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竟然是一本武功秘籍

06-18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饮露
《唐诗三百首》竟然是一本武功秘籍

大老振


你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一日三餐学习工作繁衍后代周而复始?


不,除了你所看到的,还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江湖。


江湖中暗流涌动,肉眼凡胎绝对看不见,除非有一天你能融入他们,你才会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如此光怪陆离的世界。


好比武林。


你永远不会知道村口的一个铁匠竟然会是武林高手,你也不会怀疑那个嘻嘻哈哈的疯丫头居然身怀绝技。


他们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来路。


诗歌的江湖亦是如此。


很久很久以前,《诗经》中的老百姓们唱着歌谣,无意中打开了一扇叫做“诗歌”的大门,还有一个叫做屈原的骚人帮着使劲儿推了一把,从此后,一个走向诗歌江湖的大门敞开了,不少高手出现了。


尤其是在一个叫做“唐朝”的时代,更是人才济济、高手云集、门派众多。


这让初入江湖的人去学哪一门哪一派比较好呢?


别急,菜鸟们的福音来了:


武功秘籍。



1


当时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概括了唐诗的四大门派:


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凄凄满别情。


田园派掌门王维、孟浩然;


边塞派三雄王昌龄、岑参、高适;


咏古伤今派老大杜牧;


送别派……


送别没有派,在那个年代,谁都能折几根柳枝滴几滴眼泪写首送别诗。


其他还有逍遥浪漫派的李白李大侠、忧国忧民派的杜甫杜大叔、专给皇帝提意见派的白居易白老师(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挂着羊头卖狗肉派的韩愈韩教授(以文入诗)、还有不写标题派的李商隐李同学(“无题诗”为他首创)……


这么多门派,这么多首诗,这该是个多么大的宝库啊!


那时隔一两年就会有人编个诗选出来,比如《当代诗歌排行榜十大诗人名诗选》、《爱我大唐之边塞雄风》、《最唯美送别诗精选》等等。


但是这些书畅销个几年也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呼唤一本能体现大唐诗歌真正水平的高大全的诗集出现。


到了清朝的时候,活雷锋出现了。


他就是康熙皇帝。


他在明朝人季振宜编的《唐诗》和胡震亨编的《唐音统鉴》的基础上,举全国专家之力,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编成了卷帙(juàn zhì)浩繁的900卷《全唐诗》。


近五万首诗啊,唐朝有点名气的诗人写的诗都被收录进来了!


康熙大帝,功德无量啊!


这套书这么好,适合不适合学习写诗的人用呢?


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康熙的孙子乾隆,可谓是一个用生命在写诗的皇帝,他一个人就写了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诗。


一个人啊,数量上几乎碾压整个唐朝诗人了,据说他写诗速度之快,上个厕所就能写出来四首。(他用的估计是坐式马桶)


有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呢?


还真有。


就是流传很广的那首咏雪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前三句是乾隆孙子的,最后一句的点睛之笔是随行的大臣沈德潜为了怕冷场为他接上的。


当然,这件事也许只是个传说,不过至少我们能从中读出来一点言外之意:


乾隆写诗的水平实在不咋地。


可见,他爷爷编的《全唐诗》对他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历史又呼唤了:这次我要一本关于诗歌的教材,不是工具书!


刚刚提到的为乾隆续诗的沈德潜憋了个大招,亲自编选了一本《唐诗别裁集》。


这次他把诗人精选出了270余人,1900余首诗,至少让人不那么望而生畏了。


但他毕竟是皇帝身边的大臣,书里面选进去了不少为帝王唱颂歌的马屁诗。


会有这样一个人,编出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正经典的唐诗精华本吗?




2


其实那时候有一本教材挺流行的,所有的老师教孩子学诗都要用这本书。


这就是从宋朝起就开始流行的《千家诗》。


《千家诗》好不好呢?当然好!


首先它能从宋朝经历元朝、明朝再到清朝,期间五六百年的时间不断修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其次它选的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没有偏的、难的、怪的,易学好懂;


还有它题材多样,你想学山水田园诗?有!你想学送别赠友诗?有!你想学学思乡的、咏物的、题画的,或者考场作文类型的应制诗,统统都有!


最关键的一点是它选诗1281首,总体来讲还是比较经典的。


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要向权威发起挑战:我要编一本适合所有人的武功秘籍!


这个人,在历史的节点写下了一段宣言,这段话宣告了《千家诗》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唐诗三百首》的时代即将来临。


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bǐ)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个人肯定了《千家诗》的一个优点,即“易于成诵”,好读、好背、没有生僻字。


但是,缺点一大堆。


首先选诗太过随便!难道“易于成诵”和“脍炙人口”可以划等号吗?顺口溜好读好背,那也叫诗?


