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大数据!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被扒光的

12-20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狗日的大数据!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被扒光的


最近,我快被狗日的大数据逼疯了。

 

22点20分20秒,我用支付宝在超市购买了一盒杜蕾斯。


22点30分01秒,我通过阿里飞猪旅行入住了一家酒店。


22点41分05秒,我打开云音乐放了一首抒情的歌曲。


22点41分08秒,我用饿了么定了一个外卖。

 

通过饿了么,支付宝,网易三方数据共享,大数据得出结论,该用户xx时间不足3秒。于是,当我登陆淘宝时,首页开始推荐延时用品。


编辑部的同事说,前几天他在网上买了一个电饭煲,隔天,知乎就有用户邀请他回答,有什么电饭煲食谱推荐。

 

另一个同事准备和老公在猫眼买张电影票,结果在老公的猫眼电影App“猜你喜欢”和'3单未评价'里,得知了他背着她跟别人看电影的事实。

 

这些智能软件,它暗暗揣摩你的心思,一举一动都被它分析得体无完肤。这种感觉不分阶级,管你是第一批90后,还是焦虑的中产阶级,大佬在大数据面前又能怎么样?

 

汽车疯子李书福觉得他在互联网面前根本疯不起来,“我心里就想,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随便看。”



连收购沃尔沃都没让李书福这么苦恼过,很多商业上的秘密都被暴露在人眼前了,现在的人几乎是全透明的,没有任何隐私和信息安全。

 

微信特别委屈,争辩着: “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可是,“不留存”并不等同于“看不到”。

 

在一次去采访的出租车上,一个司机摸着心脏,惊魂未定的跟我讲,自己的一帮司机朋友因为涉嫌给洗浴中心“拉皮条”全被抓进了警察局,“警察怎么抓到他们的?”

 

“警察发现他们跟洗浴中心建立个微信群,也不知道哪个孙子给我拉进群里了,还好我一句话没说,连一个表情都没发,不然现在我也在警察局里蹲着呢。”

 

想起《1984》里句耳熟能详的话,“老大哥在看着你。”,我的隐私,到底值多少钱,我想说一说。

 

 

大数据时代,

数据就是钱。

 

我们的数据,太值钱了,微信曾经和华为撕过。华为去年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手机叫magic,这款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微信聊天内容等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

 

比如,用户在微信聊天过程中提及电影相关信息时,就会自动推荐近期热映大片,并根据用户的喜好提供影院与订票功能等。

 

但腾讯不干,认为华为的做法实际上夺取了腾讯的数据,并侵犯了微信用户的隐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微信数据,华为想要,微信不想给。

 

问题很有趣,“用户在华为手机上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算微信的还是华为的?”



真奇怪,我们产生的数据不应该属于我们吗?用户对于自己的数据可以有公开的权利,也应该同时具有不公开的权利,这种不公开的权利,就是隐私。

 

可这些互联网巨头,总是在用一句话给越来越佛系的我们洗脑:“不要让恐惧排挤了精彩啊!”

 

不怪别的,大数据真的太值钱了。

 

沃尔玛很早之前就把大数据玩儿的特别溜,这个数据库相当相当厉害,不仅有每一个顾客的购物清单、消费额,还有具体购买的时间,甚至还有当日的天气。

 

有了大数据,沃尔玛发现每当疾风来临的时候,不仅手电筒销量增加了,蛋挞的销量也增加了。于是,每当季风性风暴来临的时候,沃尔玛就会把蛋挞和飓风用品放在一起。

 

网易云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因为大数据,他连我钟情的挚爱的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问我1月3日那天是不是很特别,因为我把《成全》反复听了16次。还知道我昨天睡得很晚,因为深夜12点我还在听《大悲咒》。


 

为什么要这么精准的分析,因为个人数据可以提供便利的个性化的服务,整体数据能看出用户习惯和趋势,这些都可以让他们做出更好的产品来吸引用户。

 

他真的在关心我吗?我同事这个月在网易云上听了BBC听力,网易云了解到这个用户学英语的需求,他们家刚好又有 “有道词典 ”这个产品,说不定可以在 App 中推荐一些英语课程?

