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努力就暴露了你的智商不足

01-05 生活常识 投稿:清风饮露
你一努力就暴露了你的智商不足

你一努力

就暴露了你的智商不足


Part

1


 这是一个疯狂加速的时代。

 

看书,我们要快速阅读,从一年读完400页的书,发展到一月、一周、一天、一小时甚至15分钟;

 

听语音,我们1.2倍、1.5倍、2倍速去听,最后提高到3倍速。对方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声音变成了洋娃娃我们也麻木到不会好笑;

 

看视频看电视剧,我们跳。遇到男女主危机关头还罗里吧嗦的,我们跳。遇到主角无敌加身千篇一律的打斗场面,我们跳。遇到坏人快得逞时明显死于话多的,我们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包括我这篇文章,你在快速地看,我也在快速地写。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被推到了一个不断提速的循环中。

 

对,是循环。速度看上去越来越快,但我们的心境却一次又一次经历着同样的波折。我们被锁在了一个“不断要求快”的牢笼里。

 

达尔文进化论的“优胜劣汰”,现在来说已经很不准确了。但是你明显感到“进化论”还在起着作用,你疯狂地吸收最新的信息和知识,生怕落下别人一步你就错过了一次突破阶层的机会,然后被扫进时代的废纸篓里。

 

于是,这个疯狂加速的时代就给了我一个错觉:似乎只要你速度比别人快,你就不会被淘汰。

 



Part

2


我之前工作过的一家公司,有位同事严老湿,每天出稿子速度特别快。基本一个小时一篇,一天下来达到6篇,还有几篇是原创。最多时候一天能够达到3篇原创,其余是新闻稿件。

 

出过原创的人都知道,每天一篇原创就已经耗费很多精力了。每天三篇?那是要加班到深夜,饭不吃,夜不寐,以泪洗面,抓破头皮,还要祝福自己你离“聪明绝顶”不远了。

 


可神奇的是,这位严老湿不仅没有秃头,还能够准时下班,甚至还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资料,哎不对,出去吃饭。

 

看到他的速度,作为一名优秀进步的有为青年,我倍感压力。然后也拼命加快速度,在各种能够节约的地方节约时间,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比如上下班挤地铁时靠在别人背上不怕别人误解“性骚扰”也要拼命写稿子。

 

比如出去吃饭这么奢侈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肯定要叫个外卖边吃边写。

 

比如电脑经常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工作界面在唤醒时必须第一时间蹦出来。

 

比如打字速度练到每分钟280字,10分钟2800个字,1个小时打完1万6千字的短篇小说。(这个只是设想,还没实现)。

 

总之,经过我的种种努力,写稿子的速度在飞速地高涨。终于有一天,我写出了7篇稿子,有4篇是原创。

 

我迈着轻盈的步伐,整个人感觉一股轻风在脚边游走,浑身萦绕着一股仙气,飘飘然马上感觉要被风带走了。看到严老湿那慢吞吞的样子,我在心里轻蔑地一笑。都说人外有人,此人也不过如此。

 

然而,他看我的眼神却像在看一个傻逼。

 

正待我要发作,我就被主编叫去了。

 

重写!所有的都重写!

 


先不提错别字有多少,原创的有多处常识性错误,明显是没经过调查,脑子一拍就写的。写的新闻稿,多处语句不通,东插一句西插一句,毫无逻辑性可言。

 

被主编一顿痛批,我灰头土脸地回到座位上。看到一旁笑得合不拢嘴的严老湿,我感到深深的羞恼。

经过此事,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个道理平时简单到不值一提,基本听了所有人都点头,然后所有人一转头就忘了,等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很难做到。

 

这个道理就是:除了速度,你还要关心质量。即要做到“又快又好”。

 

我一直被这个时代表面的加速所迷惑,却没有看到速度背后还隐藏的一个前提——质量。

 

我只看到我们都在快速阅读,但没看到能够真正快速阅读的人其实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他的阅读效率可能比你慢吞吞地看还要高。

 

我只看到我们都在加倍听语音,但没看到那些真正能快听的人已经训练出了快速从语音里提炼信息的能力。

 

我只看到我们都在跳着看电视剧,但没看到那些频繁跳着的人可能是阅片无数的“老司机”。

 

因为认知格局有限,当时的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为速度加上去了就好了,其实灵魂还在原地不动。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道理已经被说得烂得不要再烂了,但却真是打开你认知格局的第一步。

 


而唯有打开认知格局,你就不会简单地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你会知道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去强求眼下不属于你的东西,但相信凭借努力你终究能够得到。

 



Part

3

 

但仅仅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是不够的。

 

公司还有一位同事,没干几个月就走了。他是属于那种总是能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所在的人,他的思维看上去很敏捷,你说什么基本都会马上反应过来,然后给你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角度。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他提的角度基本都是一样的。他说什么,虽然不至于知道他具体会怎么说,但是大概的方向你心里都会清楚。

 

他看上去很聪明,能够抓住现象表面背后的规律。然而他迷恋于某种阴谋论的腔调,认为所有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强背景的爸爸。他不屑于鸡汤文,认为读鸡汤的人不是思维逻辑有缺陷,就是上辈子生出来掉到地上被门夹了。如果你觉得刚才这句话有什么逻辑问题,说明你根本不懂逻辑。

 

是不是听上去还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但是接触久了,真的会觉得厌烦。因为他对什么都喜欢品头论足,干了几个月,就辞职走了。原因在于他觉得这里的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和伪创新。写的新闻稿不过是重新组织了别人的访谈材料。写的原创不过是过去观点的拼接,没有新颖的东西。办的活动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成功套路。

 


他的确道出了公司运营的某些本质性的东西,但是他却受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看不到更远的东西。


他以为透过现象看到的规律就是本质,但是没想到本质后面还有本质。

 

反观严老湿,两年前也曾是个“愤青”味十足的人,后来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认识到自己过往的不足。他认为鸡汤和股市泡沫一样,是当下社会对未来焦虑的情绪出口。阴谋论跟鸡汤一样,两个都相信绝对的人为。创新不是创世,都是对已有世界的改造。新鲜只不过是一种“1 1 2”的比较优势。

 

严老湿虽然来去散漫自由,但就是这样一位不修边幅、行为乖张的人,你绝对看不出来他居然会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明明很多人做几天就会做厌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总能发现宝贝。明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广告牌,他能推出整个小区的运营机制。

 

他总是在拓展自己的能力,挑战一些自己从未做过的事,进而分派到了更多任务,也就是更多的机会。

 

在我走后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因为还有些遗留的问题,我又回到了那家公司。再次碰到严老湿时,他已做了主管,而且拿到了公司的私有股。

 

有时候,我们学到的知识会极大地限制我们的认知。

 

对,没错,我们的认知格局受我们学到的知识限制。

 


你以为你学到了知识,但这些知识会同时限制住你的思维。

 

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和运用知识,你才能不断地发现:知识和知识之间的矛盾,知识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知识与自己之间的矛盾。

 

千万不要以为你已经学得够多了,因为你永远看不到处于自己认知维度以外的世界。




 

标签: # 的人 # 知识
声明:伯乐人生活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ttnweb@126.com