其次,只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其他的体裁都不选,难道好诗就只有律诗和绝句吗?


最后,唐朝的诗就是唐朝的诗,宋朝的诗就是宋朝的诗,干嘛要混在一起?小孩子多容易背混呀,考试写错了诗人出生的朝代怪谁?


肯定了优点批评了缺点之后,就要立下宏伟目标了。


我编的书,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只选唐朝的脍炙人口的诗,宋诗将来有机会再说。选诗标准跟身份地位名气无关,最关键的是要脍炙人口!


2、我要每种体裁的诗都选上几十首。(先普及一下诗歌知识啊,唐代以前的诗都叫古体诗,唐朝以后的绝句啊律诗啊一直到清朝的诗,都叫近体诗。)古诗我要选,什么乐府诗啊古风啊歌行体啊我要选,律诗啊绝句啊这些近体诗我也要选,四言六言五言七言都要选!


3、数量不能多,三百来首就足够了,《诗经》不是号称“诗三百”吗?数量刚刚好。


4、三观一定要正,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首诗都要点评!


5、这本书不仅适合做启蒙读物,要从小读到老了还能读!


6、只要熟读我编的这本书,就算是学不会作诗,借个景抒个情什么的,绝对让你张口就来!


天哪,从近五万首诗中选出300余首,而这些诗既要能体现诗人的风格特色,要能凸显诗人在诗坛上的地位,还要能反映唐诗的基本风貌。


这个人是不是疯了?



3


事实上,这个牛人真做到了。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选诗的吧,那些天天为选题愁得挠头的编辑可以来这里找找灵感。


《唐诗三百首》共选诗人77家,诗作313首。


从诗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看,上至皇帝老儿、下至读书人老百姓,甚至和尚妓女,只要你写的诗脍炙人口,就绝对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比如杜秋娘,做过侍妾、做过歌妓,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做过皇帝的妃子,可是老年时却住在一个破道观里,穷困潦倒,她年轻时曾经写过一首《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流传甚广,杜秋娘就凭借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首》中幸运诗人的七十七分之一。



这本书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体裁很全。每个诗人爱写什么体裁的诗是和他的气质非常吻合的,这和什么人适合练什么武功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杜甫的律诗成就非常高,这本书里杜大叔的诗选得最多,39首,他一个人就占了整本书十分之一还多的篇幅。


而这39首里,律诗占了23首。


律诗,就是杜大叔的独门武功。虽然后世一直在学他,也有人写得还很不错,但是想要超越老杜,不可能!


看看为他夺得“七律之冠”大奖杯的那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人是“有篇无句”,有人是“有句无篇”,可是杜大叔这首,有篇有句,句句经典啊!


接着来看李白。


高手们写诗自然是什么体裁的都能随手拈来,对于白哥而言,更是No problem。


然而,白哥最擅长的是乐府诗。还有什么诗像乐府诗那么不受拘束、那么随心所欲?想写几句写几句,管它格律不格律,用韵不用韵。


白哥入选29首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首《将进酒》: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还有什么诗能比乐府诗更能体现我们白哥的风采?


再来说说风度翩翩的王维同学。


他和白哥同年出生,但是他俩的风格是多么不同啊!


他是那么温文尔雅,为人又是那么低调,他在《唐诗三百首》中入选的诗也是29首,很明显五言绝句才是他的最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一个惊奇的发现——

杜甫,儒家;李白,道家;王维,佛家。


儒释道三家,齐了!


厉害了,我的牛编辑!


你以为编本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吗?


你以为挑战权威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吗?


凡是敢于挑战权威的人都有三个特点:深厚的学识、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胆识。


深厚的学识是基础,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凡是能考上进士的,哪一个学识不深厚?


高超的见识是智慧,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拥有智慧。


非凡的胆识是成功的关键,你学识深厚、见识高远,没有胆量去做,一切不都等于零吗?


下面就让你们见识见识这位牛编辑的胆识。



4


一提起江湖中的绝顶高手,大概很多人都能想到“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有没有觉得白哥很有黄老邪的风范?管你什么黑道白道,我只关心我的道道。


有没有觉得杜大叔很像北丐洪七公?侠义心肠、家国情怀,可惜杜大叔不知道有没有尝过叫花鸡的味道,活得倒像是叫花子。


诗佛王维,和出家当和尚的南帝很有一拼吧?


那么谁更像是西毒欧阳锋呢?


数来数去,大概也只有白居易可以当得起此称号了,因为至少他很“毒舌”,讽刺起皇帝来也是毫不留情的。


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排名唐朝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居然只选了六!首!诗!


