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决定你的格局

01-08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予我
思维方式决定你的格局

                                                                     


你喋喋不休的跟朋友说某个女神身材多好、皮肤多白、性格多么开朗乐观,你多么喜欢向往崇拜等等。


旁边另一个人悠悠的来一句:那不也是一堆碳水化合物吗?



你什么感觉?


除了想打他。


还得承认他说的挺有道理。


因为他说的跟你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你在说外形、性格,而他在说人的生化问题。

许多大师仁波切们就是这样聊天的!



在2000年左右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在人才市场上见到一个应聘的小伙子这样介绍自己:


“我是四个网站的CEO”。


当时我的理解,可能是他建了四个个人主页。


这是一个层次!


按照这个小伙子的介绍方式,马云的个人介绍应该是“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等等的负责人”。



而你在新浪微博上看马云的认证资料里面却写着“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马云”,名字里还写着“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



按传统的认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应该考虑的是家国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最早是由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提出来的,他认为咱们当前的高等教育在培养这样的人,而不是培养那些对国家有担当、对社会有责任的人。


整天考虑家国天下还是整天考虑买个大点的房子、娶个漂亮老婆、生个儿子然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当然是格局的不同。


当你整天在想如何摇到一个车牌买一辆车的时候,有人却整天思考如何解决大城市的交通出行问题,所以你买了车他们做了滴滴、摩拜单车。

还有人想地球快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必须考虑星际间的移动问题,他们就去做火箭、考虑普通人如何移民外星球。




曾经有一阵子逃离“北上广”的风潮,但许多人回到故乡时却发现,那里还是熟人社会,办任何事情都需要关系和勾兑,个人能力到是最不重要的因素之一。


所以许多人逃离一阵子后,又回来了。


当在家乡跟人吃饭、喝酒、聊天的时候,那些混在北上广深等地方的不少人,其实心里鄙视自己那个靠拼爹找了一份工作,月薪不到5k却过得很悠然自得的同学,认为他们格局不高。



而那些同学在心里也看不起从北上广回来的同学,每天累得像狗一样,地铁能挤怀孕的地方,即便工资高点,能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造成格局差异的原因很多!


物质上的差异会造成格局的不同,王健林很真诚的说小目标是“挣一个亿”,这对于拥有上千亿资本,能操控数千亿的人而言,的确是小目标。


但对于月薪1万的人而言,却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颜值就是一切的年代,颜值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格局。其他的譬如你生活的家庭、所受的教育、朋友圈子等都会影响格局。


所处的地域甚至会影响一家企业的格局,你可以发现在北上广深的公司大部分考虑问题时从全国考虑,而一个三线城市的公司则更多从考虑自己所在的城市,最多考虑全省的情况(当然这是说的普通情况)。而从纽约、伦敦来的公司,一张口就是全球市场。


除了这些外在的情况影响格局外,认知是另一个影响格局的核心因素。,


你会发现格局高的人跟你思考问题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他们思考的是更宏大、本质和更系统化的问题。

譬如你在为一次考试失误辗转反侧时,他在思考的是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


你在纠结于失恋而痛不欲生时,他在思考人生跟谁相遇只不过是概率问题和短时间内的陪伴。

你在思考下个月就可以攒够五十万交个小房子的首付时,他思考的是如何赢取别人的信任,能够持续挣钱一百年。


格局大小有差异的人之间,在初始的时候大致看不出差别:但格局大的人可能走的更远更高,虽然格局小的人起步的时候甚至走的更快,但长久看不易取得大成就。


但格局本身也是变化的,许多人的大格局并非天生,而是随着一次一次取得成就,然后再去提高!


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经明白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了:


除了小我还要有大我,摆脱纠结于自我的状态,多关注世界、人类、行业、专业、领域,多关注需求!


孙中山说“要想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如果你是一个小职员你也可以站在你们部门经理的角度考虑、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那你就可以超越你的职位思考更多的问题。


如果你能超脱一个企业,站在行业、社会的角度考虑,站在时间的轴上(过去现在未来:不仅仅考虑现在,还考虑历史和未来)去考虑,甚至从人性、人类的角度考虑,那你思考问题的层次一定会极大提升。

标签: # 的人 # 格局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