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泥鳅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01-09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饮露
泥鳅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泥鳅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1.清除敌害。泥鳅的主要敌害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防治方法:①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打捞干净。②进水口要用铁筛网围拦好,防止野杂鱼随流水进入池中。③不让鸟类接近鳅池,发现鸟类接近鳅池应予驱赶。

2.水霉病。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时节容易感染水霉病。水霉病的症状为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防治方法:发现此病,用2%~3%食盐水浸洗病鳅5~10分钟,或用浓度为1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鳅体15~30分钟,即可治愈。

3.寄生虫病。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防治方法:发现病鳅时,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或用0.5%的晶体敌百虫(1立方米水中放0.5克)全池泼洒。

4.气泡病。鲜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容易导致气泡病。症状为病鳅肠内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防治方法:发病鱼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注意适量和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预防此病的发生。

5.泥鳅曲骨病。病鳅背骨弯曲,多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防治方法: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促生长,使病变逐步好转。

6.赤皮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对泥鳅危害较为严重。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20分钟;也可用占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中连续投喂3天,疗效比较显着。

标签: # 泥鳅 # 方法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