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早发现 谨记“120”口诀

12-23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中风早发现 谨记“120”口诀

“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对中风来说,时间就是大脑。那么,如何尽早发现中风征兆?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请牢记“120”口诀:

“1 ”代表不对称的脸;

“2 ”代表两只手臂平行举起,是否有单侧无力;

l “0 ”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困难。

虽然中风可怕,但是确实可防可治!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

2

吸烟

3

糖尿病

4

房颤

5

血脂异常

6

其他心脏病

7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8

营养与饮食

9

缺乏身体活动

10

肥胖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行为学危险因素

戒烟

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 HDL-C 等。


膳食

控制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及盐的摄入量,每日半公斤蔬菜和水果。


运动

每天至少30分钟中强度运动,如:快走。


控制体重

定期评估BMI,鼓励减重。BMI≥28即是肥胖。国内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0。


心理因素

保持乐观、放松,调整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



药物干预:控制生理学危险因素

高血压

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严格监测血压。

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并持续、合理地药物治疗。


心脏病

心率增快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和预后不良的标志。对于高血压患者,心率 80次/min即应启动干预治疗,靶心率应设为60~75次/min。

4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房颤。对于年龄 65岁的患者,建议在初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脉搏评估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颤动筛查。


糖尿病

有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或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患者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应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血脂异常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6个月)检测血脂。

血脂异常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为脑卒中高危/极高危状态。


颈动脉狭窄

建议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脑卒中风险因素。


 指导 专家 


黄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病。目前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