六!首!


试问,唐朝诗人里还有谁比白居易的粉丝多、名声传播得广?


谁都知道是白居易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可是白居易写的乐府诗,这位牛编辑竟然一首都没有选。


白居易入选的这六首诗,分别是《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后宫词》、《望月有感》。


咱们来欣赏一首比较小众的《后宫词》:

泪失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把弃妇的幽怨写得如此入木三分,不得不说,选中此诗的人眼光太毒了,他比白居易自己更了解白居易的优势到底什么。


不是乐府诗、不是讽喻诗,白居易的特点就是“以情取胜”!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能当的起诗人中“西毒” 的称号呢?


答案是:李商隐。


是的,就是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李商隐同学。


他的爱情诗写得柔情、缠绵,读之令人肝肠寸断。


原来,爱情才是这世界上最无药可解的毒啊!


牛编辑的眼光,不仅老道毒辣,还很超前。


后来研究者发现,《唐诗三百首》里的许多诗都很有意境,可以拍成电影。


电影里有个术语,叫“蒙太奇“。所谓”蒙太奇“,就是把不同的镜头剪辑在一起,以形成一种独特的体验。


举个例子吧,比如李商隐思念妻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这四句诗分别由四个镜头组成。

过去——现在——将来——过去。

长安——巴山——长安——巴山。


然而,这只是一条时空上的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了,他是在阴阳两世间穿梭。


这种时空上的交错,就是唐朝版的《人鬼情未了》呀!


牛编辑的确很有胆识,他还打破了“诗必盛唐“的魔咒。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人的诗都有编选,这在当时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老兄翻翻白眼儿,一概不理。


牛人之所以是牛人,就是因为他们绝不随波逐流。



5


因为《唐诗三百首》选诗脍炙人口,因为它体裁完备、内容丰富,所以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学诗的启蒙读物。


启蒙,不是因为浅显,而是因为经典。


经典的内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常读常新,所以老少皆宜。


并且,这本书还同时具备两种功能——欣赏性和写作指导性。


这就厉害啦,又美观又实用,谁不喜欢?


然而话又说回来,难道这本书一点缺点都没有吗?


金无足赤,书无完书,当然有。


这本书最大的缺点是少了一首诗、少了一个诗人。


这首诗就是张若虚“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这个诗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诗鬼”李贺。


这是什么原因呢?要想解开这个迷,必须要了解一下这位牛编辑。


千呼万唤始出来,神秘牛人终于要露面了。


他叫蘅塘退士,大家都知道《唐诗三百首》,却很少有人能记住他的名字。


我们一定要记住他,因为他是一个会做减法的人。


会做加法的人到处有,会做减法的人太少见。


做减法,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退士“,不进反退,从他的号上来看,这简直就是扫地僧一样的存在啊!


他留下来的事迹很少,只知道他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为官清廉,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如果不是一枚小小的印章,估计到现在大家都不会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孙洙。


他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选诗的标准除了“脍炙人口”,还要“温柔敦厚”,这和他的人品很有关系,三观正,满满的正能量。


不选《春江花月夜》,是因为它不太符合排律的规范;不选李贺,是因为李贺的用语太过晦涩艰深。


白璧微瑕,这并不影响《唐诗三百首》的伟大。


如今,《唐诗三百首》仍然是孩子学诗的入门读物,也是诗歌爱好者的首选。


如果你说你喜欢诗歌,却连《唐诗三百首》都不知道,岂不要被人笑掉大牙?


学习《唐诗三百首》的正确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1、首先熟读熟背,抓住12岁之前黄金机械记忆期,“不求甚解”,只要发音准确,背下来就行。

2、准备一本《唐诗三百首》的字帖,一边练字一边背诵,一举两得。

3、精读每首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浸润在唐诗的精华里,滋养你的精神和气质。


想想在每一个太阳初升的早晨,每一个晚霞满天的黄昏,若有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手,人生,夫复何求?




6


然而问题来了,很多人在“熟读熟背“这个环节,就已经一辈子和《唐诗三百首》绝缘了。


因为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可能是这样背诗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来,跟我读。哎,别跑别跑,刚刚99遍,你怎么就不能坚持呢?

赶紧把这首诗背会,不会背不让出去玩儿!不会背不让吃饭!

老师说这首诗今天务必要默写,家长要签字,不然明天默写错了要罚抄100遍!

同学们,这些诗都是我们要考试的重点啊,赶紧背,考不好拉咱班的分!

……


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唐诗的吗?


杜大叔一定会哭着说:我用生命写成的诗,你们竟然用它来考试!


标签: # 诗人 # 的诗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