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 1950-60年劳模精神的特点
大家好,今天伯乐人生活网小编来为大家关于劳模精神 1950-60年劳模精神的特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劳模精神 1950-60年劳模精神的特点,解答国家级的劳动模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是全国人民的学习标兵,而且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体现,在其身上体现了国家意志的反映。社会在发展,时代精神在前进,因而劳模精神、劳模特征也......
解答
国家级的劳动模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是全国人民的学习标兵,而且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体现,在其身上体现了国家意志的反映。
社会在发展,时代精神在前进,因而劳模精神、劳模特征也是在发展着的,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特点。
(一)50年代
50年代劳动模范的特征深深地烙上了两个时代烙印:一是新中国的解放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二是红色中国的“突然出现”震惊了全世界,朝鲜战争的全面爆发反映了国际敌对势力对新生红色政权的一种“态度”。
所以,以时传祥、郝建秀、王崇伦、赵梦桃、张秉贵、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普通劳动者,在他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以他们高尚的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成为激励全国人民的楷模。
的确,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一种工人阶级的意志,他们获得的劳动模范称号不是靠“评”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干出来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以,以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王海、张积慧为代表的一大批战斗英雄,不怕牺牲、艰苦卓绝、舍身为国、浴血奋斗在朝鲜战场,狠狠地教训了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美国佬,中国人民第一次将世界头号强国逼到了谈判桌前,第一次体会到了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扬眉吐气的感觉,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将爱新中国与爱伟大的共产党联系在了一起。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说,50年代新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就是在上述两类英雄模范的激励下获得的。
在50年代召开了三次劳模会议:1950年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6年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59年的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二)60年代
由于“三面红旗”的失误和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人心亦有一点“散”。
怎样动员全国人民克服发展中的困难?怎样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两个典型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一个是雷锋,一个是焦裕禄。
尤其是雷锋,毛泽东同志还作了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
的确,当时的社会需要强调无私、关爱、理解、奉献的“雷锋精神”。
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战士,他没有身居高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而只是用自己极为平凡的言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国家、集体和他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既在于它的无私和伟大,也在于它的平凡和一贯。
“雷锋精神”的确是感动、激励了一代人,像王杰、麦贤得、刘英俊、蔡永祥等英雄人物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的确,当时的社会需要与大自然做艰苦奋斗、自我奉献的焦裕禄式的干部,因而当时的社会热情呕歌了一大批像陈永贵、邢燕子、董加耕、侯隽那样在艰苦的农业战线上顽强拼搏并取得巨大成绩的人,热情呕歌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正是在这一大批活生生的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的激励、带动下,中国社会的经济复苏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960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