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的脸已经被“小人”们打肿了
最近几年来,很多加上“小戏骨”前缀的经典影视剧进入大众视野。与一般翻拍不同的是,剧中出演的演员都是六至十二岁的孩子,如此演绎,究竟是全新尝试还是恶搞噱头?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小戏骨”为何成为当下影视界的一大热点?
自《红楼梦》《三国演义》后,同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也终于迎来了它的“小人版”。最近几年,因翻拍《白蛇传》一炮而红的“小戏骨”系列经典影视剧进入大众视野,并屡屡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从2015年12月起,潘礼平团队已拍摄了《小戏骨刘三姐》《小戏骨补锅》《小戏骨白毛女》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其中,《小戏骨白蛇传》的播出让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注意到“小戏骨”品牌剧,微博网友转发,各路媒体报道,《小戏骨白蛇传》以其动人的演技和到位的“良心制作”,获赞无数。随后《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下简称《小戏骨红楼梦》)更是一部乘胜追击之作,豆瓣评分高达9.1分,直逼经典87版红楼梦的9.6分,远超6.0分李少红版的红楼梦。获得观众如此多的认可,“小戏骨”似乎已经成为了影视届一股难以抵挡的新锐势力。
其实,童星在影视界也好、模特界也好其他领域也罢,都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群体,小小年纪的才气纵横难免让众人刮目相看。但是如今“流量明星”盛行,在娱乐圈日益膨胀的泡沫里,有多少人曲解了“出名要趁早”这句话而盲目造星,让孩子走上那条看似熠熠闪光的星途捷径。因此,大众早已对各类选秀麻木,渐渐也丧失了对新面孔的期待和信任。
在关于“小戏骨”品牌剧的很多报道评论区内,不乏质疑的声音。“一群小孩子真的能明白这些经典吗?”、“小孩子真的会演戏吗?”,面对这些来自成人世界的问号,“小戏骨”的演员们用自己的表现给了大家一个感叹号。
在《小戏骨红楼梦》中饰演王熙凤的郭飞歌年仅10岁,却将凤姐儿的精明强干和泼辣性子在流转的眉眼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开拍之前,郭飞歌以87版邓婕的王熙凤为教材,花了两个多月单单去学王熙凤的笑声,从她与众不同的笑入手,走近这个人物。其他小演员们也是如此,勤于钻研,塑造出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人物。
(影视剧照/图)
其实,表演是不以年龄论高低的,只要拥有天赋并加上后天努力,童星的表演也完全能够得到市场和专业人士的认可,自然也足以担得起“戏骨”二字。2015年热门电影《房间》中饰演Jack的天才小童星雅各布获得了第21届评论家选择奖最佳新人演员奖,就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正如成人世界一样,童星的演技也有好坏之分。假如我们在看待童星时能够避免“儿戏化”的评价眼光,或许能够对童星们的演技作出更加有针对性和公允的评价。
“小戏骨”品牌剧的豆瓣评分平均分在8.3分,其中《小戏骨白毛女》9.0分、《小戏骨红楼梦》9.1分,可谓战绩骄人。相较而言,李少红版的《红楼梦》仅为6.0分。十岁上下的孩子们演得一板一眼,专职“演员”们却难以演得像样,以评分为直观载体,如此强烈的对比,“小戏骨”品牌剧究竟打了谁的脸?
(资料图/图)
如今在娱乐圈,演技不再成为一把重要的刻度尺,颜值、流量则是制片人看中的最佳标签。因此,“演员”成为了一个触手可得的身份标签。只要成为一个流量明星,拥有自己强大而稳固的粉丝基础,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经验不足的新生代演员亦或是和表演不搭边的歌手舞者,你都可以接到热播剧的剧本。与此同时,经纪人团队会为你包装,为你宣传造势,粉丝也会为了明星照单全收。这一系列的内外因促使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娱乐圈内不停地疯狂加速。
而“小戏骨”的出现恰恰是让我们把视线回归到了表演本身。
任职于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刘天池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如今演员中演技合格的演员约为百分之十。”究其根本,现在的年轻演员不愿意花时间去磨练演技。一旦遇到观众在演技方面的质疑,他们总是会用“年龄尚幼”“入行不久”“经验不足”让自己躲入“成长中”的安全地带。
如果说这种借口能够成为演技不如老戏骨的绝佳借口,那么“小戏骨”们的表现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据了解,《小戏骨红楼梦》选角两个月,定角色后演员们又拿剧本看老版视频研究了两个多月方才开拍。观如今的电视剧制作周期越来越短,开拍后两个月就全剧组杀青。拍片子成为了一场速度较量,难道电视剧真的只是一台可以速成的造钱机器吗?如果主创演员和制片单位如此“默契”的相互放水,那么低质量的电影和电视剧层出不穷的奇怪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选材上,当下的电视剧更像是单纯的休闲娱乐,题材毫无营养又难有新意。观众越来越难在剧中看到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导演为了追求效率,根本来不及花时间仔细揣摩剧本,更遑论对人物形象的全方位塑造了。在台词方面,更是极度追求低级的表达形式,把观众的鉴赏能力不断弱化,将情节和对人物的诠释以最为简单暴力的形式去进行输出。
在剧本的选材和改编上,可以说,“小戏骨”是中国影视界一本合格的教科书。
“小戏骨”品牌剧的制片人潘礼平在一次采访中谈及剧本创作。他表示,自己选择对经典的翻拍是为了更好的选择社会需要的题材,不是什么题材容易吸引眼球容易火爆就要去拍。正如潘礼平团队打造“小戏骨“的初衷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让孩子影响孩子一样,“小戏骨“的剧本素材覆盖到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架起了老中青甚至是少儿的文化交流桥梁。在拍摄《小戏骨白蛇传》时,由于担心小演员们理解不了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于是潘礼平将剧本改编,保留其中骨肉别离的人情味,尽力让每个角色生动完整。
然而,任你如何苦口婆心,流量小生自岿然不动。清一色小鲜肉的流量小生们难成戏骨,缺的并非教科书,而是在面对资本热钱时岿然不动的敬业精神和艺术风 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