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骗了我十几年,真实的他原来这么酷
“大家好,我是唐伯虎,我点过痣,点过蚊香,就是没点过秋香”。
唐伯虎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00年了,如果再给他一次说话的机会,他一定会以他特有的苏州口音,如此委屈地道白。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家,叫得出名字的并不多。相比之下,精于诗书画的人却比比皆是,就象现在的乒乓球运动,是国民基本素质。
如果让这些想象力奇佳的文艺圈名人参加选秀,以唐伯虎的修为水平,他至少可以获得“最受观众欢迎奖”和“最具风采奖”等两个奖项。
因为有几个名字总是无法超越,他们与唐伯虎一样,是彼此相望的高高山峰。
让我们记住他的诗书画
唐伯虎同志离开这么多年,被后世严重地误读了,人们忘记了他诗的超然、字的棱角、画的风骨。
只记得他是一位风流的同志,跟华府的秋香传过绯闻。
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八卦心态和看客心理。
原来我们现在的八卦心态是集体遗传下来的,这种遗传比各种遗传病还要强大。
遗传病是有一定概率的,可是八卦病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有八卦病的地方,必有狗仔队。唐伯虎同志就是栽倒在人们“才子佳人”式的臆想里的。
有空多看看他的诗书画。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从不紧不慢的语速里,感觉到那种独有的淡然和超脱了吗?
不世出的天才
别以为唐伯虎同志一出生就很顺利,相反,很不顺利,十分潦倒。
人之不如意常八九,注意,不是五六,是八九。
他的祖上算是比较有地位的,五代以上是太守,四代以上是国公,最次也是侍御史。但到唐伯虎父亲这一代,只能靠一点小生意糊口,走到家族的最低点。
而苏州那种富庶之地,贵族们开始玩一种游戏。在园子里把小猪赶得到处跑,等小猪跑不动了,就拿刀砍下它的里脊肉,那据说是最美味的。
彼时的明朝正处于中期,舞台虽然够大,但已千疮百孔。与唐伯虎同龄的孝宗皇帝正用自己的宽容和勤奋力挽狂澜。
年轻的时候唐伯虎过目成诵,初学画画就令人侧目。
且在各类专业考试中都考第一,“唐解元”的名声越来越大。
四周的掌声不断,鲜花不断。有人叫他“孺子狂童”。
天才,绝对的天才。街坊们说。
佩服,真心地佩服。同学和玩伴们说。
说他是奇才,并不准确,他是奇才中的奇才。
一个年轻人在这种追捧下成长,很难不恃才傲物,不信你试试。
他的不幸
但天才都是不幸的。
弘治七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儿子相继离世、妹妹也自杀而亡,他屡屡哭得不省人事。
他白天会抚琴,铿锵顿挫,唱尽哀思。
夜里难以入眠,噩梦不断。
他不由得消极悲观,26岁已显白发老态。
悲凉,巨大的悲凉笼罩着唐伯虎。
他的好朋友祝枝山特地赶过来安慰他。他只说了一句:“这是老天对你的考验,你一定要挺过去。”
满面是泪的唐伯虎点头,回答也只有一句:“给我点时间,我可以的。”
人就是这样的,非逆境不成长。顺境里产生的成就,永远没逆境里的奋起那么打动人,那么令内心深处震撼,人的精神力量无限。
天才开始闭门苦读,一年后,他赴京参加考试。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是痛苦之后的领悟。
他的一生,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活了53岁。
年龄不重要,关键是他活生生把四位皇帝都活成了背景。
最接近权力的时刻
他一生与权力若即若离。
有的人说,文人就是不会搞政治,也不懂经商,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我觉得唐伯虎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力求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圆满。
他跟权力打交道,从会试泄题风波开始,到江西宁王骗他结束,都是悲剧。
会试泄题风波:明朝科举制度自洪武三年开始实施,到唐伯虎出生时的1470年,已实施整100年,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就是这时候形成的。
这100年间,因为外面的就业形势不好,无数莘莘学子像疯了一样参考,也有些人真的疯了,比如范进。
考上的人,基本上构成了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那是一个特别无聊彼此折磨的群体,唐伯虎没去也罢。
明代从此少了一个平庸的文官,多了一个伟大的画家。
话说回来,年轻的唐伯虎哪可能知道他没有考上、留在体制外是因祸得福?
