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写景寓意艺术技巧
毛泽东诗词中的写景寓意艺术技巧
周裕本
毛泽东诗词既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熟练地运用了旧体诗词的写作形式,又有生动鲜明的民族特色,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真正达到了中国古体诗词写作的上乘水平,成为记录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生涯中的纪实艺术写照,使之成为以诗证史的独具一格的典型范例。
拜读伟人的诗词,笔者从中感受到他在艺术创作当中不仅灵活地运用了“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及古诗学传统思想——“诗言志”的审美风格,所咏之词无不处处彰显出伟人高尚丰富的情感内涵,其心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跌宕起伏,与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留下了耸立于后人心中的一座光芒万丈的历史丰碑。尤其让人敬佩的是,伟人在其诗词写景中,成功地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融结合的手法,状景抒情,让人如置其境,感受到其中生机勃勃的革命青春活力。
壮伟场面折射博大胸怀
在诗词写景中,伟人善于借此咏颂雄伟场面来折射出他的俯仰今古,包融万物的博大胸怀。在他的笔下,无论何时何地,总把自己的博大、乐观、革命情怀点染了气象万千的雄伟场面,充满无限生机的壮阔境界。
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词中开头对秋景的描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木霜天竞自由。”一段,一扫历来大多诗人笔下写寒秋惯常出现的凄凉、孤寂情调,而用大气磅礴,一泻千里的笔锋,将自己的心潮与湘江一起融流入万里长江,汇进浩翰的大海,带来神情飞扬的效果。接下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由他看到多么绚丽多彩无限生机的秋景万物,联想到伟大祖国的江山如此广阔美好,而后,从天地万物引申到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现实,感慨由此油然而生,提出了关系革命成败的极其重大的原则问题,表现出寓意深长的英雄气慨。
又如《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此上阕全是写景,大自然在伟人的笔下,一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就把原来雨后初晴的天空静态的美变得灵动起来,“雨后复斜阳”写出雨停后,夕阳映照大地一片艳红,而“阵阵苍”用笔自然细腻精妙地描绘出雨后大柏地诱人的丰姿盛装,这正是革命根据地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真实写照。从中蕴含着伟人回顾对这片经过艰难缔造创建而成的红色热土的由衷喜悦和珍爱之情。此两句与唐代诗人温庭筠《菩萨蛮》一词中“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虽在字面上有所相袭,但于内容情调上却截然相反,正是伟人从前人诗词吸取其形式之美而避弃其感情消极之处,使之成为“古为今用”的有力佐证。
再如《沁园春·雪》一词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不仅突出了词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叙述写景笔力多么雄劲有力,境界如此壮伟博大。接下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伟人的妙笔生花,只巧用此精短几句,就将单调的雪野写得雄奇壮丽,将静止的景物赋予生命感,写出了雪的外貌,写出了雪的精神,更折射了革命者博大豪壮的胸怀,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景生情,顺理成章地过渡而成“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佳句。
古往今来,历数众多诗人写雪景的诗词数不胜数,有侯门深院的观雪咏吟,有山村水驿的踏雪寻景,有孤屿寒江的雪中垂钓,有雪原大川的登远眺雪,就词论词,确实难以找到伟人这首如此造语雄浑,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绝佳之作,令人读后胸怀开阔,精神振发,余味无穷,真可谓千古绝唱。
巧用修辞 引发寓意深远
伟人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无不深情地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寓意,其作品通过众多典型意象的展示,用自身的革命豪情把美的景色及内心的感觉同面前的革命前进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让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在诗词中得以最完美的组合,为读者营造出一幅幅美伦无比的大自然画图,构成高远意境的基调。无不充分呈现出伟人鲜明独特的创作个性的才艺功能,从中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从中引发出作者寓意深远的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操。
比如:《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结尾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在描绘过关后的景色中,巧用了两个比喻,伟人用其奇妙联想现实而创设出深沉的意境气象。仿佛在人们面前拉开一幕大笔淋漓的场景,读来苍凉悲壮,令人动容,情见于辞,意托于物,海是浩瀚无涯的,“如海”虽然状写的是苍山,但足以显示出革命征途的波澜壮阔前景,红军胜利进军的声势浩大;血是鲜红炽热的,“如血”虽然状写的是残阳,但却象征娄山关一带战斗的悲壮争战,反映出中华儿女革命路上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是多么伟大和豪壮。再看,他在《七律·长征》一诗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前两句写的是山,后两句写的是水,其结构层次井然有序,字词对仗工整,内容构思精巧,场面气魄十分壮观。其前联采用了对比,映衬而又夸张手法,是泛写红军西进征途的景观;而后联则是用实写景,以虚说事,形象而又自然地把红军“抢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的两次战役实况展示在读者面前。此两联以景代事,以景传情,使叙事巧妙融入写景抒情之中,层次极其分明,前后照应自然,实为开古人写山水律诗之先例,既具体形象地描绘了红军如何把“万水千山”“等闲”视之,又恰到好处地烘托出红军战士高度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从中领略到伟人用笔如用兵的“如神”风采魄力所在。再如《十六字令三首》,这三首小令从总体上对红军路上所经过的诸作作出具有典型性质的艺术概括,运用的多种修辞方式比喻新颖、夸张大胆,想象构思奇特,象征妥贴恰切,为这古来最短的词调写作留下不朽的名篇。
