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思想
论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思想(1)
李清照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词人,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一位女作家。她以其特出的才华和精心的创作取得了独特的文学成就,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她是一位情感丰富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她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不但有超出当时一般名门淑女的政治见解,而且敢于直率而大胆地把她的生活感受和政治见解写进作品中。
历来对李清照的评价褒贬不一。褒者主要赞赏她的那些“绿肥红瘦”的抒情小词。贬者则诬蔑她“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这些都没有对李清照进行正确而全面的评价。从中国文学发展史考察,凡是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人,做事具有进步的政治思想,总是一贯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反对黑暗,要求革新。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末叶。当时宋徽宗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则残酷压榨;统治集团内部的党争之祸,空前激烈,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处在这样黑暗统治下的李清照,作为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女诗人,她不会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李清照十七岁时写过诗二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因神宗的动摇,高后的专权,哲宗的无能,怂恿和支持了朝廷内外大官僚之间的争夺,因而朝廷竟成了利欲熏心的大官僚们操刀相向的战场。当时北方的辽金对宋的威胁越来越大,但这些权贵们置外患于不顾,反而将互相倾轧的丑剧越演越烈。大宋复蹈唐代天宝之乱的征象已经形成。因而有些文人便借咏叹开元天宝遗事来隐喻时政之弊。李清照,这位识事明世的少女,也振笔作响,作了《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在这两首诗中,李清照从大处落墨,深刻分析了唐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她认为以李隆基为首的最高统治者耽于淫逸,任用奸佞,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位曾是开元盛世的“圣君”,当他骄奢淫逸,竭民力以快己欲,诸般功业一卷而空(“五十年功如电扫”),历史的教训实在应该记取(“夏为殷鉴当深戎,简策汗青今俱在”)。李清照这两首诗是张文潜原作所莫能比的,其政治批判锋芒十分尖锐。它不仅将腐化误国的唐玄宗和那些谄奸昏聩的臣子一同作了鞭挞,更可贵的是她通过这两首诗借古讽今,深刻影射了北宋末年朝政的腐败。
一个阅世不深的少女,能具有这样的思想水平,在当时社会中一般女子是做不到的。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之后能够写出许多闪烁着爱国主义光彩的优秀作品的思想基础。可是,她的社会地位制约着她的行动。她虽有卓越的才华,也不可能通过仕宦之途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精神感到苦闷。这种苦闷精神反映到有的作品中,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深为不满,对光明前景的执着追求。《渔家傲》就是这样的作品,诗中表现了渴望光明的思想和被压抑的政治抱负。这也只有在梦境中方能得到自由舒展。
李清照由于具有上述爱国思想和品德,一旦国难当头,面对入侵的民族敌人,她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得到高度的升华,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激情,则是合情合理的。
靖康年间金人的大举南侵给中原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原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李清照在避乱南下之后面对残破山河,想到沦陷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和被囚于北国的徽,钦二宗,对南宋朝廷的屈膝苟安十分气愤。愈正己《诗说隽永》和庄绰《鸡肋编》都记有李清照的两个逸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对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为祖国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是十分钦佩的。在对这些爱国贤臣良将称颂的同时,也有力地鞭笞了南宋朝廷中投降派的懦弱无能。“少”“欠”二字,不仅勾画出了一幅树倒猢狲散,悲凉萧索的衰败图,而且是深含沉痛之感的李清照的爱国思想和她的崇高气节是紧密相连的,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五绝诗《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在这首诗中,固然有对高宗赵构偷安南避进行讽刺,谴责的意思,但更核心的内容则是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活,要活的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也要死的英勇,慷慨壮烈。也就是说,做人一定要有气节。项羽在逃至乌江保存自己性命和保存英雄气节相矛盾的关键时刻,他毅然选择了后者,谢绝渡江逃命,拔剑慷慨自刎,李清照一反庸俗史观,不以成败论英雄,对历史上这位失败了的英雄表示了自己的钦佩。在南宋这一奴性弥漫充斥的污浊社会里,李清照为这位活着不屈不挠,死亦留名千古的英雄讴歌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严重的民族灾难面前,最需要的是民族气节,最需要的是英雄主义。
晚年的李清照,其爱国思想集中表现在她对故国旧土的思念和盼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上。她晚期的词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和诉说自己思念故土的心情。
李清照的爱国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因而在日常生活的感触中,写出了她的爱国情怀。应该指出的是,李清照的爱国思想和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忠君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论叙述历史教训、感叹时局艰危,还是揭露误国行为、讥讽时政之弊,其出发点固然是为了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但也是为了维护大宋王朝的统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应该指出,在我国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中,人们认为皇帝不仅仅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也是国家的象征,在封建阶级成员的思想中,爱国和忠君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这两个内涵有本质区别的概念才逐渐被人们弄清。对李清照,固然应该指出她爱国思想中所存在的局限性,但也不能一叶障目,对她的爱国思想视而不见。李清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反对和仇恨卖国奸人的行为,在有些时候,甚至敢于对最高统治者的误国行为予以尖锐的揭露和批判,这在当时社会中是十分可贵的。李清照之所以为后人所敬爱,她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她的卓越的文学成就是同等重要的原因。
目前学术界对李清照的作品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她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还似不足。对于李清照的热爱祖国、崇尚气节的思想品质,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不该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