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

12-03 生活常识 投稿:管理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汇编

微信公众号:名冠考试资源库

 

 

 

 

 

 


2017下教师资格证笔试QQ 群: 340437163 

2017下教师资格证面试QQ 群: 522601573

2011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订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资料;

(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4,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 的需求。

(2)义务性,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 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 6-7 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心理辅导的含义。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 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 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理解这一定义,应注意:

(1)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2)心理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工作重点是预防和发展;

(3)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6,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

(3)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

(4)因材施教,以鼓励 为主;

(5)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7,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

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1)课题;

(2)教学目标;

(3)课型、课时;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7)作业处理;

(8)板书设计及教具。

教案设计的步骤:

(1)研读课程标准;

(2)分析处理教材;

(3)确定教学目标;

(4)了解教学情境;

(5)选择教学方法;

(6)准备教学媒体;

(7)设计教学过程

教案设计的要求:

(1)科学规范;

(2)简洁明了;

(3)形式多 样;

(4)理念先进。

8,简述奥苏贝尔(Ausube1)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9,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10,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如下四个: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 但其作用不能夸大。   

(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 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 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 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2,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一般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引言  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方法与步骤。

(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4)总结 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5)附录  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或问卷、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调查报告不一定都有附录。

1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 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 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 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 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 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 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4,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新课程倡导的具体的学生观为:

(1)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 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引精神营养。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 体。学生是法律上的责权主体,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

15,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1)学期开始,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的重点,安排好各项工作。

(2)了解和研究学生: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 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 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 

(3)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4)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

(5)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公益活动。

(6)领导班委会工 作,有计划地组织好班委会活动;充分发挥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7)依靠并指导共 青团、少先队做好工作。

(8)作好家长工作。通过家庭访问、书面联系、家长座谈会等,使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的要求协调一致。对家长不适当的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9)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和校外活动。

(10)作好操行评定工作。

(11)处理班里的日常工作。如批准学生请假、安排值日、检查课堂常规、审查班级日志、组织早操和课间操等。

(12)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16,简述我国教肓目的基本特征。

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有如下基本特征: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7,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主要有四种特点:

(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18,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19,简述皮亚杰理论中 7-12 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7-12 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20,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的、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21,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校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要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3)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22,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①及时复习,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发生;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要过于紧张和疲劳,以免产生干扰;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的效果;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互配合;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

的兴趣,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如东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和谐、崇尚德行、关注整体;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崇尚理性、关注个性。沿着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4,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

(1)班主任要明确评语不是一种检查和评比,而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学生期末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表现的一种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总结。

(2)评价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为期末评语的撰写积累素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评语中要由衷地为学生的优点“喝彩”。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表现出来的,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评语的素材;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2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

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26.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青少年儿童在兴趣、智力和才能、性格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兴趣上的差异,一般表现在兴趣指向的对象不同。如有的对数理化兴趣浓,有的对文史特别爱好,有的对艺术、体育格外有兴趣;还表现在兴趣的范围广泛程度不同和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各有差别。智力差异,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差别。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分配、转移上的差异;在观察事物时,识记与遗忘速度快慢的差异;思维力在敏捷性、独立性、创造性上的差异以及偏重于抽象思维或是形象思维的差异;想象力的丰富性方面的差异。才能差异,如有的学生在文学、绘画、音乐、戏剧方面有才能;有的学生在科学技术的某一方面有才能;有的则在体育运动、组织工作方面显示出才能。

27.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8.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丰富儿童的表象

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象的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通过采用直观教具或参观等形式,使儿童获得足够的表象。例如,学习《泥石流》时,给学生播放有关的录象片段;学习《日出》时,组织学生观看日出的景象。

(2)用生动的言语描述

教师的言语是启发儿童想象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优美、准确的言语来描述事物,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并为学生的想象树立榜样。

(3)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是培养儿童想象的最好材料,它对儿童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关心,指导儿童阅读良好的、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文艺作品(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以发展其想象力。

(4)进行想象训练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提高其想象和联想能力。如美术课上教师给定一个主题——圣诞节,让学生通过画笔自由的去描绘圣诞节,而不是教师画一棵圣诞树,让学生“比着葫芦画瓢”。此外,还可以通过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9.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

18~19 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学制。英、法、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各方面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开设的新学校,学生经过一定基础教育之后,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相接。

(2)单轨学制

在 19 世纪后半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学制的变化与欧洲不同。原来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该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各级学校形成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模式。

(3)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是 20 世纪上半叶由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形式,这是一种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30.《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如何理解?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3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1)语言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身体-动觉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课改“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32.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己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环境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说,人的身心发展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3.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了解学生个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思想品德

(2)个体的学习

(3)个体的身体状况

(4)个体的心理

(5)个体的家庭

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

(1)对正式群体的了解

(2)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34.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35.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36.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则、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师德为先。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因材要注重为人师表。

重视榜样的作用

3.能力为重。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终身学习。终生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要不断反思学习完善和充实自己。

 

 

 

 

标签: # 学生 # 学制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