历史意义

 也就是说,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这一影响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文件就此诞生。在重庆发表的《开罗宣言》,敲响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丧钟,是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从国家衰亡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亚太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实现国家独立的解放宣言,是人类追求和平与正义的普世宣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1840年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是个穷国、弱国的形象,是被欺负、瓜分的境遇,在国际列强中,常见的就是割地、赔款。但开罗会议是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巨头会议”,而且会议筹备的过程中,注意尊重中国的意见,中国代表也据理力争,为维护领土完整/领土主权和国际地位做出了积极的姿态,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历史已经过去,但是细细梳理开罗会议,虽然没有解决香港回归、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的问题,但是在宣示国家主权方面的努力不用抹杀,在《开罗宣言》中,1895年甲午战争掠夺去的台湾、澎湖列岛也要求日本必须交还中国。可以说,这超出了当时很多人的预期,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结束远东太平洋战争、重建亚太国际秩序、恢复中国领土和主权,起了关键的作用。开罗会议也是战时中美关系的重要分水岭。蒋介石后来在日记中认为开罗会议上中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之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通过《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作为“开罗会议联合公报”的简称,首先为美、中、英三大国所使用、确认,逐渐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长期沿用,一直至今。

 8月14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次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诏书。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接受美、中、英三国元首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的,及以后由苏联附署的公告各条款”。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书》中关于日本必须将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归还中国得到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的确认以及日本的接受,环环相扣,构成了国际法的有效约束力。中国正是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书》的相关内容,收复华中、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台湾等失地。1895年1月被日本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应包括在内。

 开罗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干什么

 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盟国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华民国国民主席蒋介石,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那么开罗会议期间,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在忙活什么? 

 1942年,中国抗战正酣,历时三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也从这年2月份开始,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2月开始至1945年春季结束,共计3年多时间。参加整风学习的干部分为三部分:一是中直、军直系统;二是西北局、陕甘宁边区系统;三是系统。

 1943年10月开始,延安整风运动转入总结提高阶段,即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党的历史和路线的阶段。1944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传达了关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方针和党的历史上几个重要问题的结论。

 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由毛泽东修改而定稿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在延安整风期间,还写下了许多著名的篇章,如我们后来熟知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等。

 不可否认,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是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敌后战争上,由于整风运动,凝聚了抗日的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以史为鉴,温故知新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发表了《匡扶正义 惩治侵略——纪念开罗宣言70周年》一文,高度评价了开罗会议,文章指出,70年前的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为国际社会树立起一个大国合作、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典范,理当受到人们长久的尊崇和纪念。一部《开罗宣言》史,就是国际社会弘扬正义、惩治侵略的历史,就是维护还是贬损国际信义和国际规则的历史。《开罗宣言》的历史地位和法律效力不容否定、不容动摇,这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所在。

 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对于中国而言,在70年后纪念《开罗宣言》有着更加特殊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饱受日本侵华战争之苦,决不容许帝国主义涂炭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纪念《开罗宣言》,就是要缅怀中国人民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牢记中国国土被帝国主义掠夺、分裂、侵占的屈辱历史的终结;就是要坚守《开罗宣言》所主张的国际正义和国际法的原则,反对一切扭曲历史、为侵略战争翻案的不法行为;就是要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正当权益,维护台海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的行为。愿《开罗宣言》匡扶正义、惩治侵略的理性光辉永远传扬。

标签: # 开罗 # 罗斯福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