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柱头”

12-20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闲话“柱头”

              一、 古希腊柱式


         我曾经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读过两年本科的艺术史课程,算是对西方(尤其)欧洲艺术史有个初步的了解。那时候在学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时,曾经狂背过各种专业的词汇,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所谓“柱式”这个东西。

        其实谈到古希腊的艺术,最为经典的无非就是三种艺术形式:
       陶器、建筑和雕塑(青铜+大理石)。

       其中后两者又往往是联系最为紧密的。



左上:墨涅拉俄斯 与 郝克托 战于Euphorbe尸体旁,约公元前600年,大英博物馆

左下: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右:克里托斯的青年男子像,前480年,大理石

        当然,在古希腊,雕塑不仅仅有石质的,也有青铜器的,比如下面这一件宙斯(或波塞冬),青铜,公元前460。

        现在有很多大理石人物雕塑,是古罗马时期仿制 古希腊青铜雕塑的。青铜的大多没能留存下来,估计被熔掉重新铸造其他物件了。

        古希腊的雕塑材质为青铜或大理石,或单独成立像,或成组出现于建筑当中(像神庙建筑东西立面的“三角楣”区域)下图为帕特农神庙的原状复原图(是的,都是彩色的哦!)

        所以说,古希腊的 建筑艺术 与 雕塑艺术 联系十分紧密。再次强调,那时候,可都是彩色的哦。而作为古希腊建筑(高等级)艺术的另一个经典之处,就是其对“柱式”的发明与发展。

        和我们的祖先很相似,古希腊诸城邦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希腊城邦最重要的一项公共事务。故而与之相关的神庙,所采用的建筑艺术就是集合了当时最高的艺术理念,所采用的艺术样式也是最高等级。由此来观察古希腊建筑(石刻)艺术,是一种类似居高临下的感觉。

        我们所熟知的,古希腊有三大“柱式”:

       多立克式(l'ordre dorique)、爱奥尼式(l'ordre ionique)和科林斯式(l'ordre corinthien)。往往,大家在对其进行区分的时候,都是直接看“柱头”部分,也就是这里(绿色方框位置):

       但其实整个柱子,从柱础到柱身,到柱头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柱”,所谓不同的“范式”之间的区别,也体现在这些地方。

如图,左为 多立克柱式;右为  爱奥尼(亚/克)柱式

        这两种柱式有一些比较基本的区别

       第一,多立克(左)没有柱础/柱基,而爱奥尼式(右)有之,且经常为多层;

       第二,多立克(左)柱身直接从台阶起,逐渐收拢,呈现很明显的上窄下宽的矮胖矮胖的态势。这是因为早期的古希腊神庙柱子是木质的,所以较早出现的多立克柱式直接“还原”木质柱子的样式:圆柱体型,从地面直接架起,上小下大。

        而爱奥尼柱式(右)则体现更多的人类审美,即其柱身起于特定的基座之上,使之与台阶等建筑结构分离开来。柱身虽然也是上细下粗,但整体比多立克柱子纤细、匀称。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进行对比(左:多立克柱式;右爱奥尼柱式)

       古希腊建筑,尤其石质建筑,和我们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之间,有一种微妙的艺术演变上的联系,那就是两者都是采用了 石仿木 的方式来表现。

       只不过对于古希腊人来说,用纯粹的木质建神庙,是年代很久远的事情了。而希腊地区及其周边出大理石很多,包括爱琴海也便于运输石料。所以大量采用石头来构建建筑,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艺术史上,有这样一种猜想/假设,那就是所谓“柱头”这种结构,就是古人在从 木 转向 石 的过程中,刻意保留的一种审美惯性。

       用木头搭建屋子的时候,有些小的枝枝叉叉没有去掉,尤其是顶端的枝杈。就形成了在一个直挺挺的木头顶端,或者保留了三五个枝杈,或者干脆保留着枝杈上的嫩芽。

       话说回来,还有一点区别,也是最直观的,柱头部分,多立克式简洁明了,一般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柱头。爱奥尼则采用一组(两个横贯的)卷涡样式,卷涡上呈楣梁结构。

       上图自上而下,分别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柱式。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后期出现的“科林斯柱式”,很明显地模仿早期“木”柱子留着叶子的感觉。

       这前两种柱式有3个比较基本的区别。可以看出,多立克柱式比较粗犷,爱奥尼柱式比较娇柔,所以后来有些人称前者为“男人柱”,后者为“女人柱”。就时间而言,多立克柱式先于爱奥尼亚柱式出现。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希腊的雅典卫城。大家最熟悉的,那个体量最大的神庙,建成年代较早,采用多立克柱式;在它的周边,有那么一个小小的神庙,叫做“胜利”雅典娜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是雅典卫城里第一个使用爱奥尼柱式的建筑

帕特农神庙,多立克柱式

胜利雅典娜神庙,爱奥尼柱式

       后来,才在爱奥尼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出“科林斯柱式”。柱身基本和前者一致,柱头部分则一般是两层 茛苕 外翻叶子,最后伸出四个(或更多)小卷涡。

       这件应该是在希腊的宙斯神庙,年代已经靠后很多了,就采用了这个科林斯柱式,更显得繁复。其实这种柱头,就是表现了一层层叶子之上,有时候来一两朵小花,然后那个卷涡很像植物的藤。

        关于这个柱身的凹槽,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基本上都是在圆柱的基础上凿的。对比咱们 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碑 的柱身,两者我也认为没有明确的传承关系。这个,咱们还需要单独考证。今天按下不表了。

