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故乡探源 两天穿越千年

01-07 生活常识 投稿:早茶月光
昆曲故乡探源 两天穿越千年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郑培凯教授来昆山,实地考察与昆曲有关的几个点,从1200年前的黄幡绰,到600年前的顾阿瑛,再到400年前的梁辰鱼及其后裔梁铸元……正所谓“昆曲故乡探源,两天穿越千年。”笔者全程陪同。一
在黄幡绰雕像前,郑先生端详了一会,说,这服装是明代的。他说,现在的戏剧舞台上,大多都是明代服饰,唐代的几乎没有见到。
黄幡绰是唐玄宗时宫廷伶人,因为安史之乱而流落昆山正仪(现属巴城)一带,为了谋生,他将宫廷音乐与巴城民歌结合,扮演参军戏,演水傀儡。
这是可以追溯到的昆曲源头。魏良辅说:“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昆曲人无不奉若神明。郑教授说:“黄幡绰不仅是昆曲的始祖,也是整个戏曲的鼻祖。”
绰墩山是黄幡绰墓地。一个土堆的小山包。上世纪大办乡镇企业,烧窑挖土,平了山头,后来筑路,湖滨路横穿而过。
绰墩山临湖,湖原名“笠帽”,因黄幡绰演水傀儡(参军戏),因而改名“傀儡湖”。
可惜的是,水傀儡已经失传了!郑教授马上说:“越南还有!曾经组织看过的,不过也是岌岌可危了。”二
黄幡绰雕像过去,就是顾阿瑛所建寿宁庵旧址了。
顾阿瑛乃元末明初昆山正仪人,所建玉山佳处,凡24景,蓄养家班歌伎,广邀天下名士雅集,留下诗词6000多首,成为中国历史上三大雅集之一。正是在先后百余次的雅集中,产生了昆曲的前身昆山腔。
寿宁庵已经不在了,现在是“老年活动室”,门前一棵银杏树却高大苍劲地矗立着。这应该是关于昆曲源头考证所能见到的最为可靠的物证了。
银杏树为顾阿瑛手植,历经600多年沧桑,如今依然苍古弥健。银杏树下,有新建的水泥桥,车辆往来频繁,而桥西原为广灵庵,庵堂已毁,广灵桥依然健在,她是关于昆曲源头的仅存的两个物件之一。桥已翻修,但原先的部分石块和桥匾尚存。桥下小河曰“行头浜”,演员的“行头”入名,可见当年傀儡戏的演出是何等频繁普及!
春江水暖,鹅鸭成群。此情此景,郑教授夫妇禁不住赞叹:多好的景致啊!三
值得一提的是,今人只说金粟庵,而实际上,顾阿瑛建有三座庵:寿宁庵、广灵庵、金粟庵……
与银杏树遥相呼应,湖滨路西侧,是顾阿瑛所建的金粟庵原址。不知为什么,村里在那里建起一座垃圾场。郑教授也十分不解。
离开金粟庵原址,汽车开几分钟,到了界溪。界溪水缓缓流淌,从阳澄湖穿越312国道,过娄江,再入吴淞江。几百年来,水系没有大的变动,只是顾阿瑛所建草堂已了无踪影。北至傀儡湖,南到娄江,东至如今的登云学院,西至界溪,都是顾阿瑛的“玉山草堂”,其辉煌程度,可以想见。郑教授听了,频频慨叹。四
几经战火,玉山草堂早已不见了踪影,但并蒂莲却被留传了下来。
据“昆山县志”记载:顾阿瑛于东亭池中种植并蒂莲,相传荷种来自天竺(印度)。东亭荷池池底铺以石板,板上钻孔如莲房,荷茎从孔中钻出,这样可以防盗,古莲得以流传至今。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春,国民交通总长叶恭绰偶得一方古砚,背后刻有“玉山”二字。他认为这应该是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物,当即来昆山正仪东亭探访遗迹,因为是初春,但见芳草萋萋,玉山佳处早已沧海桑田。村民告诉他,东亭池塘有并蒂莲,于是相约夏日探荷。7月盛夏,叶恭绰偕画家江小鹏、摄影家郎静山等赶赴正仪,当地书法大家李肖白陪同赏荷,成为一时佳话。之后,叶恭绰竟使当时的京沪火车于并蒂莲开季节,破例停靠正仪小站,以便游客赏荷,一时东亭荷池名声大噪。同时,发起成立“顾园遗址保存”,整治园林,将东亭荷池重新修葺,池旁建大方亭一座,名“君子亭”,着专人看守,此规延续至1949年后。
因为水利工程,并蒂莲池切割挖毁,当年的“君子亭”已经面目全非。好在并蒂莲已经移栽至亭林园,苏州等地园林亦有种植。在巴城所属正仪老街改造时,专建两个池塘,一大一小,种并蒂莲,建“君子亭”,上有抱柱联,为叶恭绰当年所撰:孤亭当渡堪休足,清水如泉好润喉。每每盛夏,不需一分门票,便可赏尽东亭并蒂莲。
郑教授庆幸:还算不错,并蒂莲种子留下来了。五
梁辰鱼出生地西澜槽村,原属巴城,现属周市。面对刻着“澜槽村”三个字的巨石,郑教授注目凝视。郑教授此行,不仅瞻仰梁辰鱼出生地,还要拜访梁辰鱼后裔梁铸元。
96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眼睛浑浊却闪亮,精神尚可,问答十分清楚。
郑教授让老人签名。老人握笔凝重,写下“梁铸元”三个字。接着,老人又按教授所求,写了四个字:昆曲传承。
老人也是自学。2009年2月笔者第一次采访时,不仅吹笛(昆曲曲牌),还能唱,如今是不能了。老人听我这么说,很自豪地接话,我会唱五六出戏!
说到梁辰鱼,老人说:(他)荒唐,吃酒,吃昏了,“卖唱”(唱的是昆曲)!
郑教授说,他(梁辰鱼)是“花花公子,到处流荡”。
奇妙的是,梁辰鱼被梁家看不起,最没出息的。偏偏留下来的就是他!现在,老人对昆曲依然念念不忘。六
梁辰鱼后裔梁铸元老人已经是五代同堂,可惜的是,除了老人自己,没有一个唱昆曲。
不过,昆曲是神曲,冥冥之中,总有传承……
昆剧传习所12位董事之一吴粹伦是巴城人,青春版《牡丹亭》柳梦梅扮演者俞玖林、戏剧学院教授、昆剧名旦顾卫英、因昆曲而成为新版《红楼梦》薛宝钗扮演者的李沁、上海昆五班钱瑜婷等主要演员,都是巴城人!
更有巴城企业家沈岗,斥巨资浓缩重建玉山草堂,与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联合出版了“玉山雅集”诗文集6种,成为有史以来最为齐全的文本。
就在新建的玉山草堂,郑教授看梁氏家谱。这是道光29年(1849年)最后一次修订的家谱,为稿本,原件藏于苏州文保所。
第二天,郑教授还参加了有上海昆曲研习社甘纹轩、南京昆曲社汪小丹、笛师王建农和昆玉堂曲友一起,在我的工作室醐途楼举行的“曲会”———曲会让郑教授感动不已。
昆曲故乡探源,两天穿越千年!
我问郑教授,感受如何?
郑教授说,没想到,有关昆曲的这么多人和事,都集中在这样一块地方!
我说,1200年到现在,昆曲源头,源远流长,非常清晰的一条线……郑教授颔首,笑曰:是,是。 ( 杨守松)

标签: # 昆曲 # 玉山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