那一年,他与江阴人徐经进京参加会试,徐经此人,因富求贵,注定是唐伯虎生命中重要的男人。对于泄题风波,现在各种史料仍然莫衷一是,没有结论。有的人说,徐经买通考官,拿出试题与伯虎共做,结果被人告发。
但这可信吗?考试专业户唐伯虎还用作弊?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意想不到的事,很难理解也要试着去理解。
我认为,就算真有其事,那也是唐伯虎太自信,也太他信。从本质上说,他是藐视一切考试的,即使是最重要的会试。
但结果是无情的,唐伯虎和徐经两人下狱,后均被罢黜为浙藩小吏。
对于这种弼马温式的职位,唐伯虎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坚决不去。
江西宁王骗局:作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叔叔,宁王朱宸濠很阴险,一直计划谋反,到处招兵买马,力邀唐伯虎出山。不明真相的唐伯虎到江西后,宁王才露出他的狰狞面目,告知自己的宏伟计划。
知道宁王的底细后,唐伯虎就开始想办法离开,不然“命休矣”。
人皆有一死,但不能为另一个人的谋反做炮灰。
离开的方法很简单,但也很需要演技:喝酒装疯,脱衣裸奔。
没有一个想做大事的人需要一个疯子。
他被宁王放回了苏州。
一个卖字画为生的人
苏州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的灵魂,那就是灵动、敏感、孤独。
他的作品,多古树野花、顽石曲径,或深山古道、苍老润洁,着力渲染荒寒凄凉、萧瑟幽寂的意境。
他的性格特点,从他的名和号可以看出些端倪,他用过四个号,分别是: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
都是想藏住锋芒,向外界示弱,过平凡生活的名字。
但在伤感和失落中生活,也需要生活费。
他开始卖字画为生,这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赚取一些银两维持日常生活,另一个,看上他字画的人,他觉得在精神世界上是可以沟通的。
跟一些文人一样,他帮朋友甚至陌生人写墓志铭。
不同的是,他特别认真。
他认为一个人到世界上走一遭,尘归尘、土归土的时候,应该有个象样的小结。
所以他写的墓志铭,既文采飞扬, 又压抑克制,里面还藏着悲天悯人。
酒
众所周知,文人跟酒,总有不解之缘。
跟其他人比,他也爱酒,把酒也当知已,但不同的是,有些人是彻底地醉了,迷失了,而他在喝酒的时候是清醒的。
这从他的很多诗文和画作里可以看出来,那些都是他酒后的作品。
由几间茅草屋组成的桃花坞,是他在38岁的时候盖好的。
他一直在这里悟道,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喝酒后创作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他在沉默地与命运较量。
他曾写道,“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很多时候,他的好友祝枝山、文征明会坐各种交通工具来陪他喝。
有的时候,坐船去郊外喝。
有的时候,他会拦住路人,说:“我有故事,你愿陪我喝吗?”
酒已经成了唐伯虎身体的一部分。
他的爱情
与后世的争相渲染不一样,他的爱情很平静。
远不像周星驰电影里那样,文武兼具,妻妾成群。
他娶过三位老婆,一位是19岁的时候娶徐氏,两人感情深厚,可惜徐氏难产而死;后续弦的一位,在他因科举案入狱时离开了他; 36岁时,他与患难之交、红颜知已沈九娘走到了一起,从此在桃花坞生活,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有的时候,他会与他爱的人,在桃花坞点三支香,一支苍天,一支鬼神,一支这拧巴的人生。
百转千回,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