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
手机口袋:用手机阅读我收藏过的文章?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此四者皆言燥邪致病,但外燥、内燥是从燥邪的来路讲,外燥系指六淫之燥邪为害,内燥则指由于阴津耗伤而出现的燥证。温燥、凉燥则是说外燥的性质有寒热之分。它们的具体区别有以下内容。
1.外燥
一指外感六淫之燥邪,二指燥淫为害所致的燥病。燥为秋季主气,故外燥通常称为“秋燥”。《医门法律》说:“秋伤于燥”。外燥虽为秋令之所常见,但其它时间也有发生。外燥致病有以下特点。
易伤肺脏。肺为娇脏,其气通于秋,而燥为秋令主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燥淫外盛,最易上受入肺,致成肺燥。《景岳全书》说:“若秋令太过,金气盛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故外燥致病,首见肺系症状。
燥胜则干。无水则燥,燥为干涩乏津之证。燥邪为患,必伤津液,继耗阴血,。从脏腑而言,燥淫所伤,先烁肺津成肺燥;次灼胃液则为胃燥;肺胃津亏又可传入下焦肝肾,涸竭津血,以致肝阴不足,肾阴干涸。《医门法律》说:“经曰: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营卫气衰者,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燥之所胜,亦云熯矣。至所伤则更厉,燥金所伤,本摧肝木,甚则自戕肺金”。
外燥分温凉。燥气当令,始于秋分。秋分之后,天之炎暑虽去而未尽,气候尚热,却干燥少雨,故燥淫所伤,常兼湿热,感之而为燥病者,则为外感温燥证。秋气渐深,冬令将至,炎暑渐去,气候冷凉,秋风肃杀,干燥无雨,此时燥淫常兼寒冷之气为害,感而受之者,形成凉燥证。
2.内燥
内燥是由于阴血津液耗伤而出现的燥证。内燥虽为内生五邪之一,但其关键却是由其他因素所致的一种病理改变。内燥多发于热病后期,或因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损伤津液、阴血所致。因此,内燥所致病证又称“津伤化燥病”。此时,由于体内阴津血液不足,不能滋润濡养,以致脏腑组织和肌肤孔窍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舌干无津,毛发不荣,皮肤干涩甚至皲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内燥的病理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津液匮乏为基本病理变化。人体阴液主要有津液、血液、阴精三大类。而以津液为最多。因此也最易受损伤。汗、吐、下太过,首先耗伤津液,故临床所见内燥病证以津亏枯燥为最多。
肺燥津伤证:燥伤肺津,津液亏乏,肺燥不润,干咳气逆,咳痰量少而粘,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燥少津,脉细涩。
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干呕呃逆,知饥不欲饮食,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津枯肠燥:津液不足,大肠失于滋降,糟粕停滞不行,症见大便秘结,粪质干燥坚硬,数日不行,排便困难。
阴血亏虚:是津液亏损发展的结果。血液是人体阴液的精华,源于水谷,与津液相互滋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阴精乃阴液之精者,其量最少,而藏于五脏,根本在肾。因此,当内燥病津液耗伤加重时,必然会导致阴伤血燥。至此,则阴液全面耗伤,还会出现阴虚内热、阴亏阳亢、血燥生风等病机变化。《景岳全书》说:“盖燥胜则阴虚,阴虚则血少。所以或为牵引,或为拘急,或为皮肤风消,或为脏腑干结,此燥从阳化,营气不足而伤于内者也……”。
阴虚肺燥:肺阴不足,燥自内生,常下灼肝肾,甚则燥热化火。症见干咳甚剧,咳痰少,痰中和带血丝,咽干疼痛,五心烦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血烁:多见于久病大病,或年高气衰之人,阴亏不复,血伤失荣,证见皮肤干涩,皲裂脱屑,或瘙痒难忍,或脱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燥结难行,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
内燥属虚。内燥以阴血津液亏乏为基本病机,故其病理性质属虚。若仅仅津液受伤,病在脾胃,尚属轻浅;若进一步伤及阴血,病涉肝肾,病情加重,病位深化,治疗非短时能愈。故内燥病证的治疗,以滋养阴血、生津润燥为大法,又随病位所在或润肺养胃、或滋肾填精。
内燥变证,常责痰湿。痰湿邪气内阻,亦可致燥。湿淫过甚,则阳气受阻,气机被遏,气不化津,津伤不布,脏腑肌肤失润为燥。如痰饮内阻胃肠,气机不宣,津不上承,口干舌燥,但不欲饮。湿阻大肠,传导失常,大便秘滞,《温病条辨》说:“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
3.温燥
外燥病之一。从发病时间而言,见于初秋;从病因而言,常兼温热;就阴阳属性言,其性属阳。
温燥兼热,其性属阳,津伤而热是其特征。温燥既燥且热,燥伤肺津,热伤肺阴,故其性属阳。
温燥有轻重之分。温燥以其感受燥与热邪的轻重,其证有轻重之别。温燥轻证,邪气袭表,肺经受病,津伤而肺失清肃,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咳出不爽,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浮数为主证。温燥重证,燥热甚而肺之气阴俱耗,证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咽干鼻燥,喘息胸闷,心烦口渴,舌干无苔。
4.凉燥
亦为外燥病,与温燥对比而言,则见于深秋冬令将至之时,常兼冷凉之气,其性属阴。
凉燥兼寒,其性属阴,津伤无热为其特点。凉为寒之始,属秋令之正气,凉燥病发于秋深而近冬。燥兼寒凉之气外袭,肺失宣肃,燥干津液,证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少,鼻塞嗌干,苔白脉弦。故深秋而为燥邪所伤,证无热象者,便是凉燥。
总之,外燥、内燥是指燥病的来路而言;温燥、凉燥为外燥而兼寒热,其发病时间有先后之别,温燥见于初秋,热气未尽之时;凉燥发于深秋近冬之时。区分外燥、内燥、要在以其虚实,内燥属虚,治宜滋润;外燥而热者,治需凉润,外燥而寒者,治宜轻宣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