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患者必看!用药的五大误区,对你非常重要!

01-09 生活常识 投稿:我找回了孤
三高患者必看!用药的五大误区,对你非常重要!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症,可单独存在,也可相互关联。三高症已成为人类致命的“头号杀手”。在中国人中,与三高症相关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7%。来看看以下误区,你犯了几个呢?


误区一:急于求成,不遵医嘱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常常急于求成。当服用2天未见血压或血脂降到自己的预订标准,就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


其实,不同种类药物的起效时间是不一样的,短的数分钟,长的需要数周或更长。很多时候不是服药无效,而是时间不到。


硝苯地平普通片或胶囊等,虽起效快、降压迅速,但降压作用不平稳,可诱发心肌缺血,不建议患者服用。


误区二:吃药一把吞,没有时间表


对三高患者而言,正确的服药时间尤为重要。



1. 降压药


在一天24小时中,人体血压呈“两峰一谷”现象,即9:00~11:00、16:00~18:00两个高峰、凌晨2:00~3:00一个低谷。临床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当服用长效降压药(一日一次)时,应在7:00时给药,切忌在睡前服药!这是因为,夜间血压处于“低谷”,服药会使血压更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中风。


2. 降脂药


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阻碍肝内胆固醇的合成,并同时使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由于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


3. 降糖药


二甲双胍既可用于Ⅰ型,也可用于Ⅱ型糖尿病。


普通片或胶囊:应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轻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肠溶片或胶囊:胃肠道反应较轻,应餐前30分钟服用。当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药物浓度也相应较高,可较好地覆盖餐后血糖高峰期。


缓释片或胶囊:每日一次,通常晚餐进食时或餐后服。


误区三:吃完药就散步,忽视用药风险


据统计,跌倒在意外伤害死因中排在第4位,更是65岁以上老人的首位伤害因素。口服药物后30分钟~1小时是跌倒高风险期。


降压药:服降压药后最常发生的是眩晕、晕厥和短暂意识丧失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从而导致跌倒的发生率增高。代表药有美托洛尔、特拉唑嗪等。


利尿药:这类药物在起利尿作用的同时,患者可因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体液和电解质,出现嗜睡、乏力、头昏、站立行走不稳而跌倒。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降糖药:降糖药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意识、精神、视觉、平衡等,且有导致低血糖的可能,使服药者跌倒风险增加。代表药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抗心绞痛药:这类药物因扩张血管,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眩晕等,身体失去平衡而跌倒。代表药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误区四:不了解药物成分,盲目相信中药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没有一种药物能从根本上治愈高血压和糖尿病。


市面上有不少宣称能根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所谓纯中药制剂,实际上都加有西药成分,根本不是什么“纯中药”。


误区五:不注意自我监护,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药物大多需要终身服用,更应格外关注正在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1.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毒性和肌肉毒性。


一是,当出现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吐泻、黄疸、肝痛时,应立即就医。


二是,当出现肌肉不适,或无力症状,或排褐色尿时,应立即就医。

   

    2. 阿司匹林


绝大多数三高患者都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消化道不良反应明确,发生率较高,胃出血和穿孔甚至是致死性的。


一是,要采用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法。虽然“拜阿司匹林”说明书要求餐前服用,但是若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时,可改为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二是,注意观察出血表现。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消化道症状不明显,当出现血肿、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龈出血、血便或黑便时,应及时就诊。


三是,定期检查血常规和便常规。阿司匹林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患者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