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中和,止于自然
说起知止,最通常的解释都认为是“适可而止”,提醒人们要懂得知足,见好就收。所谓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然而,仅仅从这个方面分析“知止”不免过于偏颇,有些望文生义。
关于“知止”,道家和儒家都有很经典的表述。
《礼记·大学》开篇则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老子》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大学》
儒家,止于中和至善之境
什么是“知止”?
那么先要知道什么是“止”,止就是止境,在儒家看来,就是“至善”。对于知止,《大学》在下文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展开。《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里的止都有至、到、停止的意思,鸟尚且知道止(栖息)在哪里,人难道还不如鸟吗?很显然,这里的止不是程度上的停止,而是说人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那么下面它又具体列举了止的内容,“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做人君的要止于仁爱,做人臣的要止于恭敬,做人子的要止于孝道,做人父的要止于慈祥,与国人交往要止于诚信。
宇宙万有,皆有其所“止”,有各自实存的位置。这些是就具体的身份来定义的“止”的内涵。儒家是君子之学,是成圣之学,朱熹认为大学就是“大人之学”,王阳明进一步解释,在其代表作《大学问》中,着力说明圣人之学是“大人之学”,圣人之道是“大人之道”。《大学》开篇也已说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的第一步是要明明德,把自己本有的德性明亮起来,恢复它的天然本性。那么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至善”。
什么是“至善”?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解释:“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那么,至善就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一切万事万物本根的“道”。《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无善无恶,致中致和,不偏不倚。通过《大学》“三纲领”与“八条目”完成自我的修养和完善,让被遮蔽的明德得到呈现,从而达到至善的终极境界,这就是圣人。也就是所谓的“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因此,“八条目”的第一步就是要“知止”,要明白做人修身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此才不会偏颇。所以“至善”就是知止的终极境界。
道家,止于自然至朴之境
对于“知止”的阐述,道家与儒家的角度和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内在核心本质是相同的。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说道:“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上面我们看到,儒家认为知止是修身的第一步,最终止于的是至善。那么老子则提出知止就可以“不殆”。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也明确的道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显而易见,只有“道”才是真正的“不殆”。道,它本来没有名称,我们叫它“道”是勉强为之。但“道”的确存在,它的特性是朴,就是没有雕琢,没有自私,没有分别,也没有形状,天地依它而生,依它而活,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超越、主宰这个“道”。
那么老子的“知止”是什么呢?
因为“有名”,所以就要“知止”了。名,是指名相,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都属于名相。名相意味着分别,名相越多,分别就越多,分别越多,离道就越远。因此,老子告诫世人,要消除分别,复归于朴,复归于简单,复归于清静,只有这样,你的行事才能最接近于“道”,才可以远离危险。因此,老子的止就是生命的最高原则,也就是那个先天地而生的道。
同样,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也有同样的表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其本质都是“道”播放出来的成像,其本质无二。如果偏废其一,那么就会招致“费”与“亡”。如何才能长久?只有看到所有“名”后面的真实的本体,消除分别,消除二元对立,回归于朴,回归到先天自然而然的本然状态,那么才可以长久不殆。
回顾儒家与道家对于“知止”的描述,虽然二者的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儒家提出君子修身的“止”要落在“至善”,也就是无善无恶的致中致和的终极目标之上;道家则提出要消除二元对立,回归到那个先天地生,自然至朴的道的天然本性。但是二者都是强调要时刻保持警惕,纠偏修正,与天道同一。
因此,“知止”,是一种智慧、一种德性,是一种生命修养的终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