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把脉”,他请来了“透视眼”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想和星星遨游
给排水管网“把脉”,他请来了“透视眼”

刚刚武汉3月22日电“类型:检查井;建成日期:2017-10-09……”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道得街头,刘赛将手机摄像头对准路面扫一扫,屏幕上便出现了地下输水管道得立体三维图像和设备信息。

刘赛是武汉市江夏污水处理厂厂长,巡检排水管网是他得日常工作之一。但错综复杂得城市管线深埋地下,管线出现问题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比如过去对排水管网进行漏水巡查,需要有经验得听漏员拿起设备、贴紧路面,仔细听音。判断漏点远近、水量大小,全靠一双耳朵。”刘赛说,“不仅耗时费力、效率低,而且很难及时全面防控风险。”

如今只要打开手机软件,感谢阅读“AR找管”功能,刘赛就仿佛有了“透视眼”,不仅能够精准定位管线位置,还能实时查阅管网材质、埋深、管龄、类型、流量压力等数据信息。

“AR找管”功能演示。

刘赛一边演示手机上得“中信智慧水务”App,一边向感谢介绍自己得“新帮手”。“排水管网渗漏问题,‘AR找管’技术也能提供帮助。通过信息化改造,如今排水管网连接了大量得传感器,一旦管网发生渗漏、堵塞等情况,系统能第壹时间监测到管网异常,并向后方发出报警提示,协助后方快速高效处置。”刘赛说。目前武汉江夏区300多公里排水管网已实现智能化管理,管道得运营、维护、修复效率较过去大大提升。

刘赛工作方式得变化是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水务数字化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水务管理服务能力得一个缩影。为更高效、智慧、精细化地管理城市水资源,水务部门借助可以力量打造“智慧水务”,逐步摸索“一张网、一张图、一体系、一平台”得城市水处理信息化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除了身边排水管网得信息,刘赛点开“中信智慧水务”App中得出水水质水量界面,几公里外得江夏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状态和工艺运行参数也一目了然,数据是否异常可直接看到。

“告别了传统得必须到现场观察仪表得人工作业方式,随时掌握厂内运行情况,极大提高了故障处理得反应速度和综合管理得效率。”几年时间内得巨大变化,让刘赛更加期待更多新技术投入应用,进一步为水安全保障、水品质提升、水资源供给夯实基础。

标签: # 管网 # 水务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