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一场噩梦
已获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米筐投资立场。
愿赌服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董明珠赌输了。
与雷军的10亿赌局眼看要输,小米持续高增长,格力这几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
高歌猛进的小米,2017年销售额已经接近格力,今年借着上市的东风,反超已是必然。
与雷军的赌局,玩笑罢了,雷军不会好意思追着董明珠要支票。董明珠更大的赌局,放在了新能源汽车珠海银隆上;可惜的是,这场局,董明珠输得更惨。
还记得2016年格力那场股东大会吗?董明珠现场发飙,大骂中小股东否决了收购银隆的提案。
后来,不服气的董明珠,自掏腰包10亿,又拉来王健林和刘强东,高调入股银隆。去年,董明珠再次增资,个人持股达到17.46%,成为银隆第二大股东。
大家都知道,格力是国企,董明珠是职业经理人,虽然名声卓著,但个人财富跟王健林和刘强东没法比。
董明珠掏出那么多钱,算是押上多年积蓄的一场豪赌。
已经64岁的董明珠,已过花甲的年纪,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大妈”。
当一名大妈不容易,尤其是有儿子的大妈。一般来说,积蓄要拿出来帮儿子买房,时间要腾出来带孙子;属于自己的乐趣,也就是晚上跳几圈广场舞了。
董明珠没有这种烦恼,她是格力掌门人,是网红老板,儿子买房不用愁,孙子不需自己带。但她也做了大妈应该做的事,掏出积蓄买银隆,不辞辛苦地把银隆像孙子一样疼爱。
她多次为银隆站台,四处拉投资,派驻格力老臣,银隆7位副总裁,有4位是董明珠从格力派过来的。
有了董明珠出钱出人,银隆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扩张。公开信息显示,仅2017年,银隆就先后在成都、天津、兰州、南京等地建设新产业园,投资总额高达700亿元。
投资大,目标定得也高,银隆计划年产新能源汽车3万辆,但结果呢,2017年,仅生产了6200辆。
四处花钱大搞建设,生产销售却跟不上,银隆很快就穷了。
从1月份开始,陆续爆出供应商上门讨债,从珠海总部到各大生产基地,声讨银隆的供应商络绎不绝;像极了一年前堵在乐视门口的讨债大军。
然后,正在进行中的IPO被终止了。
幸运的是,董明珠只是股东,只是帮银隆站台,不算是掌舵人。银隆危机爆发以来,董明珠没有吱声。
她的目光盯上了另一个风口:芯片。上个月她公开声称,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造车的几百亿窟窿还没堵上,又要参与另一场豪赌,董明珠还是没能走出焦躁的更年期。
64岁,已经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两年前,珠海市国资委免去了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职务。那么,今年6月底,董明珠还能当选上市公司格力电器董事长吗?
如果当选了,董明珠再干一任,那么珠海银隆或许还有救,毕竟董明珠背后是年销售过千亿的格力。只要想搞,总有办法。
但是,时至今日,董明珠真的还想搞新能源汽车吗?
银隆的问题,凸显了这个产业的整体困境,过分依赖政策补贴,最高的时候,补贴是企业净利润的2-3倍。
既然靠补贴吃饭,那技术研发、产品质量都是次要的了,只要符合补贴标准,打通关节,就能领补贴赚大钱。
每个地方都有相应的新能源补贴,所以银隆要四处扩张,吃完这家吃那家。董明珠有名气,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拉来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
这样的吃相,注定了银隆的悲剧。
银隆的技术,并不怎么样。业内分析,银隆在电池技术上选错了方向,押了钛酸锂,而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才是主流。2017年国内锂电池市场,钛酸锂只占总装机量的1.6%。
更可怕的是,有关部门调整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一是补贴额度降低了20%,二是电池能量密度变成参照标准。这对银隆都是致命的消息,钛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低。
补贴政策的调整,让整个产业从大幅扩张变成急剧萎缩。2018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10.8%,通达信的锂电池板块指数下跌13.97%。
从这半年的风向来看,大干快上的新能源汽车,难保不会走光伏产业的老路。
光伏,号称的阳光产业,就是靠着政策补贴走向大繁荣,当补贴抽走后,企业又纷纷陷入亏损,甚至倒闭。
而且,经历一场繁荣和萧条后,我们的光伏技术,还是不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过去几年也经历了这样的繁荣。这边董小姐携手银隆投了几百亿,那边姚老板减持万科也投了几百亿;两位曾在2016年干了一场的老对手,不约而同地来到同一个风口。
风口,是大家一起吹出来的。一场全国性的“造车运动”,引来了如潮的资本。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数量达到455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有49个,落地的新能源政策项目超过200个,相关投资超过一万亿元,2020年规划产能超过2000万辆。
美国的特斯拉,技术那么牛逼,仍然陷入亏损无法盈利;我们一下子冒出来49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未来的路在哪里呢?
举个例子,老牌新能源企业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为1.02亿元(国家补贴6亿元),同比下滑8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
特斯拉如此,比亚迪这样,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能源汽车们,赚一波补贴后,多数就洗洗睡了。
一地鸡毛后,洗洗睡一觉,醒来揉揉眼睛,看看新的风口往哪个方向刮。诸葛亮借东风,如今的企业家,好多都是善借东风的主儿。
董明珠是做销售起家,她曾经做到一人销售额占到大区的一半以上。做销售的,大家都遇到过;做得好的,没有一个不是人精。
当销售员做成大老板,董明珠喊出了“核心科技”的口号,大幅的广告牌挂满了大街小巷。相比那些卖房子的广告,我们更喜欢董小姐。
董明珠也确实让人喜欢,她经常口不择言,批评那些投机取巧的家伙,朴实的面孔里,透着倔强。虽然长得并不漂亮,但她还是成了人人皆知的网红。
老年人喜欢这个闺女,实在;中年人佩服这个大姐,霸气;年轻人崇拜这个大妈,一说话就有金句,一不留神就上头条。
但我们忽视了,董明珠不是技术迷,自始至终,她都是一位善于包装的销售员;格力的核心科技也没有领先世界,高端空调的压缩机,采用的多是日本技术。
只是,过去的董明珠,路走得对,投巨资搞研发,狠抓产品质量。现在的董明珠,好像走偏了,跟风做手机、扑新能源风口、又要搞芯片。
到底哪一个董明珠,更让我们喜欢呢?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有一点应该是共识:把自己照片印在手机上的董小姐,有点过分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企业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快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