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为什么没好报
提到郑板桥,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难得糊涂”四个字,或者说,提到“难得糊涂”四个字,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郑板桥。他的这个“至理名言”,不知被多少人奉为座右铭,弄来复制品挂在墙上——有的人挂在书房里,有的人挂在客厅里,有的人挂在办公室里,更多人把它深深地刻在心里,于是奇怪的现象产生了:越是聪明人越糊涂。
提到郑板桥,人们还知道这是个大画家,他画的竹,堪称空前绝后,他提出的绘画三阶段理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堪称经典,而他的字也是杠杠的,别具一格,人们叫它“板桥体”,王羲之那么大的书法家,都没博得“羲之体”美名。郑板桥还是一个诗人,他写的诗,是十个乾隆皇帝也比不了的,尽管后者的产量比他多几百倍。
能将诗、书、画三绝(板桥三绝)集于一身的,古今中外,能有几人?
“扬州八怪”中最著名的一怪,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2、身世悲惨不知是否有人知道,郑板桥首先是一个好人,而且是一个大好人,他一生坎坷,后半生沦落到卖画为生,到处漂泊,居无定所,就与他的好有关。
说起来,郑板桥也算“三朝元老”: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他是乾隆元年(1736年)中的进士。在此之前,他的人生可用“苦逼”二字概括,高中进士之后,也没好到哪里去。
郑板桥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到他父亲这一辈,家道就已中落,他父亲虽然书读了不少,是个有学问的人,却只考了个禀生(秀才中成绩最好的),虽然按月发粮,却如杯水车薪,不足以养家糊口,办个私塾吧,招的学生寥寥无几,日子过得异常清苦。郑板桥三岁(有说四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若不是善良的乳娘费氏,他能不能长大都很难说。
乳娘费氏是个大好人。她本是郑板桥祖母的侍婢,大概老主人待她不薄,所以老主人去世后,她对郑家始终不离不弃,丢下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然后回到郑家,与他们共度患难,用做小贩的微薄收入,养育弱小的郑板桥。每天一早,她就把郑板桥背在背上,到集市上做点小生意,赚钱不多的时候,她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给郑板桥买点吃的,一个饼子,或者一块糖。后来,她自己的儿子当了官,要接她去享清福,她仍然不忍心离开郑家。
善良的乳娘,无疑是郑板桥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老师。他还特地为乳娘写过一首诗:“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乳娘买给他的一块饼,胜过任何美味佳肴。
郑板桥的继母郝氏,也是一个贤惠而有爱心的人,可惜体弱多病,加上饥寒交迫,在郑板桥十四岁那年也撒手人寰。
如果把没有母亲的孩子算作孤儿的话,那么小小年纪的郑板桥,已经做了两回孤儿了。
终于有一天,他变成了彻底的“孤儿”:三十岁的时候,父亲被饿死。父亲饿死不久,他的儿子也被饿死。
好在他一直都很努力,终于在四十四岁那年考中进士,又苦熬了几年(有说经过到处打点才走上仕途,这说明文凭有时候是没用的),于五十岁那年开始做官。
从乾隆七年(1742年)到乾隆十年(1745年),郑板桥在山东范县做县令。当时的范县很穷,老百姓的日子很苦,一位僧人来看他,只能提着一把野菜做礼物,连衙役都是破衣烂衫,愁眉苦脸,县衙却富丽堂皇,一尘不染,郑板桥到范县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不惯这种巨大的反差,对官老爷只顾自己不顾百姓非常反感,他到街上招来一些老百姓,把富丽堂皇的县衙破坏得千疮百孔。
短短四年任期,郑板桥却政绩卓著,深受爱戴,尤其是他刚直不阿,办事公正,不巴结上司,不欺压百姓,关心人民疾苦的品德,堪称公仆楷模,是个为百姓做好事的好官。
在范县,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郑板桥是清官,不图银子不爱钱。
何止是不图银子不爱钱,每当有助人的机会,他还会不顾薪水微薄,自掏腰包。
比如有一次他办完公事回衙门时恰逢赶集,路上拥挤,他下轿步行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婆在卖鸡,便上去打招呼:“老人家,赶集啊?”老太婆见是县官,急忙回答:“是啊,这只鸡不下蛋,把它卖了。”郑板桥随口说,您卖给别人,不是也不下蛋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郑板桥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老人家听出了责备之意,便转身往回走。郑板桥意识到说错话了,他的话伤害了老人家,便追上前去连连道歉,硬要用双倍价钱买下那只鸡,还要请老太婆到衙门去吃饭,老太婆推辞不过,只得随往。郑板桥见她走路不方便,便让她乘轿。这一回,老太婆说什么也不同意,郑板桥说尊老爱幼乃为官之本,您若不上轿,我就给您跪下了,老太婆这才慌忙上轿。
随行衙役很不理解,因为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国家公务员,作威作福,骑在百姓头上拉屎的倒是见过不少,郑板桥笑着开导他们:“我们吃的用的,样样来自老百姓,老百姓才是我们的父母,让父母坐坐轿,难道不应该么?”
他没想到,爱戴他的百姓也没有想到,害得到他丢官的,正是他的爱民如父母。
那是他在调任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后发生的事。
他是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的,一直在那里干了七年。
说起来也是让人醉了:郑板桥在潍县七年,潍县居然五年遭灾,不是旱灾就是水灾,要不就是蝗灾,粮食大量减产,甚至于颗粒无收,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一些没有饿死的,也是吃人挺过来的。心急如焚的郑板桥将灾情上报朝廷,请求赈灾。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见饿死者越来越多,郑板桥不顾杀头的后果,毅然打开官仓放粮。有人阻止他说,擅自开仓放粮,后果是很严重的,还是先向上面报告,等上面批准再说吧,郑板桥说都什么时候了,辗转往复,等批准下来,老百姓还不都饿死了?顾不了那么多了,所有后果,一律由我承担!
郑板桥还让辖区内的大户人家把囤积的粮食,以平价卖给百姓,并让他们在路边开设粥厂,供老人和妇女儿童充饥。他自己也节衣缩食,把工资捐出来赈灾。
郑板桥用这些办法,至少救了一万多人。当他离开潍县时,沿途都有百姓送行,依依不舍——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没想到,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户人家,把郑板桥告了,因为郑板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做了好事的郑板桥不仅未受表彰,还被以“赈灾不当”的罪名受到处罚。
6、辞官归去
不分是非黑白的上级,腐败的政治,黑暗的官场,让郑板桥大失所望。要想继续在官场混下去,他有两种选择: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得过且过。他选择了第三种:辞官归去。
他留给潍县百姓的,除了百姓心中的感念,还有一首诗:
乌沙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这首诗,是他题写在为潍县百姓所画的一幅竹子上的。
在惜别之时为幕僚所画的菊花图上,郑板桥这样写道:
进又无能退又难,
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
归去秋风耐岁寒。
没有旷达的心胸,是无法流露出这样的潇洒的。
……
辞官归去后,郑板桥卖画为生,卒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十二月十二日,享年73岁。
按照“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投入越多,产出越大,所以好人一定有好报。可是郑板桥的遭遇说明,这个规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古今中外不少例子也都证明,得到“好报”的,往往不是好人,不少真正的好人,得到的似乎都是恶报。
但这不是好人的问题,一定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