                  二、 古罗马柱式


        古罗马人在利用古希腊三大经典柱式之外,又发展出两个主要的柱式形式:托斯干柱式(l'ordre toscan)和 混合式柱式(l'ordre composite)。后者是因古罗马人比较喜爱 古希腊的 科林斯柱式,并大量使用,在其两层茛苕叶子之上,加上的是爱奥尼柱头的大卷涡。

1,卷涡; 2,茛苕叶

       古希腊三柱式+古罗马发明的两柱式,综合起来对比,如下图

托斯干柱式(古罗马)   多立克柱式(古希腊)

                                          混合柱式(古罗马)

爱奥尼柱式(古希腊)   科林斯柱式(古希腊)


        混合柱式   和  科林斯柱式,有时候不太好分辨,因为都有卷涡,都有叶子。不过一般来说,比较规矩的  混合柱式,其卷涡部分会很大很大的,而且卷涡是连在一起的,形成了柱头与上方楣梁结构连接的那部分。

                三、关于巴洛克


        在北京地区,清代用到这种欧洲建筑艺术的,似不多,基本上也就是圆明园了(我知道的,也就这里大量使用)。例如首都博物馆就有一件文物,明确标注来自圆明园。

        所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里这两件柱头文物,我猜测,我猜测,我猜测,应该与圆明园有关联。但这只是猜测,并无考证。

        既然说到圆明园的西洋楼,那么就要说一说其主要采用的“巴洛克”艺术。

(photo by 木头 , 2015年6月13日,圆明园海晏堂遗址)

       

        所谓巴洛克,原意“不圆的珍珠”,在意大利语中,又有“奇怪、古怪”的意思。在文艺复兴时期,大量古典(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元素被“重新发现”(所谓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法语就是这个词, re- “重复、再一次”的前缀, naissance “诞生、出生”),并且被艺术家、建筑家不断创新利用。

        文艺复兴基本上在意大利开展于 15、16世纪,所谓Quattrocento(Quattro 四,cento 百年,是millequattrocneto的缩写 =一千四百年=1400年代=十五世纪)和Cinquecento(Cinque 五)。

        所以我们那时候上课的时候,说到具体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用这两个意大利语词汇直接说。

        在16世纪下半页到17世纪,欧洲社会,尤其宗教层面经历着大动荡。整个16世纪到17世纪,欧洲天主教面临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传统天主教势力为了挽回局面,在艺术方面逐渐吸收采纳所谓的“巴洛克风格”。即追求不规则的形制,用线条的起伏来表现隐含的热烈的情感。并且通过这种情感的感染力+我有钱的资本支持,来吸引可能流走的信徒。

        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历史大体有两条线索,一个,世俗方面,所谓资本主义的萌发,带动了艺术的自我突破;另一个,宗教方面,面对宗教改革的巨浪,传统势力也来寻求艺术的支持。

         那时的宗教改革含有很多“纯洁、简化”教会的思想,故而天主教会采用繁杂的艺术表现,相当于告诉信徒,我们天主教还是很有“钱途”的。            这个时期,法国的耶稣会(16世纪)、圣味增爵会(所谓遣使会,17世纪)相继建立,尤其前者,有大量的教士来华(此处可以联系到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的 诸传教士墓碑)。他们所带来的建筑艺术风格,便主要是为教会服务的巴洛克风格,可以认为是当时天主教会教士对巴洛克艺术的一种运用。

       综上,这条主干就是:

     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传统天主教遇到危机----

        新大陆的开拓也促进着天主教传教的冲动,同时他们还想到富裕美好的东方发展教徒---

   于是,他们来了----

      但是他们只能走上层路线-----

     最后到乾隆时期,乾隆本身的审美取向+传教士熟悉的巴洛克风格=圆明园西洋楼​

                        四、 馆藏文物试析


       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石破天惊——从石头到石刻》展厅,在行将结束的位置,有这样两件文物,分别为“爱奥尼亚式柱头” 和 “科林斯式柱头”(如下图)。

       (上图,图片来源: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官网

          下图:photo by 木头,2017年11月11日)

        爱奥尼柱头,两组大大的卷涡就是标志。然而,对于下面的叶子形装饰,古希腊有时候也有这样装饰的,但是古典的爱奥尼柱头与柱身之间一般衔接紧密。就这间文物而言,这一区域再做延伸,足够雕刻 科林斯柱式的两层叶子了。这个柱头体量并不大,不像是承载高大殿堂所用,倒像是一般大小的门柱所用。更加之从上方俯瞰,柱头内部凿空的空间很大,我怀疑其上承载的,或是木质结构,或是简单的石质楣枋构建。

photo by 木头,2017年11月11日

        而另外一件“科林斯柱头”,本身并不具备标准的 茛苕 大叶。或许本身就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而杂糅、改良了西方经典柱头艺术,最终完成的。不过与前者爱奥尼柱头相似的是,这一柱头也是采用了 圆与方 相结合的造型。只不过此处改用六边形的平面,再过度至圆形平面。卷涡给做得特别小,基本上不突出出来了;把中间的花饰做大,成了主要展现的部分;最上方,又配以似牡丹或月季的花瓣。

(上述三张图片,photo by 木头,2017年11月11日)

        以上就是针对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两件文物,所引发出的一些艺术史方面基本的知识介绍。由于笔者知识储备有限,还有很多更细致的考证工作没有完成,行文当中更难免有误有漏,还望各位老师指正。

        文中所用图片,凡未于图片下方注明拍摄来源者,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予告知。





标签: # 古希腊 # 柱头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