其一首,写的是山之高峻。从人的活动写山,山是静态的,面对巍然屹立的高山,按民谣说法“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而作者偏偏将“要下鞍”改为“未下鞍”,仅此一字,就造成鲜明的对比,让其产生与安全相反的艺术效果,再转为“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此句虽极言山高,但实写人比山还要高,所引出民谣夸张手法通俗生动,无形中突出红军攀高峰、战困难、向胜利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
其二首,写的是山之气势,群山由静化转为动,一句“倒海翻江卷巨澜。”让群山起伏如同巨浪翻滚的江海扑面而来,这就把静态的群山调动灵活起来。接下来“奔腾急,万马战犹酣。”一句,将山比喻成如同奔腾冲突的万马正在忘我的酣战。此首小令全由此喻构成,其内涵如此丰富,所造设的境界及气势是何等的壮阔雄伟,象征着这万山丛中行进着战斗的红军战士群体英雄形象。词人明写山,暗写人,以山喻人,真切地反映了伟人领导下的红军所向披靡的战斗场面是多么激烈壮观。
其三首,写的是山之耸峭。奇峰突起如同一把神奇的宝剑,竟刺破青天也没有残缺,历代诗人哪有象伟人这样以剑比山,不仅取其形神,而且进一步赋予这把神剑以更奇特的力量。“天欲堕,赖以柱其间”,暗用了不周山的神话传说,借山之“锐”、“高”,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所跨越征服的无数艰难险阻逐个踩在脚下,其业绩永载革命史册,令人不由想到伟人这支神来之笔,真可与刺破青天的神剑和巍峨的山峰同比高大了。另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词中,“红旗跃过汀江,直上龙岩上杭。”的“红旗”是指代红军,使用是修辞上借代的手法,因为仅从字面上看,“红旗”是不能“跃过”的,这里用“红旗”借代红军,让人眼前仿佛展现出一队队红军战士高掣着手中鲜艳的红旗,浩浩荡荡、意气风发的突破敌军的“会剿”重重包围,跟随伟人自井岗山东征福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的雄伟场景。此借代的应用,由红军意指革命洪流汹涌澎湃,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其寓意言简意赅,使该词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修辞效果。
咏景抒怀彰显高尚情操
事实证明,伟人写作诗词善于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把自己对革命的火热情感赋予各种景物身上,淋漓尽致地全身心投入抒发自己的情怀,从中揭示出一个个深刻的革命生活哲理,给人们高尚的思想和艺术享受。作为他的代表作《沁园春·雪》,从写雪景入手,用艺术铺叙的手法,结合长城、黄河、秦晋高原上的群山、原野层层烘染,在读者面前描绘出一片壮丽宏伟,生动多姿的“北国风光”,接着笔锋一转,进入议论,由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历经评说,得出其后的结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该词写景之处,放笔丰富奇丽的联想,从远近相间,动静相错的壮丽雪景,想象到雪后美好风光,引发到对祖国的江山多娇的赞叹。议论中,用一个“惜”字领头,再加以“略输”、“稍逊”、“只识”等词,对所提的古代著名帝王人物的评价,高屋建瓴归纳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个主题上来,让其成为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是对新社会人民大众的赞辞,是对新时代革命英雄的颂许,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奉献一生力量。拜读这首雄厚感人的咏景抒怀的佳作,读者由衷感到伟人的博大壮阔胸怀,寄寓的高尚革命为民情操,写下了如此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咏景抒怀之词,不愧为历代文学艺术领域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记得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中这样写过:“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卜算子·咏梅》一词就是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之美,让读者沉浸在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之中,去领略领袖那如梅般的高尚情操。伟人在该词的写景、咏物之间,无不充满革命豪情,意在激励中华儿女面对国内外带来重重困难,要学梅花那样战严寒、斗冰雪,去迎接绚丽的春光。
这首观景咏物之词,为咏梅诗词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写作境界,其中借梅咏赞高尚情操,更是古来咏梅诗人难以相比的,象宋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后人称为千古名句,今天看来只不过是就梅写梅而已。伟人小序写道的:“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两词相比,陆词一是境界静止;二是其借物寓志情绪忧郁消极悲观;三是品格清高,孤芳自赏。而伟人之词却是欢快、流畅,胸怀宽广,内心坚强乐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写出了梅花坚强的斗争精神和茁壮旺盛的生命力量。更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与前句相对照,山花烂漫之时,正是百丈冰融之日。山花烂漫盛开,又是明媚春光重回大地。而品质高尚的梅花,绽放在万花争艳之中,与群芳同欢共乐。这不正是伟人所要表达的胸怀全国,放眼全球,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低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尚情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