 

“网易公开课 ”感觉也可以走一波精准营销。

 

每一个大厂都拼尽全力,想成为你生活里各个场景的入口。试图让你在获取信息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这会造成两个很严重的问题:

 

1. 你获取什么信息根本不是由你决定的,是由算法决定的

 

2. 更可怕的是,你对于没有获取的信息毫无知觉,你甚至以为你了解的就是全部。

 

是我操纵APP呢,还是数据在操纵我呢?



未来危险已经不再是隐私的泄露,

而是被预知的可能性。

 

现在的所谓隐私情况应该比你想到的更过分,要是想要定点布控你,你怎么逃也逃不掉。

 

槽值昨天发了一篇文章《李小璐PGone打死都洗不清?大数据让你看清出轨真相》,文章里精准的分析出这些年的出轨趋势,从而得出李小璐出轨的实锤。


其实,在微信里只要搜索“大数据告诉你”,你几乎能知道你想知道的一切,未来北上广哪里最有发展,未来谁是下一个BAT,如何跻身最热门的行业...



上个月的全球财富论坛上,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就颇为自豪地表示:腾讯通过十亿张照片的大数据,已掌握几乎每个中国人的长相变化,能预测未来样貌。

 

马化腾强调,腾讯有一个更强大的能力就是,几乎掌握了每个中国人过去十几年来的面容变化,因为很多人从年轻开始,就一直在腾讯的平台上传照片。

 

所以,甚至可以预测我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大数据让别人先知道我老去时充满皱纹的那张脸,想想都不寒而栗。

 

大公司通过大数据尝到甜头,小公司照猫画虎,也想知道自己客户的数据投其所好,正当途径没有,那就走点捷径。

 

有需求就有市场,你的信息值不少钱,这些钱能够扶起一条产业链。

 

比如,这些黑产商和手机浏览器合作,浏览器浏览指定网页的时候就会抓取手机号上报。


比如,2016年的京东12G用户数据泄露,之前的百度网盘用户数据泄露,结果全部都是不了了之,还立了个 “ 法不责众 ” 的混蛋逻辑:“其他大公司都泄露了,这事不怪我们啊!大家都这样的! 别人都泄露了,我就情有可原 ”。


而当黑客们把数据库建立的足够全的时候,他们就全部拥有了上帝视角,让我光着屁股上网,把我查的底朝天。


只需七百块,可以查到开房记录、上网记录、常住暂住人口信息

除了偷和泄露,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说法,叫“用户授权了就可以用”。


这种说法听起来还是挺对的,于是慢慢也就有了在几乎所有的使用条款里,都会有那么躺在角落的,几乎不可能被你发现的一段话,类似于“尊敬的用户,我的用户爸爸,my dear lord,你已经授权并允许我使用你的数据了,并且是永久的,免费的,排他的使用权。”


被揪出来之后,它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骗授权不能算偷……授权而已!…… 大数据分析的事,能算偷么?”


最后,创哥还是想说几句“废话”:

 

网络兴起才多久,几乎所有的网络虚拟身份都要绑定手机了,这已经不是当初我们为之痴迷的那个完全匿名的互联网了,但是似乎没有人觉得有哪里不对。

 

说不定10年以后,你在网络上一切活动都与你的生物学信息绑定,任何人只要看到你的公开发言,你长什么样血型年龄如何对什么过敏喜欢吃什么食物都能一目了然。然而那时候的人并不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在他们看来,绑定虹膜的登录机制都是天经地义的。

 

你以为你是在搜索网络吗?可笑,网线那头其实在搜索你。


当“连接”变成世界上的普遍常态,

那么世界上价值最高的东西,

就是“分离”。

标签: # 数据